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理论研究回眸

2009-12-07 03:38
艺海 2009年10期
关键词:民歌歌唱声乐

吴 静

声乐教育研究

本年度声乐教学方面文章较多,内容涉及声乐教学基本原则、基本理论、教学评价、人才培养以及声乐教学实践中如声部判断、教学语言等方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声乐教学对象多指音乐学院及高师音乐专业本科生,本年度出现声乐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文章。

声乐教学理论、基本原则方面:朱琳《丽莉·雷曼声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音乐》200 5,3),对丽莉·雷曼声乐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借此可以进一步廓清声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学科范畴。文章在歌唱器官生理解剖与歌唱心理形成分析基础上,使读者进一步认识诸如“头声”、“向前唱”、“声区统一”等一系列基本概念。谢梓润《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2,(2))从声乐教学的合作原则、科学原则、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原则、教育原则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声乐教学基本原则。指出声乐教学必须建立一个符合客观规律并可持久运作的规范化教学系统,而遵循教学基本原则是实现教学规范化的必要途径。

声乐训练方面:罗卉《歌唱训练中人声性别差异的规律探究》(北京:《中国音乐》2005,4)通过分析男、女声音不同特质以及生理差异,将其分类比较并总结各自规律,有利于在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科学指导歌唱训练。

哼鸣练习是声乐训练中一种常见的训练方法,欧阳义怀《哼鸣练习在声乐学习中的多功能效应》(北京:《中国音乐》2005,2),认为哼鸣练习有使歌唱者自然放松、正确发声、控制灵活、气息通畅;获得高位置、头声:真假声灵活转换、扩展音域;改变音色、增强音量以及使疲劳、损伤声带得到休整和恢复等六方面功效。

声部判断一直以来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唐丽《走出中国声乐教育界对女中音认识的误区》(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2),认为否有高音并不是真正决定女中音的关键。判断女中音声部主要看歌唱者有效音域里最美的音色是哪一段音区。

崔泉馨《浅论“男中音”的早期培养》(北京:《中国音乐》2005,2),从声部确定、入大学前的训练、大学三个阶段对男中音的成长与发展作了详细论述与分析,并着重对大学四年各个时段男中音声部学生应具有的专业学习心态提出了相关建议。

声乐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人的发声器官是一个整体。彭莉佳《坐谈声乐教学的整体观》(北京:《中国音乐》2005,3),指出声乐教学要跳出重局部而轻整体、重孤立考察而轻关联思考、重挑剔毛病而轻挖掘优点、重低级运动而轻高级运动、重“人的歌唱”而轻“歌唱的人”以技能培养为中心的单一视野,将练声实践变为调整生命系统内部整体平衡协调的过程。

声乐教学评价方面:陈丽艳《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评价浅议》(沈阳:《乐府新声》2005,2),认为声乐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培养合格声乐人才的关键,由此可见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不可少的工作。文章指出高师声乐课堂应建构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规范声乐课堂教学标准,全面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声乐人才培养方面:随着我国教育形式的蓬勃发展,高师声乐硕士研究生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赵震民《高师声乐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定位》(北京:《人民音乐》2005,3),指出只有认真思考和研究高师声乐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研究方向定位、课程设置定位及教材建设定位标准,才能明确教学目的,培养出具有高师特点和时代需求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创造性声乐人才。

王世魁《论声乐表演人才的技能及素质培养》(北京:《中国音乐》2005,3),从声乐教学角度论述了声乐表演人才培养相关问题。指出音乐表演人才应具有极佳的音乐素质、心理素质、文化修养、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音乐表现需要的各种技能技巧。

