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最佳新闻角度的选择

2009-11-26 09:17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5期
关键词:选材题材粮食

蒙 应

新闻传播学上人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面对许许多多客观存在的事,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人们所得出的看法也会不一样。纪念日、庆典活动或成就报道等,这些年年要作的报道。如果角度选择不好,题材又不新,受众就会厌烦,其传播就谈不上什么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但是只要我们角度选得对、选得好、选得新、选得巧。即使题材老一点。受众也会喜闻乐见,感到赏心悦目。如何选择最佳“角度”,这是记者新闻传播中常常碰到的一个难题。同样的典型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去报道、去写作。“角度”创新了。作品的分量就重,传播的效果就好。社会的反响就大。可以说。最佳“角度”就是记者选择、采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理想角度,其具体内容,可概括为选材角度好、立意角度新、表现角度巧。

选材角度好

面对一大堆新闻素材。选择怎样的新闻题材,选择题材的角度如何掌握,是记者在写作报道时首先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选材是把原始材料变成表现主题的题材的提炼过程。这个提炼过程是新闻写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报道内容是否充实、扎实、精当,关系到报道意图能否得到充分体现。主题犹如报道的灵魂,题材好比报道的血肉。一个人肌体健康与否与血肉好坏直接相关。一篇报道的成败与选材角度是否恰当密不可分。新闻选材如何达到“好”的角度?我认为要注意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要与报道的主题需要相吻合。新闻主题靠新闻题材体现。不同的主题需要不同的题材。一旦报道的主题确定以后,选材角度就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寻觅材料,使选取的题材紧扣这个主题,为表现这个主题服务。因此,新闻的选材角度一定要把住“主题需要”这一关。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就是这方面的范例。这篇通讯的主题是要表现出铁人王进喜为迅速改变我国石油落后面貌而英勇奋战的崇高思想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作者围绕这个主题。把选材角度对准了这样几个题材:没有吊车,就带领大家用绳子拉、撬杠推,终于把钻机从火车上卸了下来;打井缺水,就用盆子端来;他的腿被砸伤,仍然坚持上井场,指挥钻井;为了压住井喷,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子搅拌水泥浆。这些题材。件件闪耀着铁人性格的光彩,件件表现了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可见,选材角度吻合了主题的需要。就能使报道主题得到充分展现。

要抓准典型材料。要使题材很好地表现报道的主题,就需要从占有的大量新闻素材中,瞄准并选择那些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本质的材料。典型的材料,更具有代表性,能更好地揭示新闻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新闻事物的本质,从而深刻地表现报道的主题。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写作体会中说:“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会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因此,在选择新闻题材时,角度一定要对准以一当十的典型题材,忍痛割舍那些虽然生动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

立意角度新

立意角度新。是指在同类题材、同类事件、同类事实中,记者能独具慧眼,发现闪光点。从他人意料不到的角度提炼出一个新颖的主题。

曾在全国获奖的电视新闻《罐头瓶的启示》。记者就是通过长春市物资回收公司收购到的废旧罐头瓶一年比一年多的现象,看出了这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吃得起罐头的人越来越多的结果;《人民日报》发表的《丰收的不仅是粮食》一文,作者透过广西人民在大旱之年却夺得粮食空前大丰收的这一现象,揭示出了比粮食丰收更为重要和可喜的三种丰收,即人民群众通过抗旱夺得了粮食丰收而收获了比粮食丰收更为可贵的自信心。基层党组织在旱灾面前通过发挥好自己的战斗堡垒作用而增强了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各级领导干部在大旱面前通过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而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树立起了新形象。如果换上一些功底肤浅的记者,就很有可能会把这两个题材写成诸如《长春市物资回收公司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广西今年粮食喜获丰收》之类的平庸之作。

再如,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尽管长得很一般,但有经验的摄影师从最佳的角度来拍摄,就变得比实际更美甚至楚楚动人了。功底深厚的记者也能从最佳的角度来见人所未见。他们的许多新闻精品也是在立意角度上来取胜的。改革开放之初。报纸、广播、电视上关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各地粮食增产的报道很多,但能让人记得住的作品几乎没有,而浙江人民广播电台1982年12月14日《对农村广播》栏目中播出的《小木匠遇到的为难事》一文,不但获得了当年的全国好新闻奖,而且还能让人经久不忘。这篇报道说的是一个手艺精、人缘好的年轻小木匠突然得罪了包括他家亲戚在内的许多人,得罪人的原因是家家户户都因秋粮丰收了没地方放而急着让小木匠帮做几个装谷子的木柜。他忙不过来而“得罪”了人。作者从一个小木匠遇到的为难事这么一个独特的角度人手来表现粮食丰收。歌颂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象,就比直接报道粮食丰收和直接说改革开放好顶用多了。

