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有效设计主问题

2009-11-26 09:17王艳玲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李老师悲剧美的

王艳玲

最近听了由如东实验中学李旭东执教的《幽静悲剧》一课,我感受到教者对作者季羡林思想的认识之深入,对作品悲剧内涵理解之深刻,对学习主体点拨之适时。而这一切,皆源于教者有效设计的“主问题”,唤醒了学生思维的潜能,促进思维活动紧张充分。使课堂教学呈现教与学的生命的丰盈。下面我们不妨先看看其中的案例。

情境描述之一:感知凄美

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后,老师请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一位学生借用鲁迅的话解释自己对课题中“悲剧”的理解:悲剧就是把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李老师顺势抛出问题:季羡林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是如何描写这些美好的事物的呢?(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描写古藤之美的段落或语句)

生:第8节中“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作者描写时抓住了古藤的形,十分形象。

师:虽说作者是抓住它的形描写,但表达的是一种敬仰,敬仰的是古藤的精神。

生:还是这一节,“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写闻到它的幽香;‘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写听到的声音;‘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既有看到的色彩,还写到由此产生的联想”。作者从嗅觉、听觉、视觉和感觉等角度来形容古藤,非常形象。

师:是啊,他调动了各种感官,写出古藤形、色、味的美好。这使季羡林的内心感到无限的愉悦。难怪他会“顾而乐之”了。还有其他关于美的描绘吗?

生:第3节写了幽径的美。写了这里的色彩美“翠色在且”、“一团浓绿”;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等。

随机感悟阅读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李老师抓住本课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核心——“理解古藤悲剧的内涵”来设计问题。他首先提问——季羡林先生在文中如何描写古藤的美?为后来理解古藤悲剧蓄势,不失为妙招之一。曾记得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说过。教师精简课堂提问,提高问题质量,是使课堂教学更加简洁明快的最重要措施。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以问促读,使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潜心读书的课堂。

感受古藤之美后,老师并未停止追问,而是承前发问:悲剧既然是“将美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作者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美呢?作者内心涌起的该是一种沉重压在心头,一种凄凉、一种悲哀无法排遣。这种美,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凄美。学生思考后感受到这种“凄美”带来的心灵的震撼。学生又联系“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中“初绽”和“还”,体会被砍藤萝那种无辜,那种无助,读出这种“凄美”。在教者示范朗读下,同学们进入创设的凄美情境之中。

情境描述之二:探究主旨

师:躲过了十年浩劫。1992年这出悲剧又重演了。我们从哪里看到、读到、体会到这种悲剧给作者带来的悲哀呢?(老师提醒找到了可以与前面的美对比着读。巡视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从第14节中找的,就锁定这一节研读。此后,师生间的思想的碰撞再次激起火花。)

生:我觉得这里体验到的应是一种愤慨,一种惋惜。(师:那谁来读一读?)

生:(读)“……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到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师:没能听出来,再试一试。)

生:(再读。)“……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语速稍慢,突出“万分”“又”和“无门”。)

生:(评)他读出了一种无奈

师:古藤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生答是“美丽”)

人们给它的是什么?(生答是“毁灭”)

师:(小结)对呀,愚昧灭美,这才是悲剧所在。(板书“愚昧灭美”“悲剧”)

师:(再问)作者在字里行间还隐含着一种什么感情?

生:还有对争名逐利之人的一种愤慨。如第14节后半部分“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师:是的,因为这里的“人们”缺少一份关爱,同情之心。(同学们齐读,感受这种愤慨之意)

师:末句重复用词。写的是“哭泣”,实际是对人的控诉,也是一种提醒:对古藤要关爱,要维护。那么,季羡林先生仅仅是要我们认识这样一场悲剧吗?

生:应该不只是这些。还有期待:希望人们要有爱心,懂得关爱自然,维护美的、真的、善的。

师:不错,没有良知,没有爱心,没有同情心。更是一种悲剧。这种悲剧在现代生活中不能重演。

随机感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本节课围绕探究悲剧的内涵设计的问题之二是:既然悲剧是“将美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美呢?由于教学中的这种“主问题”涵盖全文内容,覆盖面极大,因此,课堂也就成为了所有的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自由。学生对美的认识已有了文字上的研读,情感上的共鸣;对愚氓之人砍掉古藤的控诉、愤慨已有了深入分析,此时理解对美的毁灭,对有价值的东西的摧残就有了扎实的根基。在师生对话中,引起读者(在场的学生)和听众(听课教师)深刻思考的应该是:这一幕悲剧如果发生在“十年动乱”期间,是不足为奇的,因为那是一个悲剧的年代,可是它发生在“十年动乱”结束十几年后的今天(写作是在1992年),这不能不让人痛心疾首。这十多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迅速提高,已经奔上小康之路。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显得那样贫乏。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中的真、善、美,并维护之,并不仅仅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博爱之心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是否具有健康、积极、良好的精神素质的大问题。

这样的悲剧如果是发生在偏远落后的荒蛮野岭之间。倒也罢了,可它偏偏发生在中国最具历史文化渊源的北大。这里是中国文化精英的聚集地,是思想最为解放的最高学府!然而(注意,文中第11节起始词就是一个“然而”,可说是意味深长!)堂堂燕园竟没有第二人关注藤萝的生死,并为之悲哀的,这才使其悲剧意味更加浓重。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对美的珍视。对真善美的呵护与追求,已不止于文章本身了。这种以小见大,由浅入深的主旨探究,着实可见李老师

对文本的钻研之深,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之切。

情境描述之三:质疑解疑

(师生对话。探究主旨之后,李老师问还有什么疑问时,学生提出了一个个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以下略举一二。)

生:第12节“真正的伟人们是绝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绝不能成为伟人”,作者对真正的伟人是什么感情?

