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对中职班主任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2009-12-02 10:20陆丽燕
广西教育·C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网络机遇

陆丽燕

【摘 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中职学生在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根本性变革,从而给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中职班主任,应该深入研究网络和学生的特点,利用互联网的积极因素,减少互联网的消极影响,在班级管理、心理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网络的良好作用,从而使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适应当今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网络 班主任工作 机遇 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使人类从工作、学习到娱乐的方式,从经济、政治到文化的格局,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据调查,上网者中大多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中职学生则占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中职学生随着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的变化,引发了在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改变,这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网络给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而班主任又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每一个中职班主任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中职班主任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一) 网络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互联网的普及性使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连成一体,通过网络能及时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党的方针政策传递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同时,家长和班主任通过网络形式与学生交流,更易于他们接受。同时,网络具有很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班主任可以经常通过网络查阅有关教育教学的相关资料,借鉴一些好的管理方法,了解当前青少年的思想动态,使班主任工作更具创新性。总之,学校和家庭可以形成一股教育合力,共同做好中职生的教育工作。

(二) 网络具有覆盖面广、传输速度快的特点,使班主任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巨大的速度优势,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使传统的在规定时间、规定范围内进行的学生思想教育得以延伸。通过建立班级QQ群、创建Email等形式,只要在有网络终端设备的地方,班主任可以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同时,对于学生的思想问题,以往很多时候班主任都是通过一对一促膝长谈的形式开展,虽然这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或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学生无法产生影响。网络的发展,使班主任传统的深入细致的学生工作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

(三) 学生乐于上网,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使班主任工作更具活力

网络上丰富的信息、多彩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及仿真画面等,能吸引学生与网络打交道。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传递,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主动了解各种信息资源,并经整理加以利用,有利于促进中职生独立意识的发展。网络的开放性,还可使学生从中学习一些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理念,完善知识结构,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开放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样,学生的思维变得广阔、活跃,可使整个班级管理更具活力。

二、网络给中职班主任工作带来的挑战

在当今网络大潮的冲击下,作为年轻一代的学生,他们接受网络这一新生事物并融入其中的速度是成人所不及的。在接触和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他们难免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行为偏差,影响健康成长,尤其对于中职生而言,由于文化素质相对校低,学习兴趣不高,是非判断能力不强,给中职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 网络对中职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中职生思想活跃,但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而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使传统文化的传承遇到了挑战,以发达国家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使学生接触到大量西方的宣传论调和文化思想,这与他们头脑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成冲突,容易导致价值观的失衡。

(二) 网络对中职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中职生正处于情感体验的敏感期。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情感表露或多或少地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影响,而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可毫无拘束地放纵自己的情感。长此以往,他们会逐渐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甚至产生“网瘾”,一旦离开电脑,失落感顿时袭来,他们渴望别人注意自己,却未能引起周围人的关注,对老师和父母的教诲感到厌烦、压抑,对集体缺乏归属感,造成个性的缺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三) 网络对中职生行为方式的影响

网络的出现,使中职生的生活空间从相对狭窄的现实空间进入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空间。学生在获取网络有用信息的同时,也受到网上“虚拟游戏”和“聊天室”的侵害。一些虚拟的暴力游戏和色情卡通游戏弄得学生神魂颠倒,甚至为去网吧上网而频频旷课逃学或夜不归宿,精神萎靡不振,导致学业成绩一塌糊涂。同时,网上的“聊天室”里垃圾语言满天飞,学生出口成“脏”的现象比比皆是;“网恋”也已成为一种歪风,“网上情人”已经开始在学生中流行,少数学生为见“网友”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或向父母伸手索要,或向同学朋友借钱,甚至通过偷盗、欺诈等方式获取钱财,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中职班主任有效利用网络的措施

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科学引领中职生的网络生活,笔者认为中职班主任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熟练运用网络管理班级工作

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体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班主任不能对网络一无所知,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学生思想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是科学引领中职生网络生活的前提。为此,班主任一是要通过各种途径主动接受系统的网络知识培训和教育;二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注意从网络上收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答疑难,加强正面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二) 系统持久地对学生进行网络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绿色班级网络”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营造健康的网络氛围,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有关政策,规范上网行为,教育学生远离色情网站的危害,让他们学会自主地选择健康的信息,促进自身的学习,并能对不健康的黄色信息进行辨别、批判和处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他们大脑中形成一道无形的“防疫网”。同时向学生讲清楚网络的虚拟性、复杂性以及“网上垃圾”的严重危害性,使学生对网络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提高自我抵抗能力。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还应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网络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分离出来,给予特别的审视,这样有利于深入洞察网络生活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特点,主动应对新的生活形态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引领中职生的网络生活。

(三) 建立班级网络精神家园

班级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因而成为科学引领学生网络生活的主战场。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学生网络方面的特长,建立起代表班级主流意识的“网上精神家园”,如电子版的“班级小报”、班级QQ群、“心里话聊天室”等。利用网络超时空、迅速的特点,通过QQ群、“心里话聊天室”,教师可方便、快捷地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帮助学生解决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因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通过在网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班级管理和对老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的意见和要求,让学生参与管理。同时还可以开展“网页设计”“虚拟家庭”等活动,激发中职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把主旋律真正唱到网络上来,在这里凝聚精神,汇聚情感,师生、生生、家校之间可毫无障碍地互动交流,实现信息网络环境下班级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四)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培养健康的同学间友爱关系,有助于防止学生游戏成瘾。同时,由于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很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失去平衡,失去对非道德诱惑的自控能力,最终可能成为“网恋”的俘虏。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与学生交朋友,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对暂时常出乱子、闹麻烦的学生,班主任应多一份耐心和爱心,用师生的真诚友爱感化学生。另外,班主任应该尽可能多地组织班级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间的接触,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增长学识,陶冶情操,满足他们正常的精神需求。

总之,在网络时代,中职生接受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影响的途径已经拓宽,关起门来进行思想教育的时代已成过去。网络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和应用,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扬长避短,注重创新,争取把中职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书华.班级——科学引领学生网络生活的主战场[J]. 班主任之友,2008(12)

(责编 黄鸿业)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网络机遇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爱在字里行间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