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专业设置体育旅游方向的可行性分析

2009-12-02 10:20杨赳赳王国基
广西教育·C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可行性

杨赳赳 王国基

【摘要】 本文探讨了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体育旅游方向的可行性,提出开设体育旅游方向可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专业体系,拓展社会体育专业口径,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办学效益,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社会体育专业 体育旅游方向 可行性

一、 问题的提出

自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在全国率先创办社会体育系,试办社会体育专业以来,在经过了十余年的摸索和发展之后,当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无论是在专业布局,还是在办学规模上都仍在继续扩大。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快速发展,全国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已达126所以上。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由于办学历史不长、经验欠缺等原因,社会体育专业在许多方面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就目前而言,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市场需求还不能很好地吻合,造成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社会相脱节的现象。因此,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明确专业方向,拓宽就业渠道,使社会体育专业真正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大众体育的蓬勃兴起,带来了以体育健身、娱乐、康复、探险、观赏和参与各类体育竞赛等为目的的旅游活动的普及,体育旅游方式悄然兴起,现已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是,随着近几年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目前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也日趋凸显,如果不解决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体育旅游的发展将会受到制约。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地处湘中新城娄底市,是省属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重任。娄底市旅游资源丰富,政府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目前,娄底市被评为“全国生态旅游城市”、“全国十大宜居城市”,现在正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然而旅游人才的培养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尤其体育旅游人才缺乏制约了体育旅游产业在娄底市的发展。因此,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体育旅游方向,对拓宽就业渠道,培养体育旅游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分析与讨论

(一)体育旅游市场的需求

1.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体育娱乐、健身、竞技、康复、探险和观赏体育比赛等活动与旅游地、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总和。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出的具有旅游和体育特点的新兴产业。

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现代旅游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崛起,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体育旅游产品已成为现代旅游产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体育旅游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也正在以30%至40%的速度快速发展。据万怀玉等人的调查显示,随着体育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急需大量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但目前我国体育旅游市场人才多为非专业人员,极少有专业人员从事体育旅游管理与培训工作,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后续发展。有55%的旅行社、旅游景点认为体育旅游业发展所而临的最首要问题是体育旅游导游的缺乏;35%的旅行社、旅游景点认为体育旅游高级管理人才的缺乏才是体育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而这些人才是普通的旅游学院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所不能替代的。由此可见,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缺乏已影响到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2.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包括体育旅游导游和体育旅游高级管理人才。其中最为缺乏的是体育旅游导游。目前,我国的体育旅游导游主要来源是体育院校毕业学生改行,还有一部分则纯粹是业余爱好者兼职,相关知识只有靠自学。因此,这些人素质良莠不齐,知识体系不完善。目前,体育旅游导游的素质要求并没有统一要求。根据体育旅游管理的实践,大多数学者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旅游导游,其基本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具备传统导游的基本素质和业务素质;二是具备水上救生员资格、野外活动指导资格、红十字紧急救护员资格、登山保护员资格,确保旅游者在体育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不受威胁;三是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四是不仅精通常见户外活动项目,还应具有一定体育技能指导工作能力;五是熟悉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对可能的气候、地质灾害有一定的预见性;六是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团队意识。由此可见,体育旅游导游的要求比传统导游要求更高,特别是身体素质、体能及运动项目的掌握方面,这不是短时间内能提高的。体育旅游管理人才则应具备以下素质:一是掌握体育学科与旅游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具备相关体育旅游管理经验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三是熟悉体育旅游业和政策法规及其发展动态;四是掌握体育运动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五是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六是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从以上对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要求来看,体育旅游专业人才首先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能,并且应具备掌握运动项目的能力,还需要良好的体育学科、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在体育专业培养体育旅游导游比在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体育旅游导游人才更具现实意义。并且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需密切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出相应培养方案,还应该根据市场需要及时作出调整。

(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具备开设体育旅游方向的条件

尽管目前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十分紧缺,但也应清楚认识到,任何专业、方向都切忌在缺乏条件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已具备开设体育旅游方向的各方面条件。

