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生为本”激活历史课堂

2009-12-03 08:25白幼蒂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历史探究

白幼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学科专家组成员;《北京市高级中学实验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编委;北京市21世纪中学历史基础教育初中《世界史》分册主编;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考试在线”栏目历史学科主讲教师。其教学经验被收录在《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师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评价丛书·历史卷》中。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的市教科院“九五”课题《历史教育心理研究与教学对策》,获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个人专著《培养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探索》,获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基础教育专项奖。编著《高中能力全程导学·世界史》等书,总计300余万字。

21世纪是人类从工业经济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家、民族、个人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知识进步的程度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如何实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成为推进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历程,谈谈教学中的尝试与感悟,供老师们借鉴。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常规课教学设

●同一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设计

同一年级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学生们的兴趣也不一样。为此,在尊重历史事实和规律的前提下,我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

例如,美国的南北战争。实验班以工业革命为线索进行设计。1783年美国已独立了,当时就存在着两种经济形式。为什么到19世纪60年代双方矛盾激化了?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引发了市场、原料、劳动力、关税等问题的矛盾。战争中《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不仅扭转了战局,而且对美国后续性的工业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南北战争的胜利,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腾飞铺平了道路。这种教学设计比较适合理性思维的学生。

普通班则以主要人物林肯为教学设计的主线。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可以从他早年受雇送货到新奥尔良,在密西西比河下游的贩奴市场上,目睹了黑人奴隶像牲畜一样被任意买卖的悲惨景象中引出,探究他竞选总统时的招贴画(提出给黑人言论、组织家庭、迁徙的自由;为了保护工业,不再给奴隶制一寸新的土地),得出南北战争的导火线。在战争过程中,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在废除黑人奴隶制的问题上迈出了关键性一步。这种以人带事的设计更符合感性思维的学生。

●同一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设计

高中历史课,同一内容在高一和高三年级都属于必修的要求。但是这两个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教学目标也是不一样的。我重新整合了教材内容,把同一教学内容设计成不同的教学方案。

下面以《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这一教学内容为例。针对高一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散的特点,我提供了几幅图片。提出“观察下列图片并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对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进行对比”。通过观察,学生就能发现英国的纺织业已是大机器生产,而中国却是手工操作;英国的战舰是蒸汽机为动力的铁甲舰,清朝水师的装备则是依靠人力和自然力的帆船。这一教学环节实际上是要求学生,根据经济、军事的对比,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性概括,理解落后就可能挨打的道理。

在高三年级,我则从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从世界整体联系的角度进行设计,以便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首先,教师提出“结合你所学习的中国古代史的知识,概述19世纪初期清朝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对外关系的特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然后,再通过一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从分析英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现象,深入认识问题的实质: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运行机制,为了扩大再生产赚取超额利润,必然会加紧侵略扩张,夺取原料产地的商品市场。通过这样的设计,侧重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

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家群体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创造心理因素的25项中占第一位的都是学习能力。就历史学科而言,是学生依据形式多样的史料,运用历史思维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自求结论。要使探究性学习不流于形式,成为学生需要探究、乐于探究、能够探究、探究促成长的学习,在教学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探究主题的选择

确定探究性学习的主题是有效性探究的前提。探究主题既可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物),也可以是学生关注的兴奋点,还可以是思想教育的关键点或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时政热点问题。例如,评价拿破仑。拿破仑在历史上留下了巨大的身影,人们对他毁誉纷纭,莫衷一是,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又如,评价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在学习了古代中国、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后,多数学生都有中国从古代就落后于西方的错误认识。如何让学生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巨大作用?如何让学生理解特定的制度是一定条件下历史综合因素的选择?这既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回避的问题,而这绝非教师的说教可以解决的。再如,中国古代的农业,是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如何改变罗列古代的农业工具、耕作技术、水利工程的教学现状?教学可以从2007年世界粮食危机的时政热点出发,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古代中国在农业文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提升对农业的认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样需要组织探究性学习。

归纳上述示例,不难发现探究主题的选择一般遵循的三个原则。

第一,启发性原则。一般来说,问题可以划分为三类:事实性问题、解释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只有评价性问题才具有启发性。评价性问题包含许多疑点和悬念,能激发学生兴趣:评价性问题没有现成答案,学生必须置身于“发现者”的位置,通过搜集、研读材料的思考过程才能得出结论。