《广西日报》上有篇题为《鸟迷新传》的小通讯也是这样,这篇文章写的是广西来宾市桥巩乡有个农民,过去因为穷买不起肉而他又很想吃肉,于是便打鸟来吃,村子附近的鸟打完了。便到深山老林去打;村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他因地里的活忙不过来而顾不上打鸟了,后来,种出的粮食多了吃不完便拿到街上卖,有了钱,要吃肉就上街买而不用跑到深山老林里去打鸟了;由于他夫妇俩干活很卖力,家里渐渐富裕起来,不久就买回了电视机,他从电视中知道了鸟是人类的朋友之后,不但自己再也不去打鸟。而且还劝乡亲们也不要再打鸟了。文章通过一个农民从打鸟到不打鸟进而到积极保护鸟的转变过程。不但反映出了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反映出了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进步。从这么一个独特的角度人手。来表现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就深刻得多,也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表现角度巧

记者传播新闻除了要有好的题材和新的立意外,还必须能够选择最佳的表现角度。最佳表现角度。就是在采写时要从最能说明主题的那个方面去表现事实、反映事实。也就是说要通过对材料的巧妙安排和新颖构思,写出别具一格而又能充分体现报道意图的新闻作品来。语言怎样表达才精美,结构怎样安排才合理,如何构思才新颖,都是表现角度涉及的范畴。我们这里谈的表现角度,主要指构思如何巧妙的问题。

表现角度与报道能否充分表现题材和深刻揭示主题关系极大。报道的主题定得再好。选择的题材再生动,表现角度不新不巧,这个报道就会一般化;在题材一般、主题老套的情况下,表现角度的正确选择就显得更为重要。表现角度,直接关

系到报道的外包装,是报道能否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同样的主题和材料,外包装不同,宣传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表现角度的巧妙应把握住如下两点。

首先是要扣住新闻的本质。不能因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我们说报道要形式新颖,要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其前提是要有利于内容和主题的表达,要在真实反映题材。深刻揭示主题的情况下力求形式的新颖。不能只讲究形式而损害主题和内容。比如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的报道。上面要求多报动态。各家媒体基本都是热烈欢庆。心情振奋。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推进各项工作,促进总量翻番。而《桂林日报》别出心裁地做了一组通版报道《蓝图宏伟群情振奋,百姓热切期盼落实》,站在百姓立场上看时政、写时政,让老百姓说实话。这样的表现角度既丰富了时政新闻,又为决策部门和研究机构提供了民意借鉴。

其次是要独辟蹊径,敢于创新。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创新,是记者应该着力探索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记者并不是每天都能抓到新鲜的东西,而新闻的性质又要求报道不断给受众以新鲜感。这样一来,就给记者提出了善于和敢于创新的要求。同样一个事实,同样一个主题,转变一个表现角度,换一种手法来写,就可以写出不同新意。例如用独特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记者的好恶——《人民日报》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内容报道的是江苏省某乡有一伙暴徒当街欺侮人。被欺负者连忙跑进附近的一个大院里去寻求庇护,暴徒紧追不舍地也跟进了大院,大院里正在上班的众多干部不但没出来制止,反而还把办公室的门窗关了起来置之不理,暴徒看到没人敢管,于是更加肆无忌惮地打人,结果把人打得遍体鳞伤。文章在叙述完事情的经过之后,结尾处是:“这一事件。就发生在门口挂有‘中共××乡委员会、‘××乡人民政府两块牌子的大院里。”而黑龙江电视台播出的《检查团,来了!走了!》一稿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条新闻只用了3个画面,一是检查团来前哈尔滨市紧张地进行清理街道的画面。二是检查团到达各处开展卫生检查并对该市卫生状况给予充分肯定的画面,三是检查团走后记者在其曾检查过的地方所拍摄到的“新貌”重又换“旧颜”的画面,在展现各个画面时。作者只是客观地介绍了画面的内容而未作任何评论。这两篇报道虽然都是一交代完事实就结束,但却收到了好的效果。不愧是表现角度十分巧妙的佳作。

猜你喜欢
选材题材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我的粮食梦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