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的写作流程

2009-11-26 09:17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文章作文同学

于 斌

作为一名高三语文教师,多年来参与全国及上海市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加之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读学生的作品多了,自然发现的问题也就多了。他们中有的同学的作文不是我手写我心,抒我情,而是把自己完全变成了套用技巧的“搬运工”。面对如此情景的作文,我不止一次问自己,学生作文中的“我”究竟哪里去了?文中我眼中的“物”和“序”都哪里去了?为了扭转这种不正常的文风,让学生真正写出发自内心的、能体现出自我情感的“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好文章,笔者摸索出了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写作指导方法:积累——阅读——借鉴——创新。

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来作文教学的实践,通过具体的案例,谈谈作文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四个写作流程的实施过程。

我认为学生作文中缺少自我,究其原因是学生作文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严重脱轨造成的。陶行知老先生很早就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毫无疑问,“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作文也是死作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因此,我认为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要广泛地积累。

这里所说的积累,主要是指积累鲜活的生活实践。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由此可见,必须让鲜活的生活走进学生的习作中去才是正道。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学生布置一个作文题目“胜利的那一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任何一个自己认为是“胜利”的那一刻的场景,不必急于完稿。重在观察、寻找生活中的素材这样一个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体验、观察、积累,学生作文上来后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一段段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场面描写,一个个富有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扑面而来。从一个青壮年的男子在公交车上抢到一个座位,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的肖像描写,到身边的同学接到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录取通知后的心理、行动的刻画……这些描写无不感人至深,这些生动的画面都源于生活,是从生活中撷取的素材,所以才会如此具有感染力。其中有这样一篇文章,主要情节描写的是夫妻两个都争着陪女儿去北京参加作文比赛。主办方只给一个名额,无奈,夫妻两人就通过烧菜来决定胜负,女儿喜欢吃谁烧的菜,谁就可以陪女儿前往北京,文章小作者描写的就是家庭中上演的这样一幕真实的喜剧。下面是文章中的一个片段:……老蔡终于在进入不惑的第四个礼拜,凭借他的“睿智”和“魄力”,打败了实力强劲的对手——老蔡夫人。在胜利的那一刻,老蔡像是喝了酒,脸有点红,眼睛闪闪发亮:他摩擦着双手,像孩子般嘿嘿、嘿嘿地笑;又猛的往嘴里连塞两块排骨肉,美滋滋地嚼……这就是女儿在生活中所捕捉到的细节。一个“智慧的”、“憨厚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正是:心中有“竹”,才能画好竹。“水有源,树有根”。让学生了解生活,写好身边的一人、一事、一物,发现身边人、事、物的闪光点。必须从最基础的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开始。如何去找“题材”,需培养学生通过积累去沉淀。可见“文学即人学,语文即生活”这一理念千真万确。

写好作文,单单只是积累鲜活的生活经验还远远不够,还要积累丰富的精神生活。

这里所说的“精神生活”就是指狭义的、间接的阅读书本上的知识。

沙翁把书籍比作全世界的营养品。他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可见,间接积累书本上的知识,也是写好文章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作文教学离不开的一块肥沃的土壤。因为毕竟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读是途径,写是目的,鼓励学生在书海中邀游。通过积累书本上的知识,加强对生活的感悟。这样以后才能写出至真、至诚、至情的作品。“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今天在作文教学方面依然可用。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是这样引导学生阅读的:首先,引导学生读好教材中的文章,如史铁生的《合欢树》、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因为人的感情是相通的,通过读这样的文章,既加深了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又加浓了对生活中友情、亲情的感悟。再如读教材中的剧本《曹操与杨修》一文,学生从中深刻体会到了双方主人公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学习到了最精彩的人物对话。其次,引导学生由书本知识向课外知识进行拓展阅读。分别采用“顺向延展、逆向延展、创造延展”等多种延展方法进行阅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本好的名著恰如一场及时的春雨,浇灌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走向成熟。通过延展性阅读,最让学生获得阅读成就感的是。他们的写作能力大大地提高了。这里有一篇文章《檀木香》就是最好的印证。此文获中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事后记者采访作者蔡磊同学,这位同学的一席话,不得不让我们更加信服:阅读是写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她说:这篇习作之所以成功,现实生活功不可没,但是也不能不归功于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又是写作材料的源泉。小作者读过朱自清的《背影》。读过日本作家井伏鳟二的《母亲》,读过《生命的节日》等一系列反映“母爱”和“父爱”的文章。她说:大量的阅读使我丰富了认识,积累了词汇,增强了语感,感悟了方法,这种大量的阅读虽然很艰苦,但是回报也是丰厚的,因为我知道,语言的感悟力一旦形成将受用一生。所以,我喜欢读,也愿意读。

