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出版的优势

2009-12-02 03:44
出版参考 2009年20期
关键词:信息源出版者印刷

刘 源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传播媒体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从早期的纸介质传播媒体(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到电子传播媒体(如广播、电视、电影等),信息正以越来越快捷的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

网络作为信息平台已无可争议,而由于其特殊性,能否作为传播媒体一直受到争议。但国际上已承认了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网络出版(网络侍输)是一种新的出版形式,虽然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但“从广义上讲,凡是将信息,知识、观念等内容,用文字、图像、声音等代码以任何形式在因特网上传播,均可称之为网络出版。”这个定义的外延很宽泛。从狭义上讲,网络出版大概可以分为利用个人电脑在线或下载阅读的网络出版、按需印刷(Ptint-On-Demand,POD)的网络出版、电子书(E-book)三类,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传播模式是相近的,其突出的特点是:由于网络良好的交互性,打破了传、受者之间的界限,传者与受者的角色可互相转化,这是传统的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

网络出版自从诞生之日起,发展速度一直很惊人,对比传统的出版方式,网络出版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和优势。

1突破传统的传播模式。传统出版的传播模式一般是:信息源→传统出版者→批发商→零售商→读者或信息源→传统出版者→零售商→读者,不难看出,从信息源到读者要经过层层过滤,而且是单向传播。读者只能选择读或不读,信息很难实现反馈。而网络出版的传播模式为:信息源→传统出版者→批发商→零售商→读者或信息源→传统出版者→零售商一读者,不难看出,从信息源到读者要经过层层过滤,而且是单向传播。读者只能选择读或不读,信息很难实现反馈。而网络出版的传播模式为:信息源网络←→出版者←→读者,在这种模式中。信息源、出版者、读者处于平等的位置上,三者可以互相交流并及时作出反应。网络本身其实是鼓励读者互动反馈的,许多网站都设有搜索引擎,还有许多专门的搜索网站,目的就是鼓励读者积极反馈,以便为用户订制更符合读者要求、更具个性化的出版物,事实上网络出版模式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传播方式,因此内容也更具针对性。

2出版过程大为简化。传统出版的出版主体必须由专业的出版机构来担当,出版过程需要经过编辑加工、校对、排版,制版,印刷、装订、发行等一系列的工序,有相对固定的工作规范。而网络出版则由于大幅度简化了出版程序,出版者不再局限于专业出版机构,任何组织、网络公司、个人都能充当网上出版者。出版方式更是简洁,只要将在电脑上编辑好的数字化内容传输上网,世界各地的上网读者几乎同步就可看到该内容。

3出书主体多元化。传统的出版体制对作者本身及作品质量要求较高,新人新作往往难以出头,专业性强的学术专著出版更难。而网络出版让人人都具备了出版、宣传和销售自己作品的条件,而且读者的覆盖面更为广阔。这种网络出版的形式削弱了出版主体的选择能力,更多的选择权力被留给了作者和读者。

4传播范围极广,快速有效。传统出版由于受纸张等载体的限制,出版内容范围、信息量均有限。网络出版的出版内容则几乎无限,可以说包罗万象。而且网络终端遍布全球,不受时间、空间、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传输上网的内容可快速传递到网络遍及的每一个角落,第一时间向全世界公开,使不同民族文化快速交融,几乎实现了出版和发行的同步化。

5网络出版形式多样。多媒体技术使网络出版物图、文、声、像、动画俱全,给读者以视、听、读全方位的多维信息和立体感。这种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阅读习惯,读者的汲取知识信息的同时更体会到享受和惬意。

6阅读和使用更为便捷。网络出版物独具按需阅读的功能,可以以超文本方式与相关资料建立链接,读者在阅读时可直接点击需要的资料,几秒钟之内便会自动呈现出来。读者还可通过输入关键词瞬间找到所需内容,基本消灭了从前翻书检索的麻烦和可能造成的遗漏。

7传播成本大为减少。传统的出版方式经历的环节众多,成本'自然不低。信息转化为出版物后还容易造成囤积,形成浪费。而网络空间无限宽广,信息仅以电子文本形式存在,成本很低。如果习惯传统的阅读方式,也可以根据读者需要,将贮存在计算机中的数字化书稿,即时印刷并装订成册交到读者手中,使读者可以阅读纸本。一本书从印刷、装订到切边只需几分钟,因此也被称为“闪电印刷”。这项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很成熟,美国“按需服务中心”已发展为连锁店,印刷质量丝毫不逊于专业印刷厂。

虽然具有众多优势,但也有不少人对网络出版提出质疑,认为由于上传方式的简便,导致网络垃圾泛滥,有可能诱导读者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个弊端的确存在,而且短时间内不易克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者及读者的自觉性。但随着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辨别真伪、优劣的能力也应该逐步加强,同时伴随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阻截网络垃圾上传及下载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中,总体上还是向着良性方向发展的。

猜你喜欢
信息源出版者印刷
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信息源选择多样性研究:概念内涵与测度方法*
睡眠者效应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源
新书架
新书架NEW BOOK
新书架■NEW BOOK
把心交给印刷
新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