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科教节目的分类

2009-11-24 07:54张小平郑建鹏
学理论·中 2009年6期

张小平 郑建鹏

摘要:电视科教节目的分类因为其标准多样而使得分类结果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从节目的外在形式、科技内容的传播形式和传播目的、电视科教节目的表现形式与特点三个角度可以把电视科教节目分为十一个类别,各类别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电视科教节目;节目形式;传播目的;语言形式

中图分类号:G229.2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070—02

电视科教节目通常有电视讲座、电视访问、谈话节目、绘画、记录片、系列片、动画片、知识竞赛和小品等多种制作形式。为了适应节目生存现状并利于节目语言特点的研究,笔者尝试按照一定的标准、原则和方式将这些分散的科技教育与普及节目形式做出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梳理和分类。

一、以节目外在形式为标准的分类

1.新闻类电视科教节目。孙宝寅认为,科技新闻主要指当代大众传播媒介上刊载或播出的新闻性科技材料,从本质上说,它是新闻的一种特殊传播类型,在大众传媒上以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反映人类探索自然的动态和成果。分析科技新闻的特征不仅从新闻内容上找出它的特殊性,而且要考察表达形式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1]。同样的,电视科教新闻也有广狭之分,狭义的科教新闻指的是广播电视里以新闻为形式的科技报道,广义的科教新闻却可以包括广播电视里最新的所有与科技信息传播有关的电视节目。

按照狭义的理解,“电视科教新闻”是运用电视新闻的形式,对新近发生的、发现或正在发生的科教事实的报道,大致有如下三种类型:一是对于科学事件比如考古挖掘、航天事件的同步直播;二是对时效性很强的消息类科教事件,如科技会议、科学发现的事后报道,主要介绍时下最新的科技资讯;三是与当前形势或潮流有关的具有一定滞后性的科技知识的调查和研究。以科学的视角对重要事件、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剖析,总体来说,这些都应该属于电视科教新闻类节目的范畴。除了节目内容之外,这类节目同一般的新闻性节目无甚大异。

2.专题类电视科教节目。专题类电视科技节目即科技类电视专题片,高鑫认为,“电视专题节目是指主题相对统一,能对主题作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并与综合节目相对应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2]专题性科技节目在此基础上增添了科技的节目内容和制作范围的界定。这类节目一般可以按照它的节目内容分为就某一科学人物所作的专题片、就某一科学事件所作的专题片和就某一科学主题所作的专题片。这类节目一般采用现场采访和后期编辑结合的方式制作产生,因此节目画面和语言制作是不同步的:专题片的解说有两种,一为同步解说,一为预录解说。前者是在片子编辑完成后,由解说者对照画面解说,将画面和语言结合在一起。后者是在录音时不提供画面,解说者只需将一段段解说词说下来即可,由后期制作人员再将一段段解说与画面对号入座。这两种不同的解说方式对于这类节目解说词的逻辑性、整体性、严密性以及各种段落篇章停顿产生不同的影响,前者重画面轻解说,而后者则正好相反。

3.益智类电视科教节目。所谓益智节目,就是通过知识与智力的拼争获胜并有大额奖金或奖品的知识竞赛型娱乐节目。益智类电视科教节目对传统的益智节目观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适应科技特点的改造和变形。第一,益智类电视科教节目弱化了娱乐性,更强调科学发明的严谨性和客观性,凸现了节目参与人员对整个节目走向的独立把握和掌控。第二,节目的表现成果更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的现实特色,传统的益智类节目推崇的是通过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知识来难为参赛者,节目的收视率提高了,但社会意义无法同科普宣传相比。益智类电视科教节目主要通过各个选手对于自己的创造发明成果的展示赢得评委的首肯和认可,并最终借此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促成知识成果向产业成果的转化。第三,两个节目的评价体系完全不同,传统娱乐类益智节目对于选手的评价和认可,是低层次的,衡量选手成功与否的依据是是否通过了全部的答题测试。这种简单形式的考验和较为丰厚的奖品或奖金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某些人的热情,但更大的社会价值却很难说。

4.访谈类电视科教节目。访谈类电视科教节目是以人物谈话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科技普及和教育形式。它不同于消息类新闻中常见的人物访问。访谈类电视科教节目的谈话内容必须构成独立而完整的科技信息传输体,而不是仅仅表现科技主题的某个部分,因此其信息量也较大。常见的电视访谈类科教节目大致有两类:一是对当前比较有名和广大观众所密切关注的科技人物进行的访问;二是就当前科技发展、科技研究中的重大问题或者是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科技研究、生产、生活、健康等问题,访问有关机构的负责人和有关专家。但实际上,除了那些针对性很强的“电视门诊”类节目之外,其他的访谈类电视科教节目基本上都是融科技人员个人访谈、科技热点问题疑难解答于一体的,我们很难严格地将其区分开来。

