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张“可持续发展”的报纸

2009-11-26 09:17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5期
关键词:办事版面党报

张 栓

党报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发展,笔者认为应该是:按照中国国情办事。办党委、政府满意的报纸;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办老百姓满意的报纸;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办能赚钱的报纸。

按照中国国情办事,办党委、政府满意的报纸,是党报的使命所在

长期以来,我们对党报的“宣传”、“配合”、“引导”功能的理解。陷入了简单化、机械化、片面化的误区,把“当好喉舌”与“大小会议、领导活动稿子都发”相混淆,把“讲配合”与“工作性报道发的越多越好”相混淆,把“讲引导”与“说大道理”相混淆。错误地认为。所有稿子清一色的“政府视角”、“版面安排按领导职务大小排序”。就是“政治家办报”。这种思想上的误区,观念上的陈旧,思维上的惰性,环境里的同化,造成了党报内容枯燥、读者流失、发行量下降、“党订党看”的尴尬局面。

“办党委、政府满意的报纸”,党报工作者首先要克服“怕担责任怕挨训”的思想障碍,严格按照各级党委的文件要求办。对事关全局工作的重要会议、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我们应该毫不含糊地做好、做足、做透宣传,做得让党委、政府满意。对一般性会议和领导活动,则严格按文件精神办,可发可不发的不发,不发不行的采用要闻简报:亦可采取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的方法处理,“突出会议、材料和活动中百姓关心的内容”、“突出会议或材料中的新闻点”。对“配合工作”类报道,以百姓关心的政策“解读”。替代一般性的消息报道:用“讲述工作背后的故事”的方式,改进工作典型、成绩类报道;报纸不当“告示栏”、“黑板报”,不再刊发那些信息含量极低的专项检查、治理等预告消息……如此既突出了“中心”,配合了工作,又排除了对党委、政府重要工作的“干扰”。腾出了版面,增加了党报的读者关注度。这样的党报,才是真正让党委、政府满意、老百姓满意的报纸。唯有如此。我们的党报才能够“可持续发展”。

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办老百姓爱看的报纸,是党报的立身之本

如何按新闻规律办事?如何在让党委、政府满意的同时。把党报办成老百姓也爱看的报纸?这就要求我们对新闻版面进行精耕细作,这是需要我们党报工作者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按新闻规律办事,优化版面设置。我们应该在有限的党报版面资源中,尽可能多地增加新闻版,特别是增加本省、本地市的“本土新闻”版面。应该尽量控制或压缩同质化稿件较多的文化体育版、休闲娱乐版、副刊专版等,既解决报纸的同质化问题,又为本土新闻腾出空间。对副刊专版本身。也要进行内容优化。突出副刊专版的“本土化”特色,增强党报特别是地方党报的亲和力。

按新闻规律办事,编辑优化选稿。现在我们的报纸特别是党报,在新闻稿件的选取上,取向“模糊”,本应该按新闻价值大小、按新闻规律选稿的版面的编辑,在选用稿子时,仍一味坚持站在政府、部门甚至具体单位领导的立场上,以“政府视角”、“工作视角”乃至“单位视角”,决定稿件取舍,决定稿件的版面位置,决定稿件篇幅的长短。如此不按新闻规律办事,不以读者为本,不以读者的关心与否。进行选稿用稿,难免不失去读者,难免不影响党报的贴近性、可读性。

按新闻规律办事,记者优化写稿。办让老百姓爱看的报纸,记者必须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和角度,想百姓之想,急百姓之急,忧百姓之忧,乐百姓之乐,把读者关心不关心,爱看不爱看,作为选取新闻、采写稿子的标准。凡是广大读者不关心、不爱看、可读性差的题材,记者从源头上把关,坚决不写。

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办能创造经济效益的报纸,是党报的生存之基

报纸也是商品,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就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报社是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是企业就得讲成本,讲效益。报纸不创造经济效益就不能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生存之基。

党委、政府满意,群众爱看,报纸能够创造经济效益三者是辩证的统一。如果一张党报不配合或配合不好党委政府的工作,报纸就会失去党委政府支持这个大前提,“百姓喜欢”、“创造经济效益”,就成了无本之木。同样,如果一张报纸党委政府满意,但读者不看、不爱看,没有发行量,广告商就不会投放广告,这张报纸同样难以生存和发展。只有既让党委政府满意,又让老百姓满意。同时还能创造经济效益的报纸。才是一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报纸。

报纸创造经济效益的出路在改革,方法是经营多元化。目标是把报社办成一个多元化经济实体,为党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做大做强“主业”。报社“主业”是指报社收入最基本来源的广告、印刷、发行。目前,这“三大主业”仍是党报收入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是我们的“基本盘”,必须紧抓不放。但“守盘”不是守摊子,要“守中有攻”,主劫做好“三大主业”的延伸经营。

做好文化产业。近年来,国家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政策措施,新闻业、出版发行业、广告业等已被列入改革的范围。面对如此重要的发展机遇。作为党报的经营工作。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党报经营工作新的经济增长点。

做好产业延伸。党报应该在做优新闻、做好主业、做大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利用报社、报业集团自负赢亏企业化管理的“身份”,利用报社品牌、人脉、信誉等资源优势,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违背政策的前提下,做好经营产业的延伸。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产业赚钱投资什么产业。介入投入产出比较高的房地产开发、酒店经营管理、汽车代理乃至金融服务业等行业,真正把报社做大做强。

做细报社管理。常言道:“光增产不节约,等于买个没底锅。”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好报纸、抓好经营的同时,严把进人关。控制人力成本;严格执行政策,节俭用车费用;严格财务制度,防止资金流失;建章立制,减少物资浪费。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称得起办了一份“能赚钱的报纸”。我们的发展才全面、科学、可持续。

猜你喜欢
办事版面党报
细节指引 办事不抓瞎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履职尽责谋发展 为民办事解忧难
版面撷英
明天有事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版面“三评”看得失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