民族声乐研究

中国音乐学院金铁林教授在其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众多活跃在民族声乐歌坛演唱及教学人才,本年度《中国音乐》第一期刊发了杨仲华等四篇介绍金铁林民族声乐教学的文章。它们分别为《中国气派民族神韵百姓欢迎——论金铁林民族声乐学派的确立》、《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实践第一——论金铁林民族声乐学派的哲学基础》、在第二期刊发的《声情并茂唱演俱佳综合全面——论金铁林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和第三期刊发的《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一论金铁林民族声乐学派的学术定位》等文章,认为经过近40年实践总结,金铁霖教授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体系业已形成,其形成标志为该学说自成体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培养出了典型的歌唱人才群体。其创建的“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标准,从声音到表现、形式到内容、外在到内在、由形而下到形而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近两、三年来,声乐界关于学院派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的争论颇为热闹,本年度这方面文章有杜蕙《喧嚣后的宁静——原生态文化热潮后的冷静思考》(《中国音乐》2005,4)和金兆均《关于“原生态”和“学院派”之争的观察与思考》(《人民音乐》2005,4),杜文指出从中央电视台的赛事引导,到文化部的重要决策,至学术界的积极反响,都映证中国传统原生态保护与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与热门话题。文章通过对现代化与专业院校教育体系的分析,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作出当代阐释。金文则通过“原生态”和“学院派”概念的由来和界定,深入分析二者争论的社会背景和内在原因,指出其争论的积极意义及其启示,并认为二者冲突实质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内对中国文化发展现状及未来的话语权冲突。

中国民族声乐与欧洲传统声乐在唱法方面存在共同规律,同时也存在诸多明显不同。郑宝华《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中国音乐》2005,1)和翟社泉《我国民族声乐与欧洲传统声乐的比较分析》(《中国音乐》2005,2)将二者进行了比较。郑文从两种唱法的历史渊源及在中国的发展、文化定位内涵、审美传统、情感表现方式及技巧运用等方面,翟文从民族声乐和欧洲传统声乐语言、音乐、演唱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这类文章对拓宽民族声乐理论研究范围、丰富发展我国专业民族声乐具有积极意义。

涉及民族唱法其他方面的文章有石惟正《论中西传统声乐的优势契合一关于寻求中国当代声乐优势的思考》(《音乐研究》2005,2),文章首先就研究中依据和使用的声乐基本理论、概念进行界定,继而将中西传统声乐创作、演唱二者进行比较,进一步阐释中西传统声乐创作审美、歌唱方法的最佳契合,指出寻求最佳契合时存在的三个误解,提出寻求中国当代声乐优势的深层障碍和必由之路。

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人们也就此纷纷发表了各自看法。2003年《人民音

乐》第5期和第10期分别发表了陈辉《民族声乐要回到五六十年代吗?》和韩溪《答陈辉的“质疑”》的文章,俩人就民族声乐发展现状发表各自不同看法,乔新建《请勿混淆科学与风格的界限——兼与陈辉、韩溪二同志商榷》(《人民音乐》2005,2),指出两篇文章发表了作者不同的看法,虽有一定代表性,但存在片面性。乔文认为对于民族声乐发展现状的评价,要从科学与风格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只有把声乐科学与声乐风格两个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弄清楚,再用这方面的理论审视民族声乐的发展状况,才能得出相对客观、正确结论。

受“原生态”唱法热的影响,本年度还出现了较多研究各地各民族歌唱艺术的文章。如蒙古族、苗族、瑶族、藏族等,为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各族民歌演唱艺术提供了参考。

蒙古族民歌的文章。它们分别为乌云陶丽《论蒙古族歌唱艺术》(《音乐研究》2005,2)、刘永福《略述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艺术特色》(《音乐搜索》2005,2)、南飞雁《喉音演唱与呼麦》(《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2)、孙德俊《蒙古族长调与美声唱法发声技法之比较》和杨海源《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演唱艺术简论》(《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2)。乌文详细介绍了蒙古族传统歌唱方法,认为其具有装饰性强、发声位置与语音位置吻合、歌唱音域宽、真假声结合自如、注重呼吸、音色纯净、音质饱满等六个方面特点,并归纳总结出其歌唱艺术的主要风格流派与发展。刘文从色彩的多样性、功能的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和音乐的独特性等四个方面总结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艺术特色。南文详细介绍了喉音演唱的起源、分布、与呼麦的关系、西方著名喉音艺术家研究简介以及目前我国喉音演唱和呼麦研究基本状况。孙文探索了长调与美声在发声方法、原理上的异同,指出在长调演唱艺术继承与发展中,应保留其民族歌唱语言风格特色的基础,从发声技术上借鉴“美声唱法”的理论,使其在新时代发出更灿烂光芒。杨文则对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歌种、演唱风格、演唱形式和演唱技法四方面作了理论性阐述。

