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惟扬

2009-11-27 05:39
现代兵器 2009年10期
关键词:李渊突厥李靖

宋 毅

编者按:本文节选自宋毅所著《那时英雄——隋唐战史》第六章。此书以时间为顺序,以战争为脉络,以人物为线索,重点描写了隋文帝统一中国到唐高宗击灭高丽、收复辽东为止的这段历史。在这段历史中,强盛的隋帝国两世而亡,天下英雄逐鹿中原,所谓“云雷方屯,龙战伊始,有天命焉,有豪杰焉”。这些英雄豪杰在那个时代中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的对决,最终打造了一个辉煌的大唐帝国。国外历史学家曾惊呼“隋唐时代的一统天下无与伦比,在西方,不论是6世纪时君士坦丁堡的查士丁尼,还是9世纪时的查理曼大帝,都未能重建一个如此辽阔而又强大的中央集权帝国。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敢于以三千人突击敌人的首府、敢以数百人向十倍以上的敌人挑战、敢在重重包围之下死战不退。以至于“一个受到震惊的亚洲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史诗般的中国。决不向蛮族求和,也不以重金去收买他们撤兵……战胜他们,使他们害怕中国。”

此书力图将那个伟大时代的中国人真正的精神面貌通过一场场战争反映给读者,重现千年前隋唐英雄们那“男儿本自重横行”的风采,亦希望能唤醒一些我们久已遗忘的记忆。

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

——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发扬我们的武力,侵袭于国的疆土,攻灭凶残的敌人,大肆的杀戮吧,比成汤的事业还要辉煌!

突厥袭来

初,关中霖潦,饷道绝,军次豳州,可汗万骑奄至,阵五龙坂,以数百骑挑战,举军失色。秦王驰百骑掠阵,大言日:“国家于突厥无负,何为深入?我,秦王也,故来自与可汗决,若固战,我才百骑耳,徒广杀伤,无益也。”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上·突厥上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唐帝国的统一大业基本完成,一条完整的中国龙终于昂然屹立在了东亚这块土地之上。在长期的战乱摧残之下,这条伤痕累累的中国龙虽然恢复了往昔的形状,但是依旧虚弱不堪。而上天却并没有给这条满身伤痕的巨龙休养生息的时间,北方的恶狼已经对着巨龙亮出了他们锋利的獠牙。

突厥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关东与唐帝国的小打小闹,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唐朝的心脏——关中。武德七年三月丁酉(公元624年4月20日),突厥人开始了潮水般的攻势。他们首先进攻原州,同年秋,再次循南北两道入侵关内道。凉州通长安北道,即乌兰关道的突厥军队于七月抵原州,唐朝遣宁州刺史鹿大师发兵救援,并由杨师道自灵州率兵截突厥的退路。但是,突厥军队很快就突破了唐军防线,越过弹筝峡。癸未(八月三日),进抵阴盘城(即径州潘原县,地在今甘肃平凉东厂)。南道,即兰秦道的突厥军队也在七月庚辰(八月一日)抵达陇州(州治在今陕西陇县),东距长安仅四百余里的路程。这点距离对于拥有大量马匹的突厥人来说,仅仅需要一天就能兵临长安城下,而此时的唐帝国对于这种情况并没有充足的准备。这两年唐军东征西讨,但是关中地区却始终未遭受大的威胁,因此北面的防御设施并不完备,突厥人的南下攻势如入无人之境。

首都长安老是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可不是一件好事,而且前车之鉴就在不久之前:南方的反王萧铣就是因为把首都放在前线,结果被唐军一鼓而下。这次唐朝自己也出现了这种情况,自然就会产生迁都的想法。这时候有人不失时机地献上了迁都的谏言,说突厥人之所以频频八寇是因为贪图长安的财富,如果迁都再烧掉长安的话,那么突厥人无利可图也就不会再来了。这个谏言现在看来十分荒唐,可是在当时却很是吸引人。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裴寂等人均是此意见的极力推动者。

此时,唐朝的政治内斗已经处在白热化的边缘,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争位已经是手段尽出,无所不用其极。对于这个荒唐的提议,李世民自然要极力反对,两派于是在朝堂之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李世民慷慨陈述道:“戎狄为患,自古就有。父皇您现在一统海内,手下精兵百万,所向无敌,如果仅仅是因为胡寇扰边就害怕得迁都,岂不是让四海蒙羞被后人耻笑么?以前霍去病不过是汉朝的一个将军就立志消灭匈奴,何况我这个堂堂大唐王子,只要给我几年时间,我一定把颉利给您抓过来向您请罪。如果到时候不行您再迁都也不晚。”李建成则立马反唇相讥道:“以前汉朝将军樊哙吹牛自己能以十万人横行于匈奴,你李世民的话岂不是跟樊哙一样么?”李世民据理力争道:“形势各异,用兵不同,樊哙不过一庸才,何足道哉!不出十年,必然平定漠北,这绝不是大话!”

