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的数字阅读是否会冲击图书销量

2009-12-02 03:44王樵一
出版参考 2009年20期
关键词:销售量保罗免费

王樵一

最近,电子书的话题又被炒得沸沸扬扬。其中讨论最多的,当属销售电子书如何获利?

音乐与电影产业的例子让不少业者担心,害怕阅读数字化后也将面临盗版冲击,影响图书销售。

的确,数字化让盗版变得更加容易、便利,让商品免费提供变得更加容易。问题是,盗版并非到了网络时代才有,过去实体时代,盗版书、DVD、VCD也是满坑满谷(二手店则是低价取得商品的另一管道)。租书店、图书馆、朋友借阅分享,也都是免费取得文化产品的方法。总之,只要有心,想要以低价或免费取得一本书,并不是难事。比较麻烦的是,如何证明盗版或免费传播确实冲击正版的销售量?

或许,严格缉查盗版,能让正版业绩上升,不过,绝对不是将盗版的业绩直接往正版上面加这么简单,许多消费者之所以购买、使用盗版,看中的是低价或免费。

近年,随着数字复制技术的便利性增强,日本的漫画杂志《Jump周刊》销售量从全盛时期的600多万册下滑到200多万册,业绩损失高达六成。

然而,日本的漫画业者并没有太过强力打击网络上的非法盗版连载,因为,他们发现,非法盗版能让漫画家的漫画被更多人看到,从而培养出更多的读者粉丝。直接反映在销售上的,就是连载杂志周刊的销售量虽然下降,但当红漫画的单行本销售数字却不断上升,其他漫画授权的周边商品销售业绩也有上扬的趋势。

举例来说,台湾畅销网络作家九把刀,就把自己的作品在网络上免费连载,免费连载并没有影响其销售量,反而因为免费在网络上连载替他将作品分享出去,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他的作品,决定是否要成为他的粉丝,最终作品引发广大读者好评,将他推升为人气作家。

再比如,以《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走红全球的保罗·科尔贺,曾经自己伪装为疯狂书迷,架设网站,将作品上传网络,提供读者免费下载、传阅,一开始出版社非常惊恐,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发现保罗的那些旧书又在书店里重新卖了起来。后来,出版社决定每个月在自家网站提供一部保罗·科尔贺的作品让读者免费下载。

另外,以《美国众神》一书走红的尼尔·盖曼,更是在作品上市时免费让读者下载电子文件,让读者自行读过之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出版社以为此举会让尼尔的书籍销售量大受打击,没想到不久,《美国众神》冲上畅销排行榜不说,其他早期的作品也纷纷流通起来。

其实,作家应该怕的不是盗版或免费传播,而是自己的作品无法引起市场青睐,无法造成话题。也就是说,无人闻问才是作品滞销的主因,而不是盗版或免费赠阅。

如果数字网络的崛起让内容的传播变得更加便利而且免费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那么,去抵挡必然趋势的行为恐怕是愚蠢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从这样的新趋势中,找出新的商业获利模式,而不是死守着老旧的商业模式要求时代不要改变。

太多人担心网络的免费传播会影响书籍销售量,但我认为,在电子阅读器还不能像纸张一般舒适便利时,纸本书就不可能完全被淘汰。

目前热闹的电子书论述都太过强调阅读的功能,却忽略了人类的美学需求,只要人类对于实体物品的拥有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对于拥有的概念就依然不会割合,且纸本书籍不只是传播信息的工具、载体,更是一种工艺文化产品,因此,让人类舍弃附加在纸本书籍上的美学价值,仅取阅读的功能价值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数字阅读与免费赠阅,并不会冲击真正能够畅销的作品,反而能让畅销作品更畅销,因为数字阅读的免费传播让大量的读者对该作品进行筛选评判,早已做出了最公正的选择。

是的,数字阅读的崛起会让从事创作与出版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但却也变得更有挑战性,这样的变迁已经不可避免,至于是好是坏,就看你怎么想。

猜你喜欢
销售量保罗免费
该不该免费送货
保罗·艾伦绝不只是微软的联合创始人
免费开放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2017年美国电动自行车销售量增长了440%
纪念与致敬 CP3 XI 克里斯·保罗 CHRIS PAUL
美国豆粕出口销售量预计为0到18万吨
2013年美国钛产品销售量出现大幅下滑
参考译文
寻觅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