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众说话,让公众说话

2009-12-08 08:36颜廷昆
青年记者 2009年18期
关键词:时评都市报言论

颜廷昆

自1997年1月1日创刊至今,《南方都市报》一直参与着近几年来几乎所有重大舆论事件的建构,尤其近几年越来越左右着事件的发展态势。比较突出的,如邱兴华事件、“钉子户”事件等等。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都是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是关系到公众权利的基本问题。

袁伟时教授曾说:“《南方都市报》的社论是中国公民最好的早报读物。它说的是贴心事;字里行间洋溢着正义——监督权势,捍卫法治,捍卫公民权利;流畅的文字承载的是丰富的知识。总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它记录和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①正是基于这种现状,结合如今中国公众民主观念的日益加强,审视《南方都市报》对公众平台的搭建,便是很值得正视和探讨的问题。

公众平台之搭建

时评是一份报纸的表达窗口。《南方都市报》非常重视时评的创办,把时评视为提升品牌的手段,并作为报纸的卖点。

自2002年3月4日正式推出以来,《南方都市报》的时评版就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与社会的好评。

2004年4月以后,《南方都市报》历史性地将其时评版扩大至两个整版,A叠封二版为“社论”版,代表报社立场和态度;A叠封三版或封四版为“来论”版(包括众论和个论),为平民参与评论开放空间。

2006年10月,《南方都市报》又进行了改版,A02版继续刊登社论,表达本报立场;A叠A30、A31刊登个论和众论,个论由社会上相关精英人士撰写对社会热点的个人见解,百家争鸣;而众论版,则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公共言论空间。社论、众论、个论构成了《南方都市报》的时评板块。于是,媒体的声音加上市民大众的发言,形成了《南方都市报》平民报纸的鲜明特征。因此,有必要从《南方都市报》时评的各个单元进行分析。

《南方都市报》确立的“社论”栏目,表现了一家报纸对国家大计、社会生活、劳苦百姓的关注、思考和表达。“街谈”,是报纸选择了一些贴近大众生活的话题。“推荐”,是该报转载其他媒体刊登的文章。“来信或来论”,是报纸把公众评论中比较有代表性、比较有创意的观点做一个相对完整性的总结。而“个论”版,则是一些精英知识分子的精辟言论。《南方都市报》的时评板块就这样搭建了公众言论的平台。

《南方都市报》时评试图从各个角度,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发现公众言论,从版面上争取公众言论的分量,搭建公众言论的平台。

公众平台之特色

《南方都市报》时评的特色,可从以下方面简要分析。

首先,公众平台创作队伍公众化

随着媒体竞争形势的激烈和公众对言论自由的强烈要求,《南方都市报》没有把时评的创作队伍仅仅限制在报社评论员的范围内,而是逐步把“话筒”交给平民百姓们,让大家出来说话,发表意见。

《南方都市报》时评的作者队伍是相当庞大的。从开办时评板块以来,《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的作者从传媒界人士逐步扩大到了一般职员和普通市民,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的作者队伍。作为社会瞭望者,传媒界人士具有敏锐的嗅觉,专家学者能够提供权威的论证,但一般职员、市民则更能以普通人的平常心去议论。《南方都市报》时评言论除了要及时洞察新闻本意、加深对事件的分析,也让读者寻求观点共鸣,获得心理平衡,以满足读者的多层次需求。

其次,公众平台谈论话题公众化

从近几年来看,《南方都市报》一直把时评的立足点放在公众中,立足于做“公众的时评”,在这些时评中,民生报道始终贯穿人本思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社论、街谈、来论、推荐再到个论,《南方都市报》始终没有忘记公众的事情,没有忘记公众的立场和角度,以一个公众的角度去发现问题,以一个公众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以一个公众的意愿去解决问题。谈论的话题主要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弱势群体的各种问题、引导民众参政议政等。

再次,公众平台谈论形式公众化

这个主要体现在《南方都市报》的版面设计和栏目设定上。《南方都市报》通过设置版面和栏目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持久的谈论平台,有利于社会各界对当下转型中的中国的审视和思考。《南方都市报》将时评版放在紧接要闻版之后的A02版,显示出该报培养时评读者的决心。另外,《南方都市报》约一半以上的时评版有漫画,而且一般放在版面的中心略偏位置。每当读者翻开报纸,视线立刻被漫画吸引,从而起到心理唤醒作用,达到吸引读者阅读整个版的目的。