苗族民歌方面有尹建国《湘西苗族民歌及演唱特点》(《中国音乐》2005,1),尹文在详细介绍湘西苗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湘西苗歌的几种润腔方法,如喉音、直音等。认为苗歌有许多特殊的唱法,用现在的歌唱发声观点来衡量也许不够科学,但应充分理解和尊重这些唱法。

瑶族民歌方面有米瑞玲《辰溪“茶山号子”及其演唱特点》(《中国音乐》2005,3),指出辰溪瑶族茶山号子歌是辰溪民歌最主要歌种之一,“哇哇”腔是辰溪茶山号子中用得最多也是最有特色的高腔唱法,其独特的旋律结构与超高音的演唱方法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与借鉴。

藏族民歌方面有常留柱《藏族民歌及其演唱技巧》(《中国音乐》20a5,4),常文首先叙述了藏族民歌历史渊源,探讨形成藏族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的多种因素,继而介绍不同种类藏族民歌的概况和特色,分析和探讨藏族民歌的各种演唱技巧和具体唱法,最后阐述了藏族民歌演唱技巧现实意义,为藏族民歌的演唱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其它少数民族民歌方面的文章有:李晓燕《嫩江达斡尔民族演唱研究》(《中国音乐》2005,4),文章立足于“田野考察”,从该民族语言、歌词、衬词、旋律、歌唱风格、发声诸方面,对达斡尔人的歌唱特色和歌唱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希望以此个案,引起人们对我国多民族歌唱及其声乐资源重视。

声乐技术研究

声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具有较强技术性。本年度这方面文章仍集中在歌唱发声、呼吸、共鸣、吐字咬字、歌唱音色等方面。

歌唱发声方面:邓小英《歌唱技巧训练的再认识》(《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2),认为在声乐训练中,“正确的方法”常有可能出现不成熟、粗糙、甚至不好听的声音,出现主观感觉与客观效果背道而驰的状况。文章指出只有在训练过程中倡导辩证教学观、科学运用正确理论和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陈明孔《协调好歌唱发声的关键及方法》(《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3),认为声带是发声的主体,是决定发声好坏的关键。歌唱发声必须以声带的正确控制为核心,在气息的支持作用下获得声音,并在正确的吐字和共鸣的配合下,使歌唱发声有机地统一。

徐小懿《南北民歌的歌曲风格与演唱方法四大相异特点》(《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4),根据中国历代声乐理论家的精辟论述,结合自己长期声乐演唱和教学实践,认为南北民歌在语言、节奏、润腔和传情四方面存在不同点,具体表现为:在语言特点上,北方民歌的字多、南方民歌的字少,北方咬字棱角分明、南方咬字细巧柔和;在节奏特点上,北方民歌速度快而紧凑、南方民歌速度慢而从容;三在润腔特点上,北方民歌断处多,南方民歌以连为主;四在传情特点上,北方民歌字情多、南方民歌声情多,北方民歌用声真声多于假声,南方民歌假声成分稍多些。

汉族民歌演唱用声和润腔都很有特色。刘蓉惠《汉族民歌演唱的用声与润腔特色》(《中国音乐》2005,2),从用声和润腔方面对汉族民歌中的真假声、直音、喊唱、鼻腔音、滑音、润腔等六方面进行分析,表明汉族民歌润腔手法相当丰富,各种用声形式和润腔手法常综合使用,使实际演唱效果丰富多彩。