第二,思维性原则。含有较大思维量的题目能兼顾理解知识、发展能力、深化观点几个方面。其一,便于唤起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记忆的水平上升到理解运用的层次。其二,作出结论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其三,作出结论需要进行分析、比较等,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第三,量力性原则。探究题目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等,选择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符合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的题目。

●喜闻乐见的探究方式

适宜的探究方式是有效性探究学习的载体。经过多年的实践,讨论、辩论、材料研习等探究性学习方式逐渐被认同。例如,对拿破仑功过的讨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与雅典直接民主制的辩论;以多种形式的资料探究某

一问题等。

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减轻学生负担,变课下探究为课上即时探究;如何在材料研习中避免成人化的倾向。例如,在《发达的古代农业》这一课中,我们对教学重点“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即时探究设计。教师把学生分成了以下三个探究小组:

第一小组研究水利工程,采取文化遗产审查团的方式。学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评审团的专家提出问题,教师代表被评审的四川人民政府引领专家实地考察、解答问题。从学生感兴趣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入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以都江堰为例,从点到面来认识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第二小组研究北方旱地的农业,采取了农业大奖评比团的方式。学生人人争当评选委员会的委员,通过研读牛耕画像石、代田法、翻车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评选精耕细作方式之最。从学生感兴趣的评选方式入手,侧重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提取图片信息和阐释问题的能力,了解北方旱地耕作体系。

第三小组研究南方水田农作,采取了文物真伪鉴定团的方式。学生成为文物鉴定专家,通过研读<耕获图》、曲辕犁和筒车等资料,结合地理知识,鉴别南宋文物《耕获图》的真伪。教学从学生感兴趣的文物鉴定入手,侧重培养学生依据历史文物的思辨能力。

在课堂限定的同一时间,三个小组完成不同的探究主题,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内部合作学习。在汇报成果阶段,三个组互相分享探究成果,通过对南北两大耕作体系的分析,共同认识传统农业耕作的特点是精耕细作。

●历史探究的学法指导

进行历史探究的学法指导是有效性探究学习的关键。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去性。人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文字、图像等形态的资料了解历史。因此,学法指导的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技能。

首先,是日常教学中的技能渗透。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文献资料摘录、地图和照片等,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有意识地选择或补充资料,精心设计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触摸历史,自己作出历史结论,还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悟和学习技能。

其次,是技能总结课。技能总结课,是选择具有可探究性、时代性和新颖性的主题,运用某种形式的资料创设新的情境,主要运用某一种技能探究有关的历史问题。课堂教学除了完成知识、情感态度价值的教学目标外,教师主要对有关技能进行归纳,使学生对技能的感悟上升为可操作的规则。例如,《上海:近代中国的缩影》,既是一节有关上海近代史的探究课,也是一节历史地图学习技能的方法总结课。我有目的地选取了有关的地图资料,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地设计了由浅入深地获取处理地图信息方法的突破点。课堂教学以“列强侵略”、“社会经济”、“探索抗争”为主线,学生依托地图,在探究近代上海变化史实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利用图例、注记(文字、符号)获取有效信息,以及将获取的信息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的方法。

与名师互动

问: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提升教师的素质。面对历史新课程“一标多本”的形势,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吸纳新的史学观点,重新整合教材。在从“教教材”到“用教材”转变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探讨历史发展的规律,又要借鉴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分析历史,同时学习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例如,《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文明史观认为“从采集到种植”,是人类生产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农业史研究的成果认为,在中国先民培育农作物的过程中。受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北粟南稻”的格局,这为以后中国南北两大耕作体系奠定了基础。中国传统农业的突出特点是精耕细作。在南北体系中都涉及了犁耕技术、土地利用率、灌溉工具和大型水利工程。据此,教师要重新整合教材。

第二。叙史与探究不可偏废。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面对教材容量过大与课时有限的矛盾,不可能对中外两个五千年的历史一一探究。叙述史实的讲述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历史事物内在的联系,要求教师叙述条理清楚,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以利于学生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讲述还要求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要生动地描述历史情景、人物形象,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历史、激活思维。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逻辑清晰、用词准确、语言生动的叙史能力依然是历史教师必须练就的基本功。

第三,以常规教学为基础参与课题研究。总结教学经验,参与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很多课题的研究是对常规教学成果的归纳、总结。参与课题研究有利于更新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例如,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各科教学的整合》,使课堂教学实践了“人机交互分层自主学习一网络交流探讨专题一主题开放式探究学习一跟进式探究学习”模式,这不仅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也促进了教师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历史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新历史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