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者因素的角度探讨英语课堂交际法的运用

2009-11-24 07:54樊琳琳
学理论·中 2009年6期

樊琳琳

摘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交际教学法是对只重视语言知识获得的传统教学法的改革。本文试从深受传统的文化理念和教学方式影响的中国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在中国有效地实施交际教学法。

关键词:交际法教学;中国学生;课堂实施

中图分类号:H319.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241—02

一、交际教学法

20世纪70年代初,一种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交际教学法应运而生。

交际教学法,又称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其显著特点是:“几乎每件做过的事都是以交际为目的”(Larsen Freeman,1986)[1]。它强调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在交际法课堂上,流畅性(fluency)比准确性(accuracy)更重要。

由此可见,交际法对学生的要求与以往的教学法也有了本质的区别: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能够生产性地和易于接受地使用所学语言,而且这种学会是在未经排练的语境中(胡明,2002)[2];同时,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而是老师必须使其教学行为从属于学生学习与交际的需要。

二、交际教学法在中国的实施

自交际教学法进入中国以来,对我国外语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专家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介绍并推荐交际法。然而与声势浩大的理论阵容相比,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依然不能从传统的教学法中解脱出来。他们认为谈理论很容易,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很困难,主要抑制因素包括:课堂环境,班级大小及时间安排,教师的知识水平,学生因素等。

那么,交际教学法是否适应中国英语教学?本文拟从中国的传统教育和习俗对学生根深蒂固的影响这一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回顾我国对交际法的研究及实施,总体来说,并不理想。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都是以“结果”为最终目标的应试教育模式为主。这种只重视语言形式的传授而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只重视考试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考试的工具”。这一现象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中学更为明显:学生已经适应了老师直接讲授语言信息,适应了扮演被动听众的角色;而且他们为了迅速完成课堂任务,避免沟通或理解上的障碍,更倾向于把母语作为交流工具,一旦老师要求学生用目的语来表现自我、交流思想时,学生可能会因为不善于表达自己等原因而保持沉默,从而使交际法流于形式。这样的教学结果很明显与我们预定的“在实际生活中恰当使用语言”这一教学目的相抵触,也与交际法对学生的要求大不相同。

此外,交际法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文化理念相冲突。在中国,“面子”是件社会的事情。怕“丢脸”的心理,在课堂乃至社会上都形成了巨大的约束力,它使学生必须仔细斟酌、确认无误后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使学生过于关注形式的准确性,不得不在语法和词汇上花费很多时间和注意力。但是,当他们遇到不确定因素时,还是会采取回避的态度,这就禁锢了思想的自由表达。而与此相对的是,在交际法的重要思想——流畅性比准确性更重要——的影响下,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对学生出现的一些小错误(介词等)采取包容的态度。这对那些已经习惯在每次回答问题后都有正误评价的学生而言,就会有种“什么都没学到”的错觉,甚至还有的学生会认为老师的知识水平不高或不负责任。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另外,中国式的传统教育要求孩子从小就熟读儒家经典。“由于孔子以修身作为治理国家的条件。因此,中国对于谦虚的格外看重,似乎和看重‘修养有关系。一个看不起人家或夸奖自己的人,正是没有修养的人。”(项退结,1989)[3]中国的老师和家长更以听话,自律,有道德行为等标准来要求孩子。就这样,孩子从小被灌输着一种服从权威,尊重传统礼节的思想。尊师重道,谦恭礼让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是,中国学生经常会装懂而不向老师提出问题,还认为上课坐得端端正正,不打断老师的话正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同时,学生被鼓励上课专心听讲,即使对某些地方有异议,因为“经过专家设计研讨出来的课本即是权威”和“老师是高度才智和教养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影响着他们,学生很少公然在课堂提出质疑,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课堂要求的探讨

从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语言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化(socialization)的过程(Schieffelin&Ochs;,1986)[4]。作为老师,我们有必要提高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意识,培养他们对社会文化准则的敏感性。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本身接触有关目的语文化的真实材料的机会就比较少,再加上有的学习热情不高,或者因为不了解文化而导致交际失败所产生的挫败感,更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动机。Sigsbee(2002) [5]指出美国很多大学生因为对外语存在偏见,或者因为曾经在课堂上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他们就会抵制外语,毫无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应该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融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到目的语文化的魅力,刺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老师应让学生明白他们之间的沟通不是约束性的,而是可接受性的,“错误”在交际中很正常,形式上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的;还要让学生在课堂安排中意识到目的语是用来交际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对象。

当然,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不意味着摒弃本国传统文化。然而对于老师而言,既要在课堂上创造学习目的语文化的良好氛围,又不能危及本族语言和文化对于学生的完整性和重要性,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应当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呢?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帮助学生确定他们本族语言文化的有效性和发展他们积极的自我意识。根据Guiora(1980)的“语言自我”假设理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会获得一种新的自我身份,从而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失去了健全“语言自我”的保护,一旦遇到挫折或威胁,容易产生抑制。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知道积极的自我概念和保持与一种文化的一致性是成功的基础,即在课堂上应尽量避免对学生语言错误的直接批评,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导入情感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尽量使用与学生个人经验世界相关的学习材料,以促进目的语自我与母语自我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对比母语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懂得欣赏不同之处,并组织学生模仿目的语国家的习俗、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目的语知识。

此外,交际法并不等于忽视或回避语法教学。根据Hymes(1972)对交际能力的解释,学习者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 处于最基本的地位,即要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知识(linguistic knowledge)水平。很显然,交际法只是反对以牺牲自然的语言交流为代价而过分强调语法结构。针对中国学生的特殊情况,老师既要创造性的使用教学材料,满足学生过级的需要;又要使一贯沉默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交际中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Morrow认为,真正的交际活动有三个特点,信息差(information gap)、选择和反馈。在交际过程中,当一个人知道某些信息而对方却不知道时,信息差便出现了。事实上,交际活动就是不断填平旧的信息差,建立新的信息差的交替过程。如果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讲解语法时便可运用感觉信息差、图画信息差、动作信息差方式,把活动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寓教于乐。这样,不但能满足学生因工具性的目的而对语法知识的需求,还有利于他们实现角色的转换,同时又保证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师生的互动性。

综上所述,一堂有意义的交际法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正式上课前,老师首先应当阐明教学目的及学生的任务;课堂上采用主题教学模式,而且每次的主题内容应能够将语法知识与背景知识以及和文化有关的词汇知识融为一体,同时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课堂形式可采取小组活动为主,让学生充分参与;老师可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填补信息差等)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语法知识的指导,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只是他们用来交际的工具;同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运用语言中掌握语言,老师可通过提问、学生辩论,交际对话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最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合适的评价。

四、结语

诚然,单纯的交际法不能适应中国学生的特殊性和特殊要求,外语教学法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本身。然而在传统思想和教学方式的长期影响下,中国学生并不能从心理上完全接受交际法。这就要求老师在今后的外语教学中,注意把各种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交际法课堂,使学生通过外在的行为活动激发内在的思维积极性,满足其兴趣和要求,从而把这一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先进的教学法与中国学生的特殊性相结合,使其更好的为我国的外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Larsen-Freeman, D.(1986).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胡明.交际法和中国英语教学[M].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2002.

[3]项退结.中国人性格素描[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9.

[4]Schieffelin,B.&Ochs;,E.(1986)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cross Cultur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Sigsbee, D. L.(2002). Why Americans dont Study Foreign Languages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That. 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117:45-52.

(责任编辑/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