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重庆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2009-12-09 07:24罗晓梅
继续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重庆市对策

罗晓梅 毛 金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对重庆市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发挥成人教育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重庆市对于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应做好树立成人高等教育新观念、合理布局成人高等教育结构、强化成人高等教育保障机制建设、建立起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广泛开展成人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五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重庆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重庆市于1956年开始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已有50余年的成教办学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恢复、巩固、发展、治理、改革和提高6个阶段。近年来,特别是重庆直辖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重庆市成人高等教育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新时期。总之,重庆市的成人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2007年6月13日,国家正式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重庆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传统产业调整与改造等诸多挑战。而成人高等教育是促进重庆市经济总量增长,优化重庆市经济增长结构和转变重庆市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力量,是有效解决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产业调整与改造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重庆市应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事业,促进自身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早日实现。

一、加强舆论宣传,树立成人高等教育新观念

(一)加强舆论宣传

重庆市各级政府要站在“科教兴渝”、“富民强市”的高度,大力营造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舆论氛围。积极组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成人高等教育对于重庆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优秀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大力宣传成人高等教育院校毕业生就业有路,升学有望,致富有方,创业成才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引导社会、家长和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择业观,引导广大青少年走成教成才之路。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推进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自觉地关心和支持成人高等教育事业。

(二)树立成人高等教育新观念

一方面,树立“重视成人高等教育就是谋发展,重视人才等同于重视经济”的新观念。其次是树立成人高等教育就是“终身教育”的新观念。第三是树立成人高等教育是“公益性教育”的新观念。

二、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区域分布结构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战略部署,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圈两翼”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规划,力图通过“一圈”的建设带动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的发展。重庆市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地域结构和师资结构必须与此发展战略规划相适应,才能有效促进重庆市“一圈两翼”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规划的顺利实现。

(一)以产业发展为依据,统筹成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布局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客观要求相适应。目前,重庆市的产业结构虽然已处于三一二一一的发展阶段,但大城市带大农村和传统老工业基地的现实决定了重庆市的一、二产业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城乡统筹发展在将重庆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的同时,也需要加快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为此,重庆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第三产业人才,也需要一定比例的第一、第二产业人才。而当前,重庆市的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过多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一和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的专业相对较少。因此,重庆市的成人高等教育应适当增加第一与第二产业的专业数量,加快培养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所需的大批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从重点产业的支柱产业看,重庆市成人高等教育应结合重庆市的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办好与加工制造业相关的专业;结合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情况,办好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通讯、信息等专业;结合重庆市近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和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办好经贸、旅游及服务等相关专业;结合城市化进程加快及大批剩余劳动力向市外转移的实际,办好与农业现代化及产业化相关的专业。此外,重庆市成人高等教育还应积极开办以IT信息科学技术,新材料、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技术,创意产业技术等为重点的相关专业。

(二)以“一圈两翼”为基础,统筹成人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

从“一圈两翼”区域结构看,重庆市成人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结构极不均衡,“一圈”内的成人高等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两翼”,尤其是渝东南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资源则非常匮乏,这种失衡的区域分布不利于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为此,重庆市应以现有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为基础,统筹成人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

其一,以永川职业教育城,万州“重庆三峡库区职业教育与移民技能培训基地”,主城区的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校外学习中心及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电大分校为基础,扩大规模,走集约化发展之路,重点建设职业教育示范基地。在这些基地内建设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有特色的骨干品牌学校,达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其二,协调“一圈两翼”之间的成人高等教育布局。围绕城乡统筹总体发展战略规划,重庆市政府应在主城区和人口较多的区县(自治县、市)重点建设一批优质的成人高等教育院校或县级职教中心,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合理布局。如在渝西和三峡重庆库区集中建设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暨移民技能培训基地;在渝东南地区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组团。

其三,为了使成人高等教育能更好地适应重庆市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市情,满足全市最广大社会成员希望就近接受高质量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对地处偏远,交通不发达,经济落后地区,应利用通信卫星、互联网、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开放式交互式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使成人高等教育能深入到社区,深入到企业,深入到农村的乡镇。