别人说这话旁人一看就会认为这是在吹牛,可是李世民不一样,他平定中原的战绩在那里摆着,说出来的话分量自然大不相同。可是李渊此时已经不再是特别喜欢李世民的那个李渊了,他在继位的斗争中完全站到了太子李建成的这边,打定主意不把皇位传给李世民,因此对李世民极其排斥。这其中固然有立嫡以长的传统,更主要的是有隋朝的这个前车之鉴——李世民与杨广实在太像了,他们都出身最高级的大官僚家族,都是比长兄耀眼聪明,比长兄更得母亲宠爱的次子:都少年成名,以军功起家;都多才多艺并征讨过高丽。李渊不想看着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帝国再被类似杨广的二儿子李世民给毁掉,他不愿意成为第二个隋文帝。因此,李世民提出反对迁都的意见以后他的第一反应是大怒,依然坚持要求迁都,并且派人到处勘测新都城的地址。李建成也趁热打铁,通过后宫向李渊进谗言说:“突厥虽然屡屡成为边患,但是得到财宝也就会退兵,而李世民假借防御突厥的名义其实是要拿到兵权,以便图谋不轨。”这使得李渊对李世民的猜忌越来越深。当然,李渊毕竟是个不错的政治家,最初的不理智过后还是清醒了过来,认识到李世民建议的正确性,最终取消了迁都的决定。他一面宣布京师戒严,一面派李世民与李元吉总领兵马于豳州(今陕西彬县)御敌。

唐军虽然做出了迎击的态势,但此时关中霖雨不止、粮道受阻,而士兵们因为突厥的突袭而大规模的被征召、疲惫不堪,朝廷对新兵的武器装备也准备不足,从朝廷到军中均愁云密布。唐军行军至豳州与突厥相遇。突厥可汗率万余骑兵居高布阵,唐军将士见到突厥人的军容都十分震恐。李世民眼见这样下去必然要打败仗,于是对李元吉说:“现在突厥人居高临下,我们不能露怯,应该与之决一死战,你能跟我一起么?”李元吉则没有李世民那份勇气,说:“敌我形势悬殊,怎么能轻易出动呢?万一失败,后悔就晚了。”李世民知道李元吉胆子小,于是道:“你不敢出战,我就一个人去,你留在城里观战吧。”于是,李世民仅率领百名骑兵出城迎战。

到了阵前,李世民对突厥人说:“我们唐朝与你们可汗签订过盟约,为什么毁约入侵我唐朝的地方?我是大唐的秦王,特来一战,你们突厥可汗如果自己来,我就跟他单挑,如果全军杀来,我也只用这百名骑兵。”颉利可汗

不清楚李世民的虚实,所以笑而不答。李世民眼见激将法没成功,立刻转而用离间之计,他派骑兵与突利说道:“以前我们盟誓的时候说过不论谁有危难都要互相救助,现在你居然率兵攻打于我,你还有往日的香火之情吗?”颉利可汗看见李世民居然只率几百人出战,又闻突利与李世民竟然有香火之情,立马就对突利有了猜忌。为了防范突利在身后插一刀子,于是率军后撤。李世民一看有门,又接连派遣使者说服突利不再与唐朝为敌,并且同意与突利和亲。突利这样一软,颉利可汗也就硬不起来了,只能同意突利的建议,撤军回归草原。

事实上,李世民与突厥人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唐朝起兵伊始和突厥的联盟便是他一手策划的。他不但通晓突厥语,更对突厥内部事务观察人徽,因此他此次出击虽然冒着天大的风险,但并不是逞血气之勇,而是早有预谋。首先,关中地带大雨不止,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让唐军没办法快速征调粮食,但也废掉了突厥人依仗的战斗武器——弓。我们知道,东方民族使用的弓均是复合弓,突厥人自然也不例外。复合弓最重要的一种材料便是动物的筋腱,干燥之后的筋腱具有极强的弹力,这是一把弓能否发挥威力的关键之一。但是,复合弓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怕水,一旦被水浸湿,筋腱便会软化,失去弹性其原理如同我们现在泡发干货。

