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自我预防的9个问题

2009-12-09 05:54
人人健康 2009年20期
关键词:纸巾存活流感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会有哪些表现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如感觉身体不适,发高烧,咳嗽和(或)喉咙痛,应该向医院或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及时到当地设有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的医院就医确诊。

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使用口罩,或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呆在家中,不要上班、上学或去人多的地方。休息并大量饮水。咳嗽和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掩住口鼻,并适当处理用过的纸巾。 经常和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之后。 寻求他人帮助来处理需要与其它人接触的家务活,比如采购东西。

该让孩子去学校吗

假如政府决定关闭学校和幼儿园,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但如果政府没有作出这样的决定,个人要做选择就比较艰难。大家都知道,在这些场所,孩子和家长最容易感染各种病菌。首先是因为在这些场所,儿童高度集中,微生物在他们身上最容易增殖。其次是因为他们喜欢摸各种东西,摸完后还喜欢把手放到嘴里。研究表明,视年龄及疾病种类,在幼儿园里感染传染病(耳炎、胃肠炎、脑膜炎)的风险是其他场所的3~12倍。因此,如果问题是“避免去学校能保护我不受甲型H1N1病毒的侵袭吗”,那么统计学上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但如果问题是“如此保护是否有十分的必要”,那答案就要取决于相关病毒的危险性了。既然全世界已知的甲型H1Nl流感患者中有将近60%都是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家长们是否应该提高警惕呢?

在儿科专家们看来,这种感染风险并不值得过分担心,因为从理论上说甲型H1N1流感其实并不比传统流感更加危险。令人担心的主要是l岁以下、尤其是不到6个月的幼婴,2岁以下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不成熟,所以特别容易被感染。总之,现在事态还没有严重到非要把您的宝宝从幼儿园接回家不可,不过提高警惕、小心为上总是没有错的。

该用纸巾还是手帕

手帕之所以被禁用,主要就是因为它是反复使用的。2003年,禽流感H7N7病毒感染了荷兰一家工业化养殖场的几位工人。对这些病例的研究表明,使用手帕比使用纸巾更便于病毒传播。事实上,分泌物中的病毒会被手帕带到口袋中,然后传到钞票、钥匙以及使用者的手上。因此,纸巾在预防病毒传播方面显得更加有效,前提条件是用完后立即抛弃。

至于市场上出现的所谓“抗病毒”纸巾则没有多大意义。虽然它们添加了一些能杀灭病毒的成分,但如果鼻腔分泌物的量比较大的话,它们就只能杀灭一部分病毒。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在擤过鼻涕后就洗手。

该不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如果您已经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那么显然应该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不是,谨慎到这种程度也大可不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您只要注意一些卫生细节就可以了。比如您用手碰过门把手,那么记得在洗手之前不要用手碰脸就可以。要是有人在您身边咳嗽或打喷嚏,那就最好换个车厢。

虽然说公共汽车和列车可能为个体传染提供便利条件,但它们在疫情的全球蔓延中起到的作用还是很有限的。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疫情爆发的时候,停止城郊列车的运营,最多只能减少5%的病例。

与其等到冬季面对更强大的病毒,还不如现在就感染一回

今年国外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与其等到今年秋冬季节再感染甲型H1N1病毒,不如现在就被感染,因为现在这种病毒的毒性还比较低,而到了秋冬季节可能会变得更加凶险。到那个时候,各级医疗机构都会人满为患的。

国外流行病学专家指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任何政府都不可能提出这样的建议。比如历史上著名的1918大流感就有过两波疫情,在第二波疫情中,病毒发生了变异,变得更加致命。而2008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1918年春夏第一波疫情中感染病毒的人都逃脱了秋季第二波疫情的袭击。尽管如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相信甲型H1N1病毒会变得更加凶险,因为在过去绝大多数流感疫情中,病毒毒性都没有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该不该戴口罩

直到今天,还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能彻底证明口罩有什么特别作用。诚然,2006年和2007年季节性流感发生之时,美国密歇根大学数千位学生共同进行的一项实验表明,佩戴“医用”口罩,配合勤洗手的措施,就能把流感发病率降低50%。但人们并不清楚,究竟是戴口罩还是勤洗手导致了这一结果。

还需要指出的是,药店里向大众发售的那些“医用口罩”只能挡住空气中较大的悬浮颗粒,却无法防范那些同样能够传播病毒的微型悬浮物。

我们给您的建议是——如果你没有患病,就不必戴口罩;如果你正患病,要戴口罩,尽量呆在家中,避免与人接触,保护好家人和他人;如果你正在护理病人,就应当戴口罩。要记住的是,所有口罩应经常清洗消毒。

该不该推迟怀孕计划

今年7月,英国一个家长协会建议女性等待此次流感疫情结束后再怀孕。其理由是,甲型H1N1病毒可能会导致更高的流产、早产或肺炎风险。的确,怀孕会加快心跳频率、提高氧气消耗量、降低肺活量,使肺脏变得更加脆弱。而孕妇免疫系统的效率也会降低。不过,对于孕妇来说,任何类型的流感都可能很危险。专家认为,目前没有必要推迟自己的怀孕计划。但要注意,等到大流行真的爆发了,那感染风险就要大得多了!

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最有可能传播病毒

门把手、手机、水龙头、电脑键盘……从医学角度看,那些被致病微生物感染,并在疾病传播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或物体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污染物。

各级医院在长期抗医院感染的斗争中,都拥有丰富的清理污染物的经验。一些医院的研究证明,流感病毒在人体之外也能够很好地存活数小时至数天不等,这要视其所在的表面或黏液层而定。在最适宜其生存的坚硬无缝的表面上(如塑料、金属或木板),它平均可以存活两天;而在皮肤、织物或纸张表面,它只能存活几个小时。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微生物学家认为,表面缝隙或空洞会使病毒迅速干燥,导致其保护层被破坏。因此,虽说任何东西都具有传播病毒的风险,但那些我们经常接触的无缝物品才是病毒真正的贮藏室。同样,您还应该对硬币多加小心。一项研究证明,黏液中的流感病毒可以在硬币表面存活17天之久。不过,不管是哪种情况,病毒最后的载体都是人的双手。千万记住,双手在接触污染物后不要直接触碰面部,因为病毒在手上可以存活至少一个小时。因而要想防流感,一定要经常洗手。

去年冬天得过流感,这次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

虽说目前正在肆虐的甲型H1N1病毒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病毒成分的组合,但它与其他流感病毒还是有着一些相似之处。因此,去年得过流感的人或者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它具有免疫力——但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家尚不清楚这种“交叉保护”的程度到底有多大。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5月公布的数据,有33%年逾60岁的老人可能对甲型H1N1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因为他们可能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感染或疫苗接种中接触过其他形式的甲型HlNl病毒。同样,在18-64岁的人群中,可能有6%-9%的人能够获得某种“交叉保护”。相反,0-10岁的儿童最容易受到甲型H1Nl病毒的伤害,因为他们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形式的病毒。

猜你喜欢
纸巾存活流感
烧不坏的纸巾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飞利浦在二战中如何存活
秋季谨防牛流感
纸巾康乃馨
131I-zaptuzumab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
猪流感病的预防与治疗
“流感”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