二、以科技内容的传播形式和传播目标为标准分类

按照科技内容的传播形式和传播目的,我们可以把电视科教节目分为科研信息传播类节目、科技知识普及类节目、科学历史讲述类节目、科技成果转化类节目、科技人文熏陶类节目五种。

以电视媒介的形式进行科研或科技发明信息的传播是科研信息传播类节目的本质特点,这类节目大多以科技新闻或者消息的节目形式出现,节目时间短但信息量大,理解和接受容易,基本没有详细解释的过程,受众只要获取必要的表层信息就可以了。

科技知识普及类节目则一般表现为小专题节目的形式,相比较专题片,这类节目的时间较短,目的在于普及科技知识,因此内容浅显,语言通俗,层次清晰,形式灵活多样。节目可以采取介绍和陈述的形式,也可以通过一两个生活小品来表现。特殊情况下,科技知识普及节目也可以通过现场互动的形式实现,总之,知识普及是节目的宗旨,与形式无关。

科学历史讲述类节目侧重于对科学发现历程或者科学家探索过程的介绍。节目往往围绕着一个科学主题,遵循既定的时间线索展开对于科学历史尤其是科学精神的讲述。节目语言亲切、自然、流畅、生动。节目可以有采访语言,也可以不用采访而完全由解说词来完成整个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类节目形式最为灵活,其节目语言也最难以用一个统一的言语类型来概括。节目以互动形式为主,节目中出现的人通常分别有主持人、技术发明者、技术推广应用者三种身份。主持人以小专题形式介绍技术或发明的基本情况,技术发明者详细阐述或现场演示,技术推广应用者酌情选择投资对象。这种节目为科学研究者和厂家提供了一个互通信息的平台,并缩短从技术到产品的流程。

科技节目不光有传授和普及科学知识的责任,还有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文明的义务,科技人文熏陶类节目正好满足了这方面的要求。这种节目往往以表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巨大改造意义以及展现科技世界的精妙绝伦、美轮美奂为主题,借此培养受众的科学品质和人文精神。

三、以节目语言的表现形式与特点为标准分类

按照电视科教节目的表现形式与特点,我们把它分为书面语言口头表达为主的电视科教节目和认真的谈话语言为主的电视科教节目两类。

书面语言口头表达为主的电视科教节目以新闻类电视科教节目为代表,语言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对于科技事件的同步直播来说,除了一些预先录制和处理好的背景资料片之外,节目主持人和嘉宾的语言应该是认真的谈话语,尽管其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科技消息类节目的语言是典型的新闻播报节目的语言形式,这些节目的语言大多为事先撰写妥当,称之为“新闻解说词”可能更为合适,这些语言在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强烈地表现出书面语的特色,可以看成是书面语的口头表达形式。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即便是消息类电视科教新闻的语言提前撰写,它也在撰写过程中充分照顾到了口语的语言特色,比如灵活的句式,生动活泼的口语词等等,而且其中画面的意义也不可小觑。叶子、刘坚就认为,“电视新闻最早运用的是口播。早期的口播新闻由于技术条件所限,只是由播音员播读新闻稿,缺乏现场直观性,而今天的电视口播新闻虽然以语言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但是仍要努力发挥电视声画双通道传递信息的优势。”[3]对于最后一项节目类别,因为其专业性和科学性的要求比较高,故而在词语选择、句式运用和篇章调整方面具有了较大的规范性,更接近于正规书面语的特点。

专题类电视科教节目的语言也属于以书面语言口头表达为主的类型。对于这类节目的语言,一般来说比较的统一和规范,没有电视科教新闻节目语言的多样和混合。但这并不是说这类节目的语言就是规范的书面语言,实际上,这些专题类节目的语言或者称之为“解说词”,还是同标准的专业性科技书面语有较大的差异,更不用说这些专题类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了。

认真的谈话语言为主的电视科教节目在电视科教节目中占的比例不大,大致同前文所述的益智类电视科教节目和访谈类电视科教节目相对应。就前者的语言来说,无论主持人还是选手基本是用典型的口语进行交流,这其中可能会有准备好的文字稿,如对产品和发明的介绍等,但主体语言应该是口语性质的。访谈类电视科教节目的语言比较统一,几乎全部参与节目人员都是在运用口语的表达形式,如果不是事先撰写,不会有任何大篇具有书面语言特色的话语存在,比如说主持人开场词,观众事先准备的问题等等。

随着电视改革和电视传播理念的不断深入,电视科教节目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不同类型的节目元素相互借鉴和运用,使节目逐渐呈现出复合型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孙宝寅.科技传播导论:第1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34.

[2]高鑫,周文.电视专题:第1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1.

[3]叶子,刘坚.电视新闻:第1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44.

(责任编辑/李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