除此之外,更为关键的是,李世民敏锐地把握到了颉利和突利之间的巨大矛盾。这就要从突厥人的继承传统来谈起,最初的突厥人继承传统为兄死弟及,后来突厥分裂之后东突厥这一系变成了父死子继,而始毕可汗死了以后按理说合法继承人应该是他的儿子突利(这里的突利是可汗称号并不是本名,本名应该是什钵芯,为了大家阅读的方便以后一律称之为突利)。但是突利此时仅有十五、六岁,年纪太小并不能负担起可汗的职责,因此始毕之弟处罗继位可汗,其实是摄政王。不久处罗死去,此时突利已经成年,并且娶了隋淮阳公主。照理说此时的突利应该执掌突厥大权,成为正式的可汗才对。可是如果突利成了可汗,那淮阳公主必然会成为新可贺敦,于是义成公主为了保住自己的后位,勾结颉利谋得了突厥可汗的位置。不合法的继承埋下了突厥内部冲突的种子,突利虽然敢怒不敢言,但与颉利之间已经离心离德。因此,李世民才能甘冒奇险,阵前离间二人。

渭水之盟

突厥人咄咄逼人的态度大大触怒了李渊。本来李渊起初向突厥称臣亦不过是虚与委蛇,现在大唐一统海内,突厥人依然将唐朝视为一块上好的肥肉,随意予取予求,武德七年的入侵几乎将刀子驾到了李渊的脖子上,这是李渊决不能忍受的。因此,唐朝内部开始了一系列的反击步骤。首先,利用互市的时机大量购买用于军事的战马和用于农业的耕牛,充实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其次,同意了与西突厥结亲的请求,以许婚的名义结成了事实上的同盟,共同对抗东突厥。最后则是全力加强关中的防守,“遣将军桑显和堑断北边要路”,又重新建立本已废弃的十二军,“以太常卿窦诞为参旗将军,吏部尚书杨恭仁为鼓旗将军,淮安王神通为玄戈将军,右晓卫将军刘弘基为井钺将军,右卫大将军张瑾为羽林将军,左晓卫大将军长孙顺德为奇官将军,右监门将军樊世兴为天节将军,右武侯将军安修仁为招摇将军,右监门大将军杨毛为折威将军,左武侯将军王长谐为天纪将军,歧州刺史柴绍为平道将军,钱九陇为苑游将军,简练士马,将图大举焉。”又“遣燕王李艺屯兵于华亭县及弹筝峡,水部郎中姜行本筑断石岭之道以备胡”,李渊这次是下定决心跟突厥拼个你死我活,打一场轰轰烈烈的全面战争了。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李渊对突厥来了一次改书信名称的动作。李渊尚未发迹之前对突厥书信用的是“启”,这是下级对上级的称呼,建立唐朝之后改成了“书”,这是平等的敌国之礼。现在两国之间已经扯破面皮,于是李渊干脆换成了“诏”,这就是拿突厥为藩属看了。对突厥来说这如同一个耳光打在脸上一般,如此羞辱性的称呼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宣战,突厥人当然忍不下这口气,唐朝北边防线再度全面开打。相、并、灵、潞、沁、韩、朔、绥等州均遭到突厥侵袭,其中颉利可汗亲率十万突厥铁骑横扫太原,并州道行军总管张瑾与突厥战于大谷,全军皆没,张瑾只身逃脱投奔李靖:行军长史温彦博被俘虏,突厥拷问其唐朝国内兵粮虚实,温彦博宁死不招,被突厥掠往阴山扣押。挡在突厥主力之前的唐军诸将均遭败绩,唯有李靖顶住了颉利可汗狂风暴雨般的攻势。

这场战役总体而言对唐朝是一场失败的战役,李渊过于相信自己,急于求成。上一次李世民用离间之计侥幸让突厥退兵,可李渊居然在仅仅一年不到就敢向突厥人主动挑衅,结果不得不吞下自己酿的苦酒。但是从个人来看,这是军神李靖自归降大唐之后第一次在北方战场上闪光亮相,结果似乎也昭示了李靖便是冥冥中注定要灭亡东突厥的那个人。