小作者的一番话道出了写作的真谛——直接的生活积累和间接的阅读积累同等重要。

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我想,爱因斯坦所说的这“深处的东西”就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吧,难怪中外教育家都提倡阅读后的借鉴。

写作这块园地,呈现出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荣景象,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叶圣陶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是例子就可以借鉴,于是我们在写作训练时就借鉴了教材中的例子,一些好的表现手法。如:让学生借鉴苏轼的《石钟山记》的环境描写,通过训练,学生描写的片段——校园风景,真正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借鉴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有一名女同学完成的《母亲的话语》一文这样写道:碰杯时她嘱咐我,饮料不要喝的太多,待会饭菜吃不下。刚下肚三口,母亲满眼关切地说“不能再喝了”,我笑母亲较真儿。……谁知过了一会儿,母亲将杯子又推到我面前,说,“还是喝掉它吧”,……随即又想到了什么,很慌张地将杯子抢过。“怎么喝光了,不能再喝了,……随即又往杯子里倒了小半杯饮料,轻轻说“还是再喝一点”,……那一瞬间,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什么是母爱?想让你喝,又不让你喝……这个同学将母爱的细枝末节,全都深藏在无数个不起

眼的言语中、对话中!这就是借鉴了教材中有关细节描写的例子的结果。我们还在作文训练中,鼓励学生借鉴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式的文章结尾。通过借鉴,提高了同学们写作水平的同时,又在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所得。既拓宽了同学们的写作视野,开掘了同学们的写作源泉,激发了同学们的语言表现的欲望,同时还反过来促进了同学们阅读内容的深化。这果真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但有一点切记,借鉴不等于模仿,更不等于抄袭,借鉴是苏轼所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写作需要借鉴,它是创新的前奏。所谓“高者仿其气”,“仿气”就是“独创”。仿句、仿意、仿气……仿而思,思而创,创而乐。的确如此,卢梭就说过“读书要多加思考,这样的读书才能使人获益不少”。“创”也好,“思”也罢,就是我这里所说的“创新”。

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创新。所谓创新就是对已积累、借鉴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产生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这个“新”就写作角度而言就是:立意要新,选材要新,语言风格要新。那么如何做到这“三新”,我的做法是:

第一,从训练学生的敏锐力人手。作文是对大千世界感受的文字表达,大千世界纷繁多变,有声有色。所谓思维敏锐力,就是迅速捕捉到这多姿多彩的信息,抒他人未抒之情,发他人未发之感。独树一帜。自出新意。

第二,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情趣人手。有人说,写作是很艰难的事情。又说,要生来就有创作的天才。我看不然,我以为只要自己有兴趣,找到一条正路,又肯用功夫,自然就会在写作方面获得成功。

第三,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人手。没有想象,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立意不够新,不够高远。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是靠想象来燃烧的,立意新颖是靠想象来创造的。思路是靠想象来拓展的。加之创新精神是一种开拓性行为,所以要打破定向思维,奇思妙想,拓展思路,从不同的角度产生灵感,得到超物的天趣,然后去创作。这样才可以有独特的思路,即使是从小景人手,也能有大的寄托。当然,想象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你天马行空。它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奠定足够的物质基础,才可以在心智上、能力上去发展想象,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第四,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人手。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阵地。我们在这一阵地上主要开展了“辩论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排练课本剧”等传统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敞开一切。坦白一切,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积累、阅读、借鉴、创新”。这是一条循序渐进的写作流程,它关注的是过程。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只要走好每一步,就会真正感到有话可说、有人可记、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因为学生已做到了知识、经验的建构,只要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他们非但不会害怕作文,而且会经常产生写作的冲动。

猜你喜欢
文章作文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