作为中国歌唱者应该如何吸收、借鉴中西声乐之精华,杨海滨《浅谈歌唱中的喉咽状态》(《中国音乐》2D05,4),认为掌控歌唱时的喉咽状态尤为重要。歌唱者应本着尊重自然、尊重科学的态度,在既有中国味、又有西洋技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与吸收。阎璟玉《喉头稳定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中国音乐》2005,3),指出歌唱发声时喉头的稳定在歌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获得优美、动听声音的基础和关键,在声乐训练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歌唱呼吸方面文章有宋一《“歌唱呼吸”新探》(《中国音乐》2005,3)、王江奇、祁君《坐嗓——传统歌唱气息控制法教学新探》(《中国音乐》2005,3)、丁义《论声乐艺术中气导读字演唱法》(《中国音乐》2005,4)和程宁敏、李强《气之欲呼情必先至——由传统唱论引发的对歌唱中的“气”与“情”之理解》(《中国音乐》2005,4)等四篇文章。宋文指出歌唱时正确呼吸方法对良好发声非常重要。用气的好坏,决定着音质是否优美、纯正,而共鸣的好坏与咬宇、运用呼吸支持相辅相成。王文借用“坐嗓”这一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歌唱呼吸方法,用形象简朴的道理有效解决西洋唱法中抽象而难以掌握的气息控制问题。丁文从运气、叹气、送气、阻气、颤气、弹气等几个方面对气导读字演唱法做了详细分析与论述,指出声乐教学中利用气导读字技巧进行演唱,不但能使气息饱满、歌声通畅,还能防止捏喉弊气、歌声僵直。程文认为歌唱需用气、用气则需动情,歌唱中,“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善调气者须先激其情。

歌唱语言方面:杜蕙《论声乐表演中的传情达意、

字声相谐》(《中国音乐》2005,3),认为吐字真切、以字行腔达到字声结合,是“字正腔圆”的精髓。只有把语言与发声训练结合,才能准确表现声乐作品内涵和情感,达到声乐艺术完美境界。程宁敏《“以字行腔”和“以腔行字”之辩析》(《音乐研究》2005,1),从对“以字行腔”和“以腔行字”的理解、实践基础、与中国新民族唱法和“中国声乐学派”的关系,说明“以宇行腔”和“以腔行字”在处理语言发音与歌唱发声关系时是相互浚诿和相互补充的。

歌唱心理研究

本年度歌唱心理方面的文章集中在教学心理、歌唱中的创造性思维、想象、感觉等方面。

郑茂平《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研究一从教学心理学角度探求高师六种新的声乐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4),从教学心理学角度探求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改革。文章用实证方法对高师音乐专业不同成绩的声乐学生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比较研究。指出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在于正确处理教学模式与学生认知方式的关系。

在整个声乐教学和演唱实践中,歌唱想象占有重要的地位,潘健《论激发和培养歌唱者的歌唱想象力》(《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4),指出在声乐教学和演唱实践中,歌唱想象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运用艺术心理学、艺术美学原理提出如何激发和培养歌唱者的歌唱想象力。曹文海《“想象”是通向声乐艺术殿堂的重要途径》(《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3),指出由于声乐艺术的特殊性,给声乐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充分运用形象化语言、动作、手势等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学生通过多听才能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提高声乐唱水平及声音的鉴别能力。

彭小玲《歌唱的创造性思维探悉》(《中国音乐》2005,1),对歌唱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对其特征进行了深入阐述,指出内心歌唱是歌唱的形象思维,并提出培养歌唱创造性思维方法:“通”和“变”——歌唱的发散思维。

郑心平《声乐教学中的感觉训练》(《乐府新声》2005,2),通过歌唱的情绪感觉、音乐感觉、呼吸、共鸣、总体感觉、歌唱发声中的错觉以及歌唱和发声的联觉等七方面论述,指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除改变“一对一”教学模式外,还要突破传统生理技能教法模式,用感觉教学法提高学生歌唱水平。

声乐美学研究

本年度声乐美学的文章内容较丰富,分别从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美学观点、原则、审美评价方面对声乐艺术的文化特征、歌唱技术与艺术、咬字与行腔、声乐伴奏等方面进行研究。