另外,《南方都市报》还注重创新民生时评方式,追求人性化传播。民生评论,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对民众各种问题的评论,不仅包括民众对当下某种政策方针的评论,而且也包括民众对自身的评论,不仅有对外界的不满,也包括对自己的改造。

最后,公众平台变“媒体本位”为“受众本位”,树立了强烈的读者意识

这点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办报方针和理念。《南方都市报》时评从一开始就从“媒体本位”逐步向“受众本位”转移。尤其是在时评方面,话题重点不再是简单的党政评论,而是复杂的社会民生,都是公众比较关心注意的话题。都市报最广泛的读者是普通市民,所以就要评论公众最喜欢最关注的新闻事件。对这样的事件中,他们希望了解什么?喜欢看到什么?什么样的评论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这都是《南方都市报》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我国新闻学家戈公振先生在《中国报学史》中指出:“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②报纸就是为公众服务的,不能因各种主客观原因而改变其使命。在《南方都市报》的时评板块中,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公众生活的新闻评论不胜枚举。《南方都市报》的时评较好地做到了“用更少的篇幅,评论更多的事情,使最大多数的读者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南方都市报》特别强调对同平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的评论,并以利于推动问题的解决为目的。

公众平台之不足

《南方都市报》所搭建的公众平台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发言场所,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个公众平台还不是非常完美,在某些方面也有些不足。

这个公众平台虽说是公众的言论平台,但是这个平台中平民言论所占份额相对有限。

《南方都市报》时评部负责人李文凯这样表述,“这显然不应当是以某个职业为界限的划分,而应当是一个以是否掌握系统的认知工具为界限的划分。‘公民写作时代,为数不少的人都有表达的欲望,也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但这其中的许多发言,多是以知识的碎片为工具,论证的角度、过程与结论,也往往难有独特价值。与此相对,那些具有系统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知识背景的研究人员与知识分子,以及具备丰富阅历感知的经验主义媒体人,则能够有完整的知识架构”。④这些人成了《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的主要作者。相对而言,《南方都市报》时评的平民平台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来论”常常达不到《南方都市报》的选稿标准。受传统新闻评论的影响,“具备独到认识,能超越一般读者认知水平”仍然影响着《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的选稿标准。近年来《南方都市报》对外公布的选稿标准就写道:“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文章:一是紧跟新闻的评论,尤其是能够折射出社会转型变动脉络与得失的时事时局评论;二是能够表达独特认知价值的新闻评论;三是在特别强调独特认知价值的同时,我们还期待文本价值,也就是那些精心布局、费心行文的漂亮文章。”③

实际上,这个平台所展现的公众的评论,从一定意义上讲,缺乏威力和冲击力,语言的犀利性、分析的深刻程度等方面都相对不足,可以说“庸常评论”多。这与公众平台搭建的群众基础有一定关系,他们与精英阶层比起来,无论是在思想深度上还是在表达技巧上都处于劣势。

启迪与思考

无论如何,《南方都市报》搭建的公众平台不仅对其他报刊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在全国传媒界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直接关系到报刊媒介为公众服务这一使命的进一步靠近,也是公众民主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和实现。

但是,如果《南方都市报》时评版公众平台上充斥着某一个群体,或者某一个阶层的言论,其不但不利于言论的生态平衡,还容易使其沦为该阶层利益的代言人——这显然与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本质属性相违背。由于受自身版面篇幅所限,同时迫于需要向读者提供相对专业和富有深度的文章,《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的公众平台不会也不可能为每一个人都提供发言的机会。但是,在言论的精英化与草根化之间,它仍然做出了相关探索,努力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平衡。

注释:

①李文凯周筱赟:《南方的立场》,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4月版

②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版

③陈新焱:《都市报新闻评论发展的四大趋势》,《新闻前哨》,2008年第5期

④南方都市报主编:《热言时代——南方都市报时评精选》,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9月下

猜你喜欢
时评都市报言论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他们的言论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党建时评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