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求真,让干部培训步入正轨

2009-12-03 08:25宋继东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学区干部培训

宋继东

学校的发展光有生源不行,一定要有“人”,这个“人”指学校里所有的教师,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干部(校长)。只有学校里的“人”能够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学校才可能长久、优质地发展。因此,加强对干部的培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但是如何让培训真正发挥作用,产生良好的培训效果,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策划的。本着培有“道”,训有“术”的原则,几年来,四季青学区在干部培训方面进行了深度的探索,外部借鉴,本土开发,让培训从遵守的原则到采取的方法都体现科学性、合理性、人文性,使每一位干部积极参加、乐于参与、真正提高,让培训产生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培训需求分析扎实有效

从培训开始,我们就确定了“不跟潮流走,跟着需求走”的培训宗旨。不能想当然地猜测校长和中层干部对于培训的需要,应该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培训之前,我们从两个层面进行需求分析:第一是学区层面,从学区整体目标出发分析培训需求;第二是干部个人层面,根据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干部发展要求以及绩效改进需要分析培训需求。我们设计了干部培训需求调查表,并进行了认真的填写和综合的分析,确定培训的时间、内容和方式。

通过上表的填写,我们把学区几十位干部自我分析评价进行汇总,归纳出干部自身需求最集中的内容,列入学区专题培训计划,满足干部的个体培训需求;学区评价从所有干部的绩效差距入手,找出存在绩效差距的地方、明确改进的目标,进而确定通过培训手段消除差距,提高干部能力的课程,满足学区整体发展的需要。

培训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完善制度是办好干部研修的保障,确定内容才能让培训产出良好的效果。我们针对整体需求,采取主题式培训;针对个体需求,采取专题式培训。确立主题、积极研讨;参与探究、分享收获直接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并突出我学区进行培训的特点:

周期培养:以三期培训为一个“干部成长周期”。我们每一期都围绕“通识培训”、“专业培训”、“评析培训”,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在第一期的基础上,逐期增加广度、深度。追求培训“质”的提升,而不是“量”的积累。我们坚持以明确的思路引领培训的方向,让培训成为学习新智能的讲台、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打造学校品牌的平台。

研训结合:抓住小学规范化建设的契机,将干部学习与课题研究结合在一起。每个学校都结合实际确立课题,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发展的研究,学校文化与办学理念的研究,学校管理诊断的研究,在听评课过程中如何规范教学的研究等,在培训结束后都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研究报告和论文。

精品文化讲堂:它是对我们干部队伍整个精神建设的一种高屋建瓴的举措。这个精神世界的建设,可能比我们听一般理论讲座更富于影响。每一次的文化讲堂我们会从各个省市邀请到教育界知名人士走进学区和我们进行深度交流。

培训文化不断成熟

培训是促进学校发展和干部个人成长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才能迎接教育的挑战。古语云:“授人之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尽。”培训是一种教人结网捕鱼的教育,而塑造组织的学习文化是培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形成共同的认识,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培训文化是学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支柱。我们既要把干部培训工作推向各项工作的前沿,更要全力打造学区成熟的培训文化。四季青学区的9所学校是一个大的共同体,我们确立了“五个共同”的价值观——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做事、共同激励、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培训的价值——为学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干部人才,使之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实现学区的规范化发展。

坚持三个原则: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按需培训。

打造三个优势:思想优势、观念优势、意识优势。

提高两个力度:学习的力度、使用的力度。

实现两个转变:从随意、粗放型向科学、精细型转变;从单项灌输、说教型向双向交流、多种方式型转变。

落实5个做法:求真、求知、求实、求进、求新。

●学区文化催生培训文化,培训文化强化学区文化

文化是学区教育发展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学区凝聚力的核心所在。它渗透于学区9所学校的每个角落,体现在每一位教师的行动和内心深处。在现代学校中,文化已经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以文化为培训的主线可以将学校紧紧凝聚起来。

学区校长发挥自身的力量,使自己领导的培训组织形成优秀的文化。作为学区培训的总负责人就是要通过文化导向的管理手段、以身作则的管理行为来管理和发展干部培训这个组织。培训文化要秉承学区文化,在价值追求方面保持一致。四季青学区干部研修班在高度认可学区文化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学区校长以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学区内的每一位干部。2009年,校长被评选为“全国十大读书推动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是最有说服力的。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在学区干部研修班学员中有校长、副校长、主任、大队辅导员。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岗位,却是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和谐共同体。培训中,不管是“学区”的大型活动,还是各学校的争优创先活动,都是由研修培训团队的学员们分层策划、共同把关。在四季青学区每一个个体既是“单位人”更是“共同体人”。

参与培训不仅是参与课程培训,而且要在参与培训过程之后,每一位干部都能够自我调整、自我强化、自我完善,让我们的培训走向深层次的发展,让每一位干部都成为一名自觉的学习者,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学习力。

积极探索,扩大培训的合作领域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其他兄弟学校的支持与配合。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要让我们的教育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和一些优秀的团体一起成长。培训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走出去,接收新的知识。因此,我们结识了_些长期的学习伙伴,如与北京知名小学建立了学习伙伴关系,参与他们的培训活动;与其他省市的优秀学校建立学习伙伴的关系,以学区内的5个工作室“校长研究室”、“田立莉教学工作室”、“语文教学工作室”、“英语教学工作室”、“杜景茹班主任工作室”为联动对象,形成一个和谐的“培训群落”,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让我们的干部学员带着问题走进去,带着新思想走出来,并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加以实践。

营造氛围,同化培训结果

知道不等于悟到,悟到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得到。通过干部培训可以解决“知”的问题,而学到的东西只有经过不断地实践、应用和反馈才能真正固化下来。学区干部培训为所有的干部提供了理念、思维和管理的方法,这些培训的结果需要干部们与自己学校的管理机制结合,带领学校真正发展了才是培训取得的最大效果。

为了巩固培训结果,学区为干部们搭建了平台。开设博客,用无声的语言引领着教师们的精神成长;登台做课,那有声的示范不仅展示了干部的魅力,而且让无声的标准立在了教师们的心中。培训以来,干部们撰写了大量的反思日记、教学叙事、读书体会等。

组织培训对于学区来说需要比较大的投入,但是不培训造成的损失会更大。不进步就是退步。培训不是为了培养人才喊的口号,而是要把培训干部人才作为学区发展的重要方针,真正、深入地去实行,让学区的干部培训进入正轨。

编辑朱桂英

猜你喜欢
学区干部培训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培训通知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