张晓农《现实情怀与悲剧情结一论中西传统声乐艺术的文化精神》(《音乐研究》2005,4),认为不同地域的传统声乐艺术,有着不同发展脉络和风格特征。中西传统声乐艺术各自文化特征和艺术传统,反映出不同民族思维形式和文化心理积淀,正是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中西传统声乐艺术呈现出不同的人文精神和发展取向。

钟明《关于中国民族声乐中“死曲活唱”的探究》(《音乐艺术》2005,2),从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美学观点出发,就“律制”、“板眼”、“润腔”等方面对中国民族声乐“死曲活唱”中“死”与“活”的辩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当前中国民族声乐学习和演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多向地方戏曲、曲艺学习,正确理解中国乐理中“声可无定高”、“死谱活唱”等辩证精神,才能使传统声乐演唱不断丰富。

湘中地处丘陵山区,山峦耸峙、河川交错、沟壑纵横。特定的地理位置和风俗人情造就了湘中民歌特定的风格。梁金平《湘中民歌的审美特征》(《中国音乐》2005,3)从野性美、土味美和灵秀美三个方面探讨了湘中民歌的审美特征,指出湘中民歌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声乐比赛中,以分数量化排名次,决胜负的办法,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王跃萍《声乐审美评价的量化思考——从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谈起》(《人民音乐》2005,3),从声乐审美评价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客观标准与主观标准、个人评分与群体评分三方面指出青年歌手大奖赛审美评价标准和表述方式问题。

“字正腔圆”是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中一个重要的审美原则,也可认为是中国声乐表演美学的核心范畴。本年度有两篇从审美角度论述“字正腔圆”的文章,分别为韩勋国《“字”“声”“腔”的审美特征与传“情”——“字正腔圆”与“声情并茂”新释》(《中国音乐》2005,3)和侯莲娜《“字正腔圆”三题》(《音乐研究》2005,1)。韩文认为“字”、“声”、“腔”既是声乐技术的三大要素,也是三个审美客体。歌唱感情表达的最高准则是“字正腔圆”与“声情并茂”。这既是声乐技术准则也是声乐审美准则,把不同时期的声乐实践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将不断引起人们反思。也只有通过不断反思,人们对声乐艺术审美本质的认识才会越来越深刻。而侯文认为“字正腔圆”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字正腔圆”的实现旨在儒家“重言”与道家“得意”的互补,在实践上应打破“字正”与“腔圆”之间那种本不存在的因果关系,重新把握“字正”与“腔圆”的关系,最终达到“字中有声,声中无字”的境界。

声乐史研究

中国古代声乐史是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对它的研究通常依附于音乐通史,张羡声《中国古代声乐发展史分期问题之我见》(《乐府新声》2005,2),认为中国古代声乐史的分期是中国古代声乐艺术发展规律得以体现的重要方面,提出以“声”为中心的上古时期、以“情”为中心的中古时期、以“意”为中心的近古时期的中国古代声乐发展史的“三分法”。按此三个历史时期的划分,可以准确把握中国古代声乐发展的整体脉络,同时也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声乐技术,建设中国自己的声乐技术体系。

朱载堉在《乐律全书》中除提出世界音乐史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律学理论——“新法密率”外,还收录或拟制了大童的唱乐记录。李颖《明代<乐律全书>中的唱乐记录》(《乐府新声》2005,4),指出这些唱乐记录具有数量多、类型丰富、形式各样等特点,李文将其依类型划分,归纳出十七中各具特色的唱乐形式、记录形式,指出朱载堉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律学家,在唱乐记录方面的成果也应引起人们关注,这样才能对他的学术成就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外国声乐史研究方面有杨晓琴等《手术刀下的辉煌一阉人歌手》(《音乐探索》2005,4),杨文从阉人歌手的兴衰历程、重要阉人歌唱家、阉人歌手声音、身体特征以及现代音乐家利用电子技术对其声音的探索,使人们对阉人歌手有更全面认识和了解,从而更深刻理解西方音乐文化的历史内涵。

声乐综合研究

本年度声乐综合研究范围广泛,涉及歌唱谚诀、作品研究、德奥艺术歌曲、歌唱声学、多媒体技术研究、假唱等方面。

郭克俭《豫剧演唱谚诀论》(《中国音乐》2005,4),取音乐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持文化价值相对主义的立