作为平定南中国的军事总策划人,李靖劳苦功高。当然。李渊也没忘记以前的承诺,李靖不久就官拜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实际掌控军政大权。扬州是隋炀帝一直流连不去的江都,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更是千古名句,扬州的繁华可见一斑。可是,李靖运气并不好,刚刚上任没两天,被李渊激怒的突厥人就大举杀到,唐军防御失利,形势极为紧张。李渊无法可想之下只能征调一切能够征调的力量北上抗击突厥,于是李靖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的位子还没坐热,就被命令赶往太原作战。他手上仅有一万不善马战的南方江淮战士,他的敌人却是颉利可汗亲率的十万突厥精锐。在暴风雨般的进攻中,李靖终于以最小的损失将突厥人击退,保住了李渊的龙兴之地——太原城。李靖也因此被封为安州大都督,治所在今天的武汉附近,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

突厥人的进攻狠狠地给李渊来了一个下马威,让他愤怒的头脑开始冷静了下来,形势比人强,没法子只能继续谈判。可是这次谈判却没有派五次出入突厥的谈判专家郑元璃去,却换了个南海公欧阳胤。这个南海公欧阳胤的出使非常不顺利,并没有能够与突撅人达成交易,或者说突厥人根本不想和他谈判。眼见突厥人的侵掠一日胜似一日,欧阳胤心急如焚,最后居然学汉代的班超领了五十人意图偷袭突厥可汗的牙帐。可惜欧阳胤并不是班超,突厥人也并不是匈奴人,这次突袭最后以失败告终。欧阳胤的行为自然让谈判彻底破裂,作为报复,唐朝的北方遭到了突厥人更猛烈的进攻。灵州、凉州、朔州、径州、西会州、秦州等唐朝州府再遭兵灾。眼见突厥人来势汹汹,李靖为了挡住突厥大军的入侵,大胆前插,迎突厥锋锐而上,从太原北上至灵州,大战于硖石。此战从清晨战至下午,力战之下突厥人终于精疲力尽,不得不收兵撤退。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唐朝承受着巨大的外部压力之时,内部也面临着一场腥风血雨。围绕着李氏三兄弟之间的

皇位争夺战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太子李建成用毒酒招待李世民,李元吉则借防御突厥的名义要求李渊把李世民帐下的心腹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及秦叔宝等人调归其指挥,意图将其架空而后杀之。李世民也毫不手软,眼见局势越来越凶险,毫不犹豫地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将其兄弟一网打尽,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在玄武门之变中,李靖扮演的角色史书中记载不一,绝大多数的说法是李世民当时为了夺权而拉拢李靖和李世绩,而此二人却都表示中立,不愿意介入此事。

后来,李世民夺权成功之后却认为李靖这种行为恰恰是为国家着想的正确行为,并大加赞赏。另外一种说法是李靖与李世绩很早就对李世民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愤愤不平,早早站在了李世民的一边。历史的真相如何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按照过往的纪录来看,李世民不但是李靖的救命恩人,而且李靖最初在李世民帐下担当亲卫禁军之职,可谓是心腹,很难相信他会在这么一个紧要的关头保持中立。当然,无论李靖在这场斗争中是否中立都无关紧要,摆在他面前的现实则是突厥人的大军。

就在唐朝内部发生动乱这当口,北方反王梁师都眼见唐朝统一大势已成,自己势孤力穷,迟早完蛋,于是趁此机会亲自前往突厥可汗牙帐说服突厥出兵。而突厥人自然也不会放弃这个大好机会,颉利、突利二可汗于是合兵十余万骑从长安西北的泾州一路杀向长安,最终在渭水之北列阵威逼长安。新登基的李世民一面紧急宣布长安戒严,一面针对突厥人的攻势作出了应有的对策。首先,他派尉迟敬德与突厥战于泾阳,大破突厥偏师,抓获突厥俟斤阿史德乌没啜(俟斤是突厥官名,阿史德则表示此人属于突厥蓝贵族系统中的阿史德后族),斩首千余级,狠挫了突厥人的锐气。