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户外运动开展已经有良好的基础。户外运动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系的优势与特色项目之一,该院有国家级定向越野教练员1名,有校定向越野运动队,并多次在全国及世界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已开设定向越野的选修课多年;有户外运动指导员两名,开设有户外运动选修课程,并成立了户外运动俱乐部,经常开展户外运动活动,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良好的环境是基本保证。该学院自升本以来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为谋求学院更好更快地发展,学院领导对专业设置的工作高度重视。通过改革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和人事制度,建立奖惩措施,调动师生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大力开展。学院办学方向明确,改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为体育系申请社会体育专业开办体育旅游方向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优良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科研实力是有力的保障。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系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现有教师6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6人,讲师18人;博士6人,硕士25人;国家级裁判员1人,一级裁判员8人。学历结构后劲足,老中青梯队清晰,发展潜力大,师资力量雄厚。尤其是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定向越野的国家级教练员1人,国家级户外运动教练员1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系的部分老师研究方向就是户外运动和定向越野,还具有户外运动指导资格,具备传授体育旅游专业知识的能力。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旅游管理专业已开办多年,并且招收本科生,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现有专业教师2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10人;博士2人,硕士8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并有模拟导游室及一大批实习基地,完全胜任体育旅游方向的旅游学科基础与专业知识的教学。

4.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场所。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地处湘中新城娄底市,娄底市境内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倾斜。西部新化县、冷水江市、涟源市西南部属湘西山地区,山势雄厚,峻岭驰骋;东部涟源市的中、东部,娄星区、双峰县属湘中丘陵区,地势逐渐降低,地形起伏平缓,丘岗延绵,平地宽敞。境内山脉纵横,群峰起伏,矗立大小山峰数百座。西部雪峰山脉从新化西部风车巷蜿蜒入境,斜亘西北,主要支脉有天龙山、桐凤山、奉家山、古台山、凤凰山、大熊山和冷水江境内的祖师岭等;东南部有座落在双峰县的九峰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为双峰、衡阳两县的天然分界线;西北部是雪峰山余脉,向涟源伸入,西起白竹山,东至洪家大山,透迤起伏,峰峦重叠,最高峰寨子山为涟源与宁乡的天然界山;中部龙山山脉横亘,主要山峰有龙山、石坪山、杨材山、仙女寨等,弯曲连绵40余公里。全区平均海拔170米,最高点是新化九龙池,海拔1622米;最低点是双峰的江口峡谷,海拔64米,两点相差1558米。群山林立、丘陵起伏之间,溪水奔流,河网密布,水系完整,水量充沛。全市主要河流有:东部涟水,为湘江中游一大支流,源于新邵观音山,自西向东,流经涟源市、娄星区、双峰县,经湘乡至湘潭县河口入湘江,境内全长85.85公里,沿途纳孙水、湄江、测水等1~4级支流89条,控制流域面积3906平方公里。西部资水,由南向北,流经冷水江、新化,经安化柘溪,过益阳注入洞庭湖,贯穿境内西半部,区内流程112公里,有1~4级支流100条,控制流域面积3985平方公里。区内各河流水质较好,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进行户外运动、定向运动、漂流等体育旅游实践。娄底市已有数家户外运动公司,并开展了户外运动、定向越野、拓展运动等多项户外运动产品,目前也处于极度缺乏体育旅游人才阶段,而且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师有紧密合作,完全可以成为学院的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平台,实现互利双赢。

综上所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已具备开设体育旅游方向的师资和各方面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丰涛,王永青,张东亮.影响体育旅游发展的因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万怀玉,朴勇慧,刘政军.论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旅游学刊,2003 (1)

[3]范存生,魏鹏飞,姚海桥.体育旅游现状与体育专业人才从业优势[J].辽宁体育科技,2005(6)

【基金项目】校资助课题(RKJGYO712)

【作者简介】杨赳赳(1972- ),女,湖南冷水江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旅游与体质健康;王国基(1962- ),男,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旅游与体质健康。

(责编 黄斯佳)

猜你喜欢
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阅读疗法及其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探索
超声滚压处理提高30CrNiMo8钢疲劳性能可行性的研究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预见“小盒子空间”与其可行性的探讨
我国批准2005年海牙公约可行性问题的思考
基于ETC卡的“多卡合一”可行性探析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