场,首先从谚诀概念的框定入手,通过对豫剧演唱谚诀的产生与构成、传播与发展的分析论述,完成对豫剧演唱谚诀的理性认知。又以社会学的视角,运用思辫的方法,总结归纳出谚诀生发与传承上的实践本质、内容与功用上的科学价值、形式与审美上的通俗特征和语言与风格上的地方特色等四方面艺术特征。

作品研究方面:王莉《赵元任声乐作品研究回顾》(《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4),选取“赵元任声乐作品研究的理论文献”视角,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的方法,对目前所收集到的135篇(部)文献做粗浅归纳和概括:对赵元任的传记和作品集进行版本比较、加以综述:对其声乐作品研究文献进行分类,并从音乐生活、作品集、歌曲创作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论述。

本年度有三篇研究艺术歌曲文章。徐兆仁《浅析艺术歌曲的属性与德奥艺术歌曲的特点》(《乐府新声》2005,2)认为德奥艺术歌曲作为艺术歌曲的诞生之源,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它的价值在于它所传递的音乐精神与先进的创作观念始终引领着艺术歌曲的发展方向,影响了世界范围内艺术歌曲的创作。王丽娜《浅论艺术歌曲演唱的处理》(《中国音乐》2005,2),通过实例从艺术歌曲演唱处理的作品分析范围、艺术想象的空间、演唱处理的设计、创新加工手法等四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艺术歌曲的发展与伴奏音乐的高度发展和完善密不可分,郑明顺《谈艺术歌曲中的伴奏音乐》(《乐府新声》2005,1),通过对莫扎特、舒伯特、舒曼等艺术歌曲伴奏的实例分析,使人们意识到伴奏音乐作为艺术歌曲要素在其发展中的重要性。

歌声中的“颤音”和“嗓音共振峰”问题作为音乐声学研究的一个分支,越来越受到重视。嗓音中是否具备嗓音共振峰的特征,与歌唱的颤音波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于善英等《歌声中“颤音”和“歌手共振峰”相互关系的声学研究》(《黄钟》2005,4),通过声学测量系统对测量对象的频谱分析,表明嗓音中是否具备嗓音共振峰与歌唱的嗓音波动有着直接关系。正常嗓音颤音能使音质丰满、音量加强,而且在颤音的作用下嗓音共振峰的音量也得到加强。

假唱是一个在声乐界存在多年的问题。杨敏《论“假唱”的厘定、原因、对策》(《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2)对“假唱”进行了初步厘定,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假唱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要解决假唱问题必须做好“四化”工作:即生态化意识、规范化管理、动态化监控和艺术化欣赏。

传统声乐沿用口传心授之法,常常基于个体经验的感觉和思维模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声乐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郭俪雅《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索》(《中国音乐》2005,2),指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如声谱分析技术、×光摄影等为声乐形象化、直观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将声乐教学从传统客观感觉为主的模式转变成口、眼、耳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着传统声乐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纵观本年度声乐研究文章,具有研究范围广、内容丰富、角度新颖,对热点问题敏感等特征。对于声乐界的热点问题,如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民族唱法“千人一声”等问题,本年度许多文章为此进行了积极论述。如杜蕙《喧嚣后的宁静一原生态文化热潮后的冷静思考》、金兆均《关于“原生态”和“学院派”之争的观察与思考》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于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进行了相关论述;对于民族唱法“千人一声”问题,张羡声《解析歌唱的技术和艺术》、乔新建《请勿混淆科学与风格的界限一兼与陈辉、韩溪二同志商榷》等也对此展开相关论述,表明声乐界为推进民族声乐艺术研究向纵深发展所作的努力。

不足之处表现为声乐研究力量有所偏颇,本年度声乐研究主要集中在声乐教育、民族声乐和声乐技术方面,歌唱心理和声乐史方面的文章较少,表明这方面的学术关注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猜你喜欢
民歌歌唱声乐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藤县水上民歌
歌唱十月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