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兴味悠长

2009-11-26 09:17阎鹏亮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5期
关键词:语病文化素质语言文字

阎鹏亮

语言文字的规范,小而言之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问题,大而言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在新闻媒体上。正确使用语言文字,时时刻刻和字字句句咬文嚼字,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是党和国家对每个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同时,也是爱国主义的重要体现。

但是,在当今报纸等新闻媒体上出现的语病,令人触目惊心。据新华社2007年2月4日电:“自2006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近5个月时间里,收到全国各地千余名读者寄来的有效语病病例14883个。涉及2000多种报刊,报纸上的病例相对要多一些。”“以2006年7月14日出版的中央级报纸的1至8页正文为例,共挑出逻辑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病例1289个,平均每份报纸46个,每版5.8个。”

笔者从事报纸专业记者十余年,同样出现过诸多语病,留心这些错误的现象并进行综合分析,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十种:一是姓名方面的错误。有些记者在采访时只靠耳听而记下有关人员的姓名,事后不去核对。口误、笔误都会造成人名的错误。如把“王惠民”错写成“王慧敏”。二是地名方面的错误。中国地域广阔,一些地名相近、相反、前后倒置等都有,如不细心辨认核实,也会造成错误。三是日期方面的错误。有些是采访日期忘记了,有些是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把已发生多日的事件写成“B前”、“前不久”等含糊日期。四是数字方面的错误。有的记者采访不够深入或没有找有关部门核准,只有“约××”“大概为……”。五是职务方面的错误。误把政府领导排在人大领导之前;误把“纪委书记”写成“纪监委书记”,有些记者不懂也不去问有关知情人员核实领导职位排序,而是凭主观臆断排列领导顺序。六是单字方面的错误。把“部署”误写成“布暑”,“嘉宾”误写成“佳宾”。误把“再接再厉”的“厉”字写成“励”字。“截止”和“截至”有些记者经常混用,“截止”表示时间不再延伸、到一定期限要停止的意思。后面不能直接跟上宾语,如果有表示时间的内容,应该放“截止”之前。如果要在“截止”后面添加其他内容,则要加上“于”或者“日期”等。而“截至”指截止到(某个时候),后面可以直接加上时间。“截至”通常用于尚未结束的过程,它可能说明到某一个时间暂时告一段落,但并不表示最后的结束或终止。七是词语方面的错误。误把“必须”写成“必需”,必须是“一定要”的意思。而必需意为“一定要有”,其用法有很大差别。八是成语方面的错误。如“美轮美奂”一般只用来形容建筑之美,而有些记者常用成语来形容舞蹈之美;“七月流火”是形容天气渐凉之意,而很多记者却将其用于酷暑的形容词。这是很不准确的。九是时间方面的错误。有的记者把遇险而未死亡的车祸误写成在某地“罹难”。殊不知“罹难”是“死亡”的代名词:有些记者对采写的某一事件叙述不清,“五W-H"的要素不全。缺胳膊步腿,有的甚至前后自相矛盾。十是史实方面的错误。有些记者在引用史料时“不细心查阅资料,以至于搞错历史的真实。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有的记者误写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花木兰“替父从军”误写成“替夫从军”,当时花木兰未婚配,哪儿来的“夫君”,可见这是记者不认真查资料,靠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而成文的。

上述语病不再一一列举。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语言文字水平不高,文化素质低下;其次是采访不深入,犹如“蜻蜓点水”、“隔靴搔痒”;再者是没有认真核对事实真相,就匆匆发稿;最后是人云亦云,照抄照搬。

怎样才能避免报纸上或者其他媒体上出现语病呢?依据笔者多年的采访实践,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避免:

首先,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作为新闻记者常年东奔西跑,夜以继日地采访写作,加之社会上的其他应酬,的确学习的时间不多,这就是出现语病的一个原因。但是工作再忙再累,也一定要挤出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及应用技能,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加“油”充“电”,才能提高文化素质,尽量避免语病的出现,以不辜负广大读者的希望。

其次,深入采访,切实掌握大量的翔实资料。采访时要“以十当一”,用材时要“以一当十”。这个多与少的辩证法告诉我们,素材上占有得愈多,就愈能提炼出“少”,而愈能提炼出“少”,也就愈能充分反映出“多”。

再次,核对事实,确保稿件准确无误。我们每位新闻记者都深请“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道理,但是,由于我们这个角色来去匆匆,急于发稿见报,加之新闻事件本身有很强的时效性,这样就容易出现报道失实的失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空”的对立面是“实”。“实”是“空”的克星。我们所采写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数据都要实实在在,要经得起历史的、科学的考证。故记者在定稿以前一定要作一审核,拿不准的东西,决不能似是而非,一定要进一步采访核实。

最后,有错就改,以求“亡羊补牢”之效。当今的一些报纸设立有专门的栏目纠错。如“有错就改”、“冷眼挑刺”、“有奖挑错”等。也有一些报纸有错就发“更正”。决不护短;更有报纸专设“读者来信”专栏,这些都不失为纠正语病的良好举措。但是作为专业记者,应该在自己的稿件见报之后,认认真真地多审读几遍。看是否出现语病,发现后决不遮丑,及时与编辑部联系,发出“更正”。有人说,再好的文章,也没有不遗憾的地方。秦国相吕不韦撰写的《吕氏春秋》认为无错可挑,竟然挂在城墙上让人挑错,挑出错一字,赏给千金,就是这样,竟有一儒生挑出了语病。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警示我们,文章不怕有错,有错改了就好。

总而言之,我们新闻工作者每天和文字打交道,每天都要用语言文字与读者沟通交流,在日常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咬文嚼字是每位记者、编辑、校对、审读应具有的基本功。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必须以对党的新闻事业、对广大读者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做好文字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语病的发生,以净化我们媒体的语言环境。

猜你喜欢
语病文化素质语言文字
山西省2022年对口升学本科、专科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录取办法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省略主语不是语病
——也说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处“语病”
语言文字
媒体常见语病辨析六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