老师提醒书后探究练习二中也有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里说“我”是个渺小的人,“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实际上是说自己有同情之心。有爱心;而这些“真正的伟人”却没有爱心,有着对“真正的伟人”的一种鄙视。

生:作者写的是古藤被砍的悲剧,标题却是“幽静悲剧”,为什么用这个标题?

老师结合前面的理解,在与学生交流中达成共识:这是自然生态之中的悲剧。愚氓好像灭的是古藤。实际虽离十年浩劫已十多年,但这样的悲剧仍旧发生,实属可悲可叹。所以“幽静悲剧”可理解为是一种象征。

生:第16节“十字架”该怎么理解?

师生互动:“十字架”有两种理解,一是沉重的负担;二是从基督教上说,是一种信仰。(比如我们有些年轻人挂在胸前)这里可理解为一种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维护。学生还作了补充。认为这里可以看成是有了一种责任。对万物的同情心和爱心。

案例反思

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当教师站在作者的立场上、站在读者的立场上、站在教师的立场上、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认识文本、解读文本,审视文本的精神内核,并以此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点,设计出符合文本精髓的主问题展开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在课堂上尊重主体,引导体验,组织交流,促发提升,使课堂的教与学表现出生命的丰盈。李老师充分的预设,有效的提问,适时的点拨,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实现了与文本共舞。

1,有效的提问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看提问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中的“主问题”对牵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品读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李老师抓住两个核心问题来理解悲剧的内涵:其一就是季羡林先生在文章中是如何描写古藤的美的。课前,学生已经对文本作过充分预习。课上整体感知之后,爱美之心皆有的同学们自然会再次带着疑问和兴趣去研读文本,并且借助“品读”来寻找美,认识美,感知美。随后,李老师再设置一个坎:作者要写的是这株古藤被愚氓之人所砍这场悲剧,有同学会想: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幽径之美呢?这像在原本趋于平静的湖面再次投石激起涟漪,触发大家的再次思考。幽径神奇而美丽,如诗如画,秀色可餐。生于其间,长于其间的古藤萝呢?——应该更是一个不同凡响,让你难以忘怀,让你刻骨铭心的角色。学生们悟到,这样来写幽径的美,是一种有力的铺垫、蓄势——用不同寻常的神奇秀美的环境来烘托古藤。可见,良好的提问不仅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有声有色,更能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

2,有效的提问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本节课围绕探究悲剧的内涵设计的主问题之二是:既然悲剧是“将美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美呢?因为古藤就是生长在美丽的幽径之中的。这便使原先所细细品读、感知到的古藤的美更笼上了一层悲怆的意味,古藤之美自然成为一种难以接受却不得抗拒的“凄美”。学生据文思考,并进行了对比,感知悲剧的内涵是愚氓之人对美的毁灭,由此拓展到作者是想激发人们对美的呵护。对真善美的珍爱与维护。活动交流中进发的思维的火花点亮了课堂的每个角落。自由读、个别朗读、齐读、老师范读更让课堂的语文味儿十足,学生读中感,读中悟,读中明理,充溢着阅读的感性与思维的理性交融的勃发之气。回看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问题牵引,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说中交流,在问中理解,极大地发挥了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潜能被唤醒,既训练了听说与读思相结合的能力。又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3,有效的提问能给学生培养问题意识的时空。当学生围绕悲剧的实质发问质疑时,课堂也因思想的碰撞而更具质量。学生在发问中理解了作者对“真正的伟人”所持的鄙视之情,思考着“幽静悲剧”背后深广的象征意义,接受了作者愿意永远永远将“十字架”背负下去的厚重责任感。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加深了大家对作品悲剧内涵的理解,而这,正是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恰当而得体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增加学生对主旨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这种课堂质疑发问的有效,其前提恰恰就是教师主问题设计的精当。

课将结束,李老师联系“责任”这个话题适时向大家推荐,要想更好的理解作品内涵。可以去阅读作者当时所写的散文集《牛棚杂忆》,这给学生再次拓展了问题意识的时空。《牛棚杂忆》与本文同时期写作,责任的承担是相通的。这其中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作者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因此季老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当学生对课文的领会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师顺势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从而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其实,阅读季老先生的书。不只能更深一层理解文章主旨,还让21世纪青少年走近这位“最难时也不丢掉自己的良知”的大家,去感知他的品格之高——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我想,这也体现新课程思想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初衷了吧。

李旭东老师的这堂课让我想到的还有很多,很多。记得《新课程》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诉说”,讲述一个昨天的故事;也是“发现”,发现学生可贵的品质,独特的智慧和丰富的潜能;更是“唤醒”,唤醒学生沉睡着的主体意识、巨大的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我们语文老师,该从中有所顿悟。

猜你喜欢
李老师悲剧美的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该得奖的李老师
打破平衡
宠物难伺候
美的校 美的人
画家的悲剧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近视的悲剧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