此时,颉利可汗派心腹大将执失思力入长安窥探虚实,于是在长安朝堂之上爆发了一场尔虞我诈的外交好戏。执失思力起初自信满满,开口就吓唬李世民道;“二可汗统兵百万,现已兵临城下。”要是一般的皇帝,在此大军压境的当口或许就怕了,可是李世民却是多少年的军旅生涯中磨练出来的,对他玩这一手算是正好踢到铁板上。他立刻怒叱执失思力道:“我与突厥可汗亲自约定的和亲,并且赠送金银绸缎前后不计其数,你们可汗撕毁盟约,居然兴兵攻打我大唐,难道没有一点愧疚吗?你们虽然是狄夷,但也有人心,为何将以往恩情全数忘却,来我这里耀武扬威?信不信我先宰了你?”执失思力万万没想到在如此恶劣情形之下李世民居然敢动手杀他,吓得立刻下跪求饶,再也不敢牛气。其实,此时长安的情况十分恶劣,诸勤王军还未到,长安城中仅有数万兵马,突厥人精骑腾突挑战,一日达数十合之多。

执失思力与李世民之间,实际弱势的一方是李世民。当然,执失思力作为颉利可汗的心腹大将并不是什么无能之辈,他在东突厥灭亡之后作为唐军大将不但为唐朝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曾冒死规劝李世民不要贪图享乐,不但是一个优秀的将军,还是一个贤臣。此时在李世民面前如此失态,只能说是被太宗皇帝的王者之气所震慑。李世民不但当堂斥责了执失思力,并且不顾朝臣的反对将其扣留,对突厥大军摆出了最强硬的姿态。当然,光表面上的强硬没有任何用处,在军事方面李世民作了两手准备。首先,调集全国军队至长安勤王,其次命李靖与长孙无忌急行军至豳州以夹击突厥身后,一旦战争打响则前后夹攻消灭敌人。

面对突厥大军,李世民仅率六骑进至渭水便桥,隔河斥责颉利的毁约行为。唐诸勤王大军自后缓缓开来,旗铠光明、旌甲蔽野,在李世民身后布下大阵,军容鼎盛。李世民独立桥头,视突厥大军于无物,真可谓英姿飒爽、丰神飘逸。突厥人眼见唐军阵容坚强,摆出一副决死一战的架势,打起来肯定占不到什么便宜:加之执失思力被扣留,无法获知唐朝内部的真实情况,因此萌生了退意。当然,表面上镇定自如的李世民其实并不如他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此时的唐朝可以说是一个烂摊子,全国人口只有两百多万户,中原地区的惨状据魏征的描述是“今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萑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加之内部又刚刚经历了玄武门之变,人心浮动,内部并不稳。一旦在关中大战,败了自然是万事皆休,即使得胜,中原地区唯一一块未遭受太多兵灾的地区亦会生灵涂炭,唐朝国力军力大损,得不偿失。如果关东陇西江南岭北等地的分裂势力再次抬头的话,一个好不容易重新统一起来的大帝国将会再次分崩离析,这样高昂的代价决不是李世民所愿意承受的。因此,李世民一面在便桥上利用其与突厥的特殊关系尽力离间突厥各个部落,使突厥人不能齐心攻唐,一面采用李靖的建议,将长安府库的金银绸缎全部搬出来贿赂突厥人。这样软硬兼施的策略终于使得突厥人打消了继续进攻的念头,接受了唐朝提出的和约。于是,双方第二天再于便桥之上杀白马以正式会盟,约定不再互相侵攻。

一战后法国的霞飞将军说了一句名言:“这不是和平,不过是二十年的停战。”唐突的会盟亦是如此,刚刚上台的李世民吃了突厥这么大的一个下马威,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突厥刚刚退走,唐太宗便于武德九年九月召集诸卫将卒习武于显德殿,并说:“我不使汝等穿池筑苑,造诸淫费,农民恣令逸乐,兵士唯习弓马,庶使汝战,亦望汝前无横敌。”可见李世民心中报复的念头有多么的强烈。此后,每日均亲领数百士卒及将领在宫中训练,并测试他们的成绩,优秀之人则以宝刀、宝弓或金锦赏赐。此时李世民贵为天子,群臣均劝谏他不要整天出入于普通兵将之中,万一有刺客,李世民的个人安危实在得不到保障。但李世民却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于是人人奋进,几年之内均成精锐。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李渊突厥李靖
只买500匹马
一代英主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
一箭双雕
李渊:3万人起兵,7年平天下
Staff development:an essential segment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一代英主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
李靖的气度
李靖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