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标 加强培养“双师型”教师

2009-12-02 10:20郑翠琼
广西教育·C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南宁市双师型教研组

郑翠琼 黄 普

在所有的资源中,人的因素是最宝贵的。因此,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研究者的表述不一。

一是“双证”说,认为凡是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双素质)”说,认为既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叠加”说,强调的是“双证+双能”;四是“双职称”说,要求“双师型”教师既具有讲师的职称,又具有工程师的职称。

我国多次提出进行“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特色和人的全面发展观念,是一种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双师型”是对所有职教教师提出的一种专业发展理念,更是单一型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践教学教师成长的目标导向。

一、 实施“双师型”教师目标管理

(一)明确人生目标

学校应鼓励教师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和年度目标,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努力实现自身价值,达到人生的新高度。在塑造人生的过程中,确立目标比拥有才华更重要。我校毛永幸老师就是其中的例子。她1996年从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烹饪系毕业后,分配到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担任烹饪教师,主要从事中式面点教学工作。烹饪是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身为一名专业教师,她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烹饪大师。为此,她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二)鼓励全身心投入

学校从物质上满足教师的个人成长需要,为广大教师创造机会很重要,要从精神上不断鼓励教师,并让他们记住要实现人生目标,就要选择好目标并全身心投入;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更好地发掘自身潜力。为实现教师成就自我的需要,多年来我校积极选送教师参加各类级别的培训。毛永幸老师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她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参加了广西教育厅组织的全区中等职校烹饪教师专业培训班,2007年6月至8月参加了在扬州大学开办的国家级中等职校烹饪骨干教师培训班,2007年12月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南宁市中等职校餐饮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每一次培训,她都踏实认真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参加国家级中等职校烹饪骨干教师培训班期间,她还利用课余时间自费学习扬州面塑,并考取了面塑初级证。

(三)挑战自我,达到目标

只有不断扩充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才能实现梦想。工作期间,毛永幸老师主动联系了南宁有名的明园饭店,利用暑假到中式面点工作间参加实践。她天天跟着师傅上早班,每天早上4点半从家里出门,一直干到中午12点,为了学到更多的技术,她下午常常跟班学习。她辛勤学习与实践,不求报酬,认为专业技能的提高就是一份无价的回报。

1998年,毛老师带领96名烹饪班学生到北京实习一年。按照学校的安排,她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学生,毛老师凭着爱心和耐性,带领学生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得到实习单位的高度肯定。虽然这一年特别辛苦,但她感受更多的是快乐和满足;一年的专业实践,让她在各个方面有了极其深刻的体会,能力得到提高。

2000年,为了能更扎实地掌握西式面点技术,毛老师再次利用暑假时间,自费到阳朔西街一间知名的西式餐厅学习和提高西点制作技术。这一次,依然是员工角色,依然是毫无报酬,然而她一直坚信付出总会有收获。

2006年,她再次自费远赴上海,向中国有名的特级点心大师邓修青拜师学习。这一次学习,大师以其全面、娴熟、扎实的基本功,使她的理念有了一个清晰而坚定的更新:一个优秀的烹饪工作者,不以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品种数量多少来衡量,而以他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全面来衡量。作为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功为重中之重,才能使我国深厚的烹饪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毛老师深刻理解了这番道理,更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她积极参与学校的课改,根据在外学习和实践的经验整合教材内容,使课程具有实用性和时代性,在操作上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年来,她和学生制作的多款点心创新品种在国家级、自治区级的比赛中获奖,她培养的学生也屡屡获得用人单位的肯定。烹饪专业学生每年的中级技能等级证考试通过率在98%以上。毛老师也不断学习和提高,先后考取了中级中餐烹调证、中式面点高级技师证,并获取了”广西烹饪大师”和”广西烹饪技术能手”的称号。回想走过的路,毛永幸老师常常感慨:我赢了,赢在我不允许自己丧失实现目标的决心。

二、 让每一位教职工都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年轻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近年来,学校引进了大量的专业课教师。如何让他们迅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首先得让每一个教职工都感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是管理工作中一个富有意义的挑战。指导学生训练是专业老师提高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2000年,李晓霞老师从广西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到南宁一职校担任计算机教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刚到教师岗位的第一年,就遇上学校组队参加南宁市的计算机技能比赛,她主动加入指导老师的队伍,虚心向同事学习指导学生参赛的经验。为此,我们在会上表扬了她。在学生集训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尊重她的意见,并支持她的集训工作,在调课、设备等方面提供方便,充分调动她的积极性,结果她辅导的学生取得了个人全能的一等奖,为学校取得团体第一名立下了汗马功劳。

让每个教师都感到自己很重要,还需要不断关注新教师的成长,敢于向年轻教师“压担子”。2003年,广西计算机技能大赛在柳州进行,对于集训队的指导老师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李晓霞老师再次指导学生参加图文混排项目的比赛。在集训过程中,她发现陪同学生训练,能更快地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也能激发学生求胜的心理,因此她一有空就陪学生训练。经过一个多月的集训,她指导的学生梁培坚和黄继通在比赛中取得了一等奖。

此后,我们把当时持有“双证”但仅为中学一级的李晓霞老师聘到计算机教研组组长的职位,全面负责学校计算机专业组教学,以及校级、市级、自治区级比赛的组织工作。2008年计算机教研组被评为南宁市先进教研组,李晓霞本人也被评为南宁市先进教研组长。

培养“双师型”教师任重而道远。我校在师资队伍“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数70%以上。目前,我校已经达到66%。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不仅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更要做到质的提高,把专业课教师培养成为实践教学的实施者,甚至是行业企业新工艺、新技能的引领者。

猜你喜欢
南宁市双师型教研组
Sam’s Family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关 公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