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职校发展问题的思考

2009-12-02 10:20曾俊香
广西教育·C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思考问题

【摘要】本文对县职校发展定位、师资、设备、教学管理和配套服务等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新的建议,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县职校发展 问题 思考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益于民办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利好政策,这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县职校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图对县级职校发展定位、师资、设备、教学管理和配套服务等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新的建议,供同仁参考。

一、 职校发展定位问题

目前,中职院校往往通过培养(或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型人才来为经济社会服务。就县职校而言,笔者认为,在发展定位上应以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为主。只有坚持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为主的办学方向,县职校才能找准舞台并彰显实力、特色和存在的价值;只有依托当地资源办学,培养人才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让当地人看到现代农业或工业潜在的巨大价值、无限的发展空间和活力,县职校才能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得到当地人的欣赏、信任和支持,才能吸引当地有志青年投身农(工)业教育与科技事业,保证生源不断,实现职校稳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计,县职校应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和优势资源,如种植、养殖、园艺、农机修理、民用建筑、农产品加工等实(验)训基地或条件,办出品牌专业和学校特色,更多地培养(培训)地方实用人才,为地域经济社会(主要是“三农”)发展服务。

近年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的现代农民。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县职校应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及时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制定发展规划,创新体制机制,造就品牌专业,形成学校特色,充分发挥职校的功能作用,实行开门办学,抓学历教育,搞短期培训,创设新的生产实验示范基地,增加服务当地的新项目、新内容,让学生(学员)到职校来学习既可以拿到文凭、上岗证,又可以学到真本领,毕业后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办好职校关键在教师。拥有一支既掌握理论又懂得专业技术的教师团队,对职校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目前,许多县职校教师数量不足,能力水平不高,尤其缺乏专业教师。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引进专业教师,壮大师资队伍。其次,与企(行)业深度合作办学,请企(行)业出教师,或聘请专家、技师、能工巧匠到校任课或兼课。最后,抓好教师培养使用工作,引导教师加强自学,提高自己水平;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参观考察,或请专家到校授课培训,鼓励支持教师脱产进修,让教师定期到企(行)业跟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组织指导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或课题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优质课或技能竞赛活动,相互听课评课,合作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三、 教学设施设备问题

缺乏教学设施设备,也是影响目前县职校发展的一个较突出的问题。目前,许多县财力有限,对县职校投入较少,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对县职校制定特别政策,加大投入。除了中央给予资金支持外,地方财政也应增加投入。同时,县职校应加强校企合作,争取企(行)业在实(习)训场地、技术设备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应做好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场地)的建设,增添教学设备,巩固已有专业,根据社会需要适当开设新专业,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办出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此外,县职校还可以以“学生一年在县职校学习,一年到省市级职校实训,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进行联合办学。

四、 教育教学管理问题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多年来,各县职校按上级指示要求,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全面推进职业素质教育,使职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职业教育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县职校应继续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第一,实行学分制管理,以盘活整个教学资源。学分制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生所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必修课是学校为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上的课程,选修课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人生规划自主选择的课程。每门课程都折合成相应学分,学生只要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就能毕业。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同时选择多个专业,修满学分后可以提前毕业,也可以保留学分,就业一段时间再回校继续学习。在学分条件下,只要完成了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学目标,学校和老师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学校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学生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学校、老师、学生通过学分制形成了供给和需求的共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自主教学、学校自主办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教师的责任心,盘活整个教学资源,开创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质量、整合教育资源等都大有裨益。

第二,抓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中职生心理正处于从童年期幼稚性向成人期成熟性过渡的阶段。这一时期,中职生自我意识正在增强,独立性、自觉性、思维能力等也迅速增强,但由于知识基础较差、缺乏社会经验、自信心不足、对职业前景不了解等原因,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和人生发展方向普遍感到迷茫。因此,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该怎么做”的问题,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并付之实施。比如,对学生进行血型思维方式、气质类型、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等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组织学生参观职校成果展、观看有关专业介绍的录像,听专题报告或外出参观访问,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或职业发展计划,并按计划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得进、用得上。县职校多从中学转变过来,其教学思想观念、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室实训室建设等受“中学模式”的影响比较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也比较陈旧,尽管这几年有所改进,但总体上仍偏深偏虚,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都不够强。尤其是专业课教材,理论部分普遍偏多而深,实践操作部分则偏少而简,有些内容与实践相脱节,学了的用不上,有用的却没学。因此,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应根据职业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科的性质特点和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大胆开发新课程,选择或自编教材,实施多样性的教学内容、标准和要求,把必要学的选为教学内容,对不需学的、过时的东西一定要勇于放弃,让学生学得了,学得进,并且用得上。

第四,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探讨学习。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学习,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对学生的学习起组织、指导、激励、促进的作用。从目前我国县职校的现实来看,多数学生知识基础比较差,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与学科教学要求确实有不同的地方,他们喜欢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动手能力比较强。因此,在教学中,职校教师应克服以往重教法轻学法、过分运用语言传授和忽视实践活动的做法,改变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突出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或活动式教学方式,运用激疑法、问题情境教学法、导学式教学法、发现法、合作探讨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行为引导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应坚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坚持以学生自主活动学习为指导思想;注意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亲切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交流、合作探讨、互携互助、共同提高。

第五,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职业技能。中职生毕业后一般都在生产、服务或管理的第一线工作,他们的职业技能熟练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就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业绩、晋升与发展。因此,县职校教学应从实际出发,把书本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实践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验、实(习)训基地和设备安排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学习知识技能,加强专业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五、 配套服务工作问题

要使县职校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除了县职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以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有关部门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多年来,国家一直较为重视职业教育,颁布了有关政策法规,加大了投入,并对生活困难职校生进行资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县职校的办学条件。但从整体上看,国家对县职校建设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还不够,投入仍太少。因此,应对县职校(农村职业教育)多作宣传,多加投入,多给政策财力扶持。而作为职教服务支撑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培训、教研、招生信息或就业指导服务等相关部门,也应为县职校发展做好服务性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因此,可考虑增加编制,充实人员,或单独成立教研室(所),加强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指导或研究,不断引导教师通过学习研究,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提高质量,逐步实现县职校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春祥.服务新农村建设破解农职教发展难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7)

[2]张广照.简化课程内容改变学习方法[N].光明日报 2009-02-12

[3]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曾俊香(1959-),男,广西武鸣人,南宁市职业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教育。

(责编何田田)

猜你喜欢
思考问题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