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009-11-26 09:17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5期
关键词:新闻宣传邓小平中国化

陈 华

摘要: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就新闻宣传工作发表了很多见解精辟的论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史新闻观。内容涉及新闻工作的原则、最高准则、任务以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内涵深刻,这种新闻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我国新闻宣传工作实践经验和教训的集中总结和理论概括,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加强对邓小平新闻观的研究,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开拓新闻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就新闻宣传工作发表了很多见解精辟的论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种新闻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加强对邓小平新闻观的研究,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开拓新闻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历程

邓小平一生有丰富的新闻工作经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曾是党的刊物《赤光》杂志的编辑,也主办过红军机关报《红星报》。新中国成立后,结合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工作实践。就新闻工作又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断,这些论断构成了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邓小平文选》三卷文本之中,就新闻宣传工作的专题讲话而言,邓小平的新闻观可以追溯到1950年5月16日,他《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是他对新闻工作作专题讲话的唯一一篇报告。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形成于改革开放以后,他的新闻观多散见于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报告、讲话、批示里面。在他的这些讲话当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他的新闻观,这些新闻观,涉及新闻工作的原则、方针、性质、任务以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继承且发展了毛泽东的新闻思想。

二、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

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邓小平将新闻宣传看成是“我们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武器”。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干革命要靠笔杆子和枪杆子。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明确提出:“拿笔杆子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现实政治的。我这里说的政治,是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大局,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为此,邓小平曾多次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1981年1月,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党中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决定指出:“报刊、新闻、广播、电视工作者必须坚持党性,增强党性。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最高表现。……决不能把党性要求降低到一般群众的水平。”他指出:“中央决定了的东西,党的组织决定了的东西,在没有改变之前,必须服从,必须按照党的决定发表意见。不允许对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任意散布不信任、不满和反对的意见。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

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是为党、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坚持党性原则是新闻媒体在舆论引导上的应有之义。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邓小平具有一致性,都强调要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要讲政治,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政治家办报”的思想,对新闻战线如何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任何情况下,新闻事业都必须坚持讲政治这个原则。

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所以,“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主义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些人开始一切向钱看,邓小平指出:“这种‘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在精神生产的其他方面也有表现。有些混迹于艺术界、出版界、文物界的人简直成了唯利是图的商人。”

党的新闻宣传事业,是党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舆论导向正确的重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服务,这应当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最高社会效益。这就要求新闻宣传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他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向钱看,反对精神产品商品化,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宣传工作应坚持什么样的最高准则、应如何坚持最高准则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指引着我党的新闻事业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在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中。总是把新闻宣传事业看作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他明确提出:“宣传、教育、理论、文艺部门的同志们,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途,宣传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的使命和荣誉。总之,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这就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的作用,规定了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的任务。有利于促进全国安定团结,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怊。为我们在新时期如何处理好、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如何以稳定促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邓小平还强调,宣传工作者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倡导理想信念,使人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做“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把新闻宣传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提高到教育人、塑造人的高度,有利于新闻宣传工作者明确自信心、增强自豪感和使命感。他指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要积极主动、理直气壮而又有说服力。邓小平有丰富的新闻宣传经历。新闻宣传何时应掌握哪些方法,他是深有体会的,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明确提出:“我们的宣传工作还存在严重缺点。主要是没有积极主动、理直气壮而又有说服力地宣传四项基本原则。”体现了邓小平新闻宣传观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在邓小平看来。“办好报纸有三个条件:结合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条离开了领导也搞不好,报纸就没有力嫩,容易变成‘有闻必录”。因此,新闻宣传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批评宣传为辅,既要有质,又要有量。“在突出的方面集中力量,有的时候用整版来登。用一个月时间,发表一连串的评论、社论来宣传和贯彻。这样人们就注意了。有没有力量,不仅是质,也是量的问题。质是要准确性,量也要加大,各方面围绕于此,才有量。”坚持正面引导,又注意为群众所接受,新闻宣传才能真正将“党和政府的声音普遍传播到各阶层群众中去”。这也是我党群众路线和党的群众观点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三、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价值

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期,新型媒体不断出现,网络的正确舆论引导和安全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新闻宣传工作肩负着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和新的历史课题,邓小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我们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他的新闻宣传思想,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宣传工作实践经验和教训的集中总结和理论概括。它回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闻事业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自己特有的功能和作用,真正做好党的喉舌,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常常在论及党和国家的形势、任务等重大问题的过程中,谈到新闻宣传工作。他把新闻事业作为宣传和实现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重要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在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不断取得新进展,邓小平的新闻观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解决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新闻宣传工作的原则、最高准则、主要任务、主要方法等问题,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廓清了人们在宣传思想工作上的认识困惑。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思想。又开拓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思想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新闻宣传邓小平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