三、从制度、资金、师资3个方面强化成人高等教育的保障机制建设

(一)制度保障

建设以政府统筹为主、学校自我调节为辅,依靠社会、面向市场的招生制度和科学规范的招生监管制度。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切实贯彻《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中规定的对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进行考核的规定。

(二)资金保障

尽管重庆市在成人教育方面已有很大投入,但与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对资金的实际需要相比仍显不足。为此,重庆市成人高等教育应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鉴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重庆市政府应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支持者。

第一,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城市教育经费附加的30%切实用于职业学校、成人院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第二,各类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成本费用,专项用于职工教育和培训。企业技术开发和项目引进,按照规定比例安排资金用于职工技术培训。第三,可以调整农业、科技、扶贫、移民等有关经费支出结构,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第四,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应享受再就业培训补贴。第五,利用积极的金融、税收以及社会捐助等手段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第六,可以结合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理调整和制定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学生人均经费标准。

(三)师资保障

师资是办好成人高等教育的关键,在成人高等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重庆市的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可采用从社会引进或请兼职,输送教师到生产一线锻炼,与企业实行校企人员双向交流,互相聘任,通过开展科研或专业教改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等方式获得优质师资。尤其可依托重庆师范大学的中澳职教项目师资培养及培训基地培养成人高等教育师资。

此外,重庆市应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的继续教育制度,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进修或专门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参加相关学科研究或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以及时掌握本专业及相关行业发展新趋势、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掌握最新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技术,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四、开拓创新,从推行学分制、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3个方面不断强化成人教育质量

(一)积极推行学分制

重庆市的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应仿效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办法——积极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大力推进产教学研合作、工学合作、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在全面推行学分制的基础上,重庆市可逐步推行市内各成人高等教育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实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等开放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满足成人学员因工作岗位变化,工作单位搬迁等而需要改变学习地点和学校的要求,扫除成人学员求学的学校障碍。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重庆市各级政府应当把实训基地建设纳入职业教育重点建设内容,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按照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统筹协作,合理布局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改善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增强成人高等教育院校的办学能力。重庆市应加大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管理的力度,集中财力重点扶持一批实训基地建设,并充分发挥市场在实训基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实训基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其建设资金可采取参股、合资、跨地区、跨行业,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从而形成以市级区域型、开放型、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为龙头,以高职院校、市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实训基地为支撑,以校外实训基地为延伸的遍布全市城乡的实训网络,不断满足重庆市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学生实训和各类职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移民技能培训的需要。

(三)强化课程建设

对于课程设置,重庆市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应逐步实现课程模块化,以适应人才培养多层次与多规格需要。教材开发和选择则要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规律,符合自学和业余学习的特点和要求,注重教材的先进性和时效性,保证教材既有当代科技最先进内容,又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同时,尚需建立一套科学规范且行之有效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规范和约束各办学主体的办学行为,运用奖罚激励机制奖优罚劣,实现“以评促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

五、依托行业企业开展广泛的成人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

(一)以行业企业为依托

其一,可参照澳大利亚的做法,在重庆市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协调下,根据全市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及布点情况,聘请一批长期从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专家,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骨干企事业单位的技术负责人、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成立行业指导委员会,为深化全市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调查研究,对全市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及课程建设进行宏观指导。

其二,成人高等教育院校要经常倾听行业、企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声音,不断跟踪了解社会就业结构、人才结构、职业岗位的变化及对人才的需求,以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大多已在我国投资办厂,重庆市有实力的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应该抓住机遇,依据学校优势,积极与这些大企业开展合作,如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发明转让、人才培养等,在合作中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二)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首先,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下,重庆市应统筹全市范围内成人高等教育的资源建设,实现全市范围内资源共享。同时,应尽量打破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内向型封闭状态,将各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学院的资源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组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开放结构。其次,重庆市应加快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的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对外交流。

猜你喜欢
成人高等教育重庆市对策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网络环境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高等院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