浅谈民生新闻的标题制作

2009-11-17 09:03
活力 2009年14期
关键词:画龙点睛新闻标题民生

穆 巍

“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汤姆森基金会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中的这段论述,对新闻标题的重要性作了精辟而形象的描述。

“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众价值和人文关怀理念、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闻,它的目标受众是广大民众。”所以,民生新闻的标题一定要比其他新闻的标题要更加具有感染力,要更加能够突出新闻的要素以求达到“导读”的效果,要有更加鲜明的时代表现力。做到这些,才有可能使普通百姓产生强烈的共鸣与触动,让人获得心灵上的滋润,使人获得认知上的前进。那么,我们如何来点亮民生新闻的“眼睛”,使之顾盼生辉、传情达意、扣人心弦呢?

情满人间,感怀至深

民生新闻来自生活,内容多是老百姓的话题。因此,民生新闻标题首先应当具有情感美:一是要走进采访对象的内心,体现新闻的人文关怀,并以这种情感与观众进行交流,使观众的情感世界随之得到升华;二是要通过鲜明的观点给予大众提供服务和引导,体现传者对于受者的关心和关爱。因此,一则民生新闻标题,能否以真挚强烈的感情打动人,唤起普通民众的兴趣,引发他们心灵的震撼和共鸣,已成为衡量其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解放军报》记者刘声东曾写过一篇《解读弱女人》的通讯,本身写的是一位刚强的军嫂支持丈夫的事迹,却用一个“弱”字镶嵌在标题中,用来揭示这位女性的心路历程。读这篇新闻作品,突然记起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一句话:新闻不写“理”就写“情”。在这篇新闻作品中,几乎没有“理”,几乎都是“情”。饱蘸浓浓人间真情的新闻作品,不仅可以让读者充分地感受到人性美,还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升华人们的品德。

营造民生新闻标题感染力的最关键一点,是作者在情感上要先沉进去,先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比如,日照日报社的一位记者写一篇反映一个孤儿因家贫面临辍学的境地时,曾反复考虑了很多题目,后来都因为平板生硬、无法打动读者而被自己一一推翻。想到采访这个十多岁孩子时她那双纯真而充满抑郁的眼睛,她提笔写下了这样一个题目——《秋天到来时,我还能上学吗?》文章在《日照日报》一发表,立即吸引了广大读者,引起大家的共鸣和同情,不少人打来电话询问孩子的详细地址,并带上钱物前去看望。不但孩子整个中学时期的学杂费得到保障,而且孩子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新闻标题叩动了读者心底最脆弱、最敏感的那根神经,那么它的亲和力也就达到了最大值。

平中求奇,节奏动感

民生新闻是对百姓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报道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标题起着引导和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标题产生动态的美感,除去要尽可能多用动词之外,就必须多用描写式的虚实结合题,少用叙事性的实题。

还让我们通过几例精彩的民生新闻标题加以进一步诠释:《下周,彩色公交染长街(主)301辆世界顶级环保公交车将驶上街头(副)》;《两年前4位“稀客”飞来生儿育女,如今已聚众百只(肩)野鸭搅热凤凰岭(主)》;《红叶节进入高潮 交通线拥堵不堪(肩)前天香山闹车灾(主)》。以上3条消息均刊发于北京青年报的社会新闻版,其共同特点是一个字使7个字动起来、活起来,让人在咀嚼其味道的同时,也感受着一种相伴而来的氛围。凤凰岭的野鸭繁衍生息,如今多了,使偏僻的京西小山村有了生机,一个“搅”字,准确无误地再现出热闹景象。在这里,常常用于贬义的“搅”字似乎变得亲切可人了,其为主题带来的具有感染力的场景动势也给予读者深刻印象。而“香山闹车灾”中的“闹”字,除兼具以上特点外,似还可使读者感受到浅浅的情绪性冲击,有着一种可感性。

3个标题中,当数《彩色公交染长街》中的“染”字用得最好。不仅好,而且奇,似乎到了只有用此字方为最佳的地步。十里长街平添“流动的色彩”,一个“染”字给予读者的是“动”与“色”的双重感受,读这则标题甚至可使人感受到阅读上的愉悦。假若说动词运用的水平可以用准、好、精、绝来评判的话,“染”字当属用绝。

画龙点睛,生动形象

民生新闻的标题要有美感,即要画龙点睛、生动形象,使人读之有兴,思之有趣,印象就深刻,从而被生动、鲜活、形象的具体事实所感染,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受到鼓舞,最终实现新闻想要达到的宣传效果。

获得1994年中国电视奖消息类一等奖的新闻《一脚油门踩到底》,是海南电视台记者的力作。乱设卡、乱收费是当前交通运输中令人扼腕又极为棘手的问题,而海南省却率先在全国推行交通规费征收改革,将公路养路费、过桥费、交通管理费等“一揽子”费用合并为燃料附加费,使过往司机一路绿灯,畅通无阻。正如那位长春司机说的:“海南在加油的同时,就征收了所有交通费用,岛内行驶一脚油门踩到底畅通无阻,是我最大的感受”。记者顺手拈来,不加修饰地用司机的驾驶术语作标题,这一简洁明快又新颖活泼的标题,既有强烈的新闻特点,又有浓郁的文采和动感。

想要制作画龙点睛,生动活泼的民生新闻标题,合理的形象性联想必不可少,联想性能力是做好新闻标题的关键性能力。联想越宽、越丰富,获得的可选择空间越大。在联想这一由此而彼的思维运作的诸多形态中,形象性联想应该说是最应该得到经常运用的。以笔者的经验,运用好形象性联想并以此做“切入口”,往往对提升新闻标题的生动性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总之,只有心中时刻恪守“以人为本”的原则,时刻心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冷暖,喜怒哀乐才能从观众的角度去实践民生新闻的责任,完成媒体的使命。再配合感情丰富、动感十足、生动活泼的标题,一定可以更多地吸引广大受众的目光,获得欢迎和鼓励,为民生新闻增光添彩。□

(编辑/刘佳)

猜你喜欢
画龙点睛新闻标题民生
填色我最棒
黑金变奏
创意涂鸦
2018世界杯英文体育新闻标题的及物性系统分析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浅谈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试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独特性
民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