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作文差异教学策略初探

2009-12-02 10:20杨文静
广西教育·C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中职生作文教学

【摘 要】差异教学是我国职业中专学生教育的途径之一。作文教学中的差异教学可分为积累阶段、实训阶段、评价阶段来实施,每一阶段采取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生 差异教学策略 作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检验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展现书面表达能力,锻炼文类运用技能的重要环节。作文能力的高低最终体现了一个学生语文运用的水平。因此,相对于字词的基础识记、句段的变换演练等,写作能力的培养更具有终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学生的作文基础和水平情况复杂。有的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自我重复;有的学生作文言之有物,取材新颖。有的学生作文语句不通,逻辑混乱;有的学生作文文从字顺,表达完整。对此,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到班级每位同学的情况,并根据教材要求进行统筹计划,才有可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感、有所得,进而切实提高作文写作水平。为此,可实施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以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发展的差异教学。

一篇文章由“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基本要经过素材积累、感兴催发、字词组织、字体表现等过程,而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效率性要求,一般要求学生在特定时间内完成一定字数的写作,因此,作文写作水平提高的任务绝非仅仅依靠课堂上的一两节课就能完成。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有着显著的“长线”特征。基于此,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把写作能力的培养扩展为“积累—实训—评价”等过程,把差异教学的理念渗透到每堂课的讲授和作文课设计和活动中。

一、 积累阶段

“文学是人学”,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需要对自身观察能力的锻炼、对生活现象的感悟、对优秀文学传统和精彩作品的研磨参考。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在积累中,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关注的闪光点都可以展现出来,而教师对之进行即时评价和细化记录,有利于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建立学生的档案库作准备。与此同时,也可增加教师对学生的单独评价机会,为形成融洽和谐的“一对一”师生关系打下基础。基于以上设想,笔者在教学中主要尝试了以下方法:

(一)课前古诗、名言析诵。每节课前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准备的古诗、名言,并在朗诵后结合时事或生活实际说出摘选的理由,老师适时作出评价,然后全班同学背诵,老师抽查。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们加强对古代优秀文学传统的领悟、鉴赏;提高对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意识;丰富写作素材库;锻炼当众口语表达能力。老师的点评应遵循赏识教育理念,肯定学生的劳动、鼓励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用建议的方式婉转提出改进意见,让每位同学享受到彰显个性的成就感。经过一个学期,不少同学作文字体更加工整,辞藻和事例都更加丰富多彩。

(二)读书会活动。中职学生大多处于身体、性格、个性的塑成期,他们需要通过书本的阅读来解答成长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和难题。阅读的种类和方法最终决定了他们将来的思想品格和精神风貌。而阅读作为语文课外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指导,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本把握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笔者策划了以“成长”、“青春”、“奋斗”、“励志”、“亲情”、“互助”、“公义”等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并列出了推荐的阅读书目,以两周为期,让学生在周记中写出读书笔记。老师把所有的作业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发言顺序,上课时请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并请另外一名学生评价。让每位同学在老师对全班同学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坐标,有利于取长补短。同时,学生在对其他同学的评价中,也锻炼了自身的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青春期关注的敏感问题有了明确认知,论述相关问题有了较为成熟全面的看法。

二、 实训阶段

作文课讲授的关键在于指点学生练习积累写作素材的一般能力、掌握作文的常见写作方法、开阔写作的思路,使学生在观察和阅读的基础上发展创造的能力。学生个人的文学禀赋、素材积累的基本功和写作方法的掌握是他们水平高低的关键影响因素。而在作文课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才能和生活积累,让他们写出真实情感和最佳表现状态的文章,并在与同龄人比较的相互激发中扬长避短,进而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写作能力的提升。为达到这一目标,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实践。

作文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围绕一个话题进行命题或半命题写作。为激发学生的个性资源,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对关键词加修饰语、“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等相关思维拓展训练,锻炼学生把一个题目变为多个题目,让学生从集思广益的“题目超市”中选择自己最有兴趣的来写。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灵感多发地带,使学生在命题写作中打开思路,半命题写作中确定自己最有优势的区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准确把握题目和材料的含义,学生的写作内容丰富多彩,写作水平有了提高。

三、 评价阶段

人们的写作禀赋不同、思维的快捷程度不同,写作中有的一蹴而就,有的好事多磨。考试中的作文是限时作文,但限时写作未必符合写作规律。在学期复习总结阶段应严格进行限时训练,但在平时的作文课中,可以设置弹性交稿时间以有利于有写作特长的同学发挥才能,在评价上可以倾向速度标准。例如,作文可以评定为AA、AB、AC、BA、BB、BC、CA、CB、CC等相关等级,前面的字母代表时间,后面的字母代表质量,鼓励同学们向最高层级跃进。每次得AA的同学在班上进行公开表扬。为避免故意拖稿或逃作业现象,笔者把应有作业的字母数量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权重作了规定。从教学效果来看,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上进,对作文课充满了期待。

总之,个性化差异教学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这是由职业院校生源的复杂性决定的,同时也是提升教学水平、扩大教学成果、增强院校竞争力的有力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在写作的前期准备活动和课堂讲授中都采取差异教学的策略,才能把作文差异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洁冰.职高语文呼唤差异教学[J].新课程(教师版),2005(3)

[2]张福生.差异教学及其实施途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4]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滨州市市级课题(ZJ08-017)

【作者简介】杨文静(1982-),女,山东济宁人,鲁中职业学院文法教研室教师。

(责编 卢 海)

猜你喜欢
中职生作文教学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