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网络研修 拓宽教师研修的内涵与外延

2009-12-03 08:25张雅林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西城区研修栏目

王 芳 郭 玮 张雅林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化,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已成为北京市西城区推进课程改革的基础性工作。西城区小学英语教研室借助西城教育研修网这个平台,努力拓宽教师研修活动的内涵与外延。

在常规研修栏目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一系列特色研修栏目开发,使研修的内容更加符合西城区小学英语教师的实际情况。我们结合教研活动、区级课题、教师教育生活中的点滴收获和体会,开设了“教学心情blog”和“教育叙事”等栏目,把教师教学生活中发人深省的事件一一记录下来;为丰富教师的内涵,提升其综合素质,我们还开设了“读书推荐卡”等栏目。

“推荐卡”促进教师合作与交流

西城区小学英语课题组的3位教研员虽然有过多年的上网经历,但只是各个网站的使用者,现在角色转变了,要成为网站的建设者,一时间不知从何处下手。起初,我们往往只是把自己认为好的资源上传,教师只是下载,对于参与网站的建设好像没有什么兴趣,更谈不上什么交流与互动了。和一位教师的一次谈话深深触动了我们,她说:“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和现在的社会脱节,除了课上的那点事儿,其他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了!”对于她的话,自己也感同身受。其实,对于这些“60”、“70”后的教师来说,做好这份工作不容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中师毕业,专科和本科都是通过成人教育完成的。他们和上过高中、完成过全日制高等教育的人比较,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对其他学科领域更是知之甚少。而英语作为一门综合类的工具性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与相关学科的广度是缺一不可的。面对这些教师,我们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把研修网作为一个载体,通过一种方式,把教师们可能还在沉睡的精神世界唤醒。可是,通过何种途径对教师进行唤醒,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能不能尝试在研修网上进行读书推荐活动呢?于是,郭玮老师把自己读过的几本书编成“读书推荐卡”,放在了协作组里,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

自从“读书推荐卡”栏目开办以来,在每次青年备课组的活动中,我们都让老师们推荐一本自己读过的书。备课组教师们也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做成了“读书推荐卡”,放到研修网上。

起初,教师们还存在很多顾虑:该推荐什么样的书?必须是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吧?我推荐的这本书好像和我的职业没有直接关系吧?为了打消教师们的顾虑,我们举了一位学者对于读书的一段论述:“读书不要受学科的限制,学文科的人更应该多读些理科书,学理科的人应该多读些文科书。这样,所学的知识才不至于停滞不前,才能融会贯通。”进而,我们又提出了推荐书的类型:经典书、专业书、热点书。我们提倡摒弃一切功利性质的阅读,还原阅读本质,即陶治性情、滋养心灵。

这学期,教师们在研修网上陆续推荐的书籍有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朱元璋卷),茅于轼先生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等。令人欣喜的是,不光是备课组的教师,还有其他教师也加入了我们的图书推荐大军。所有通过阅读得到的这些东西,是作为一个教研员不可能为教师们在备课时准备的,它是教师们通过自身努力储备的一笔财富。这样的储备可能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广博的兴趣爱好和不断地积累,毕竟会在某一天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绝不仅仅是在写字台前的“正襟危坐”,学习的过程可以发生在一次谈话中、一本书籍里、一次观影后。课堂教学的灵光一现是可以在生活中偶得的,课堂教学的功夫也常常来源于课堂教学之外。

在2007年的寒假培训,我们还推出了“英语课堂游戏推荐卡”。根据全国小学英语的热点问题,我们又推出了“阅读教学活动推荐卡”。借助西城教育研修网这个平台,“推荐卡”活动将会继续进行下去,并且根据一线教师们的需求,还会更加丰富与多元。

在和一线教师的接触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颇具价值的智慧火花。这些常规教学中的点滴感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但是,由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比较繁忙,他们把这些教育智慧先沉淀、后升华的时间并不多。根据这种情况,在专题讨论区,我们开设了“教学心情blog”,采用接龙的形式,先后让教研组里的20多位教师就自己日常教学的点滴感悟进行记录。

以五年级为例。

小学五年级英语学科主页的专题讨论区http://www.xciyyxw.cn:80/tresearch/s/1885798961cid00002

教学心情Blog开博了!!!

2007-03-28 16:48:04郭玮

老师们,在你们平日繁忙而琐碎的教学过程中,是不是经常有智慧火花进发?是不是经常有一些不诉不快的感触?这个学期,在我们协作组的“我的话题”中,要开展一个名为“教学心情blog”的接龙活动。灵感来源于我的偶像——北大中文系的教授孔庆东。他在自己的“东博书院”就发起了一次高三(9)班写武侠小说的接龙活动,颇有意思。

这次我们的blog接龙也效仿一下,前一位老师写完自己的随笔,要点下一位作者的名字(当然是协作组的老师了),让他接着写。谁被点到了,谁就要完成任务啊!每一篇随笔的内容可以相对独立,四五百字即可,主要是记录自己可能转瞬即逝的教学心情。

不知道老师们是否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其实,我觉得书中的内容就是“教育教学心情小札”的集锦,写得生动、鲜活、发人深省,令人不忍释卷。时光荏苒,当韶华逝去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心情随笔”是否也同样能感动你、感动我呢?

欢迎老师们主动请缨,踊跃报名!

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是英语教学中教师常碰到的难题之一,特别是到五六年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英语教学陷入被动,教师授课显得异常困难。针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师的建议下,我们开辟了一个“如何缩小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的研讨区。我们抛出了这个话题,短短20几天时间,教师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很高,有30多位教师参与讨论,并且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成功的教学方法拿出来与全区教师共享。

通过这样的交流,教师们相互启发,将别人有效的教学经验与自己的教学有机结合,共同作用于我们的学生,做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教学心情Blog”,也是各学校互相学习的平台。最近,我们接到很多老师的电话,说他们喜欢这里,没事儿的时候就想上来看看,看看有什么好方法能让学生提高得更快,看看兄弟学校都在做些什么。

西城区小学英语教研室利用研修网这个平台,为全区的教研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业支持,提供了宽广的交流平台与合作空间。我们认为,网上教研应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为研修资源开发和栏目的建设,为繁荣全区教科研,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造更为宽广的平台。

小学英语学科通过一系列特色研修栏目的开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研活动,研修的内容更加符合西城区小学英语教师的实际情况。研修网通过“读书推荐卡”、“教师教学心情随笔”等特色栏目,努力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猜你喜欢
西城区研修栏目
西城区总工会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守护居民平安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踔厉奋发新时代 笃行不怠向未来 西城区召开庆“五一”表彰座谈会
关于栏目的要求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