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艳萍:用滚烫的爱心做助学

2009-12-15 09:09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李娟阿姨孩子

雪 梨

一次偶然的机缘,让她的生命与一群来自康保、怀安等地贫困家庭的孩子紧紧联系在一起,资助、鼓励、劝慰……她用挚情真爱感动并改变着这些孩子们的生活。如今,他们已经互相难以割舍,孩子们都把她当成了妈妈,她就是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的普通工人章艳萍。

“我一定要帮助他们”

2005年6月的一天,张家口热线论坛上一篇关于康保县贫困生生活的调查报告深深震撼了章艳萍:母亲离世,父亲外出,奶奶瘫痪,一个叫文静的小女孩每天都要和76岁的爷爷到附近的山坡上去放羊;那个可爱的小乔楠,没了父亲,母亲患有精神病,但她在这样的环境中却依然成绩优秀,她的铅笔盒是别人送的,盒盖上面破了个洞,乔楠小心翼翼地用带字的白纸把这个洞糊了起来,并把它当成宝贝……细细品读着一个个孩子的悲凉命运,看着他们怯生生的眼神和图片上那一间间破败的土坯房,章艳萍内心柔弱的一隅被撞痛了。坐在电脑前,这个感情细腻的女人被泪水模糊了眼睛。“我一定要帮助他们!”感动之余,她从心底发出了呐喊。

很快,通过网络联系,章艳萍便成了公益组织“爱家园”中的一员。按照组织章程规定,每个受资助学生的生活状况都必须经过组织调查核实。从2005年9月份开始到现在,章艳萍奔赴张家口市各县区开展助学活动达76次,行程1万多公里,个人捐款6 000多元,受她资助的学生有20多人。

章艳萍外表柔弱,但她的内心是敏感而真挚的,一间间破败的土房子、一声声热切的问候、一双双希冀的眼睛,都是支撑起她的力量。由于交通不便,章艳萍常常靠骑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而她的每次入户调查,带给孩子及其家人的是巨大的希望。长期的奔波调查异常辛苦,但一想到那些孩子的命运可能会因此而改变,她就感到欣慰,觉得自己的付出算不了什么。

9岁的小建莉,父亲患了脑病,母亲得过小儿麻痹症;14岁的明亮,父母双亡,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7岁的晓东,父母靠捡破烂过日子……若不是亲眼所见,在城市长大的章艳萍根本不知道有这么苦难的家庭和孩子。每一次调查,这些孩子的生活窘况都会久久揪扯着她那颗敏感善良的心。她明白,她与这些孩子已经无法割舍。

城关小学的齐圣天,每次打电话来都要说:“阿姨,我想你了,没有原因,就是想你了,想听听你的声音。”

孩子们流淌出来的情感如同一双双无形的手抓住了章艳萍的“命门”,一有时间,她就和朋友一起来到孩子们的身边,就为和他们见上一面,说说话,希望他们明白爱,懂得爱。

韩应星一家同样让章艳萍放心不下。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需要精神上的支柱,章艳萍的到来让这个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韩应星和他上高中的哥哥的学费有了着落。每次来,章艳萍都会带来大包小包的衣物和食品。有一次,章艳萍特意让母亲拆洗了一条褥子,带给韩应星80多岁的姥爷,她想让这个家体会到有人在关心着他们。

韩应星的妈妈称章艳萍为“敬爱的妹妹艳萍”,她说:“我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没流过泪,但每当想起妹妹和她一样的亲人们却常常流泪,在心里默默地向她诉说着心里话。我没事做时就拿出她寄给孩子们的信和资料看,静静地想,要不是她们的关怀,韩家将会怎样?因为她们,我们不再孤单,有了可以倾诉的人。”

看着一个个孩子的生活状况被公布而得到捐助,章艳萍的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这些孩子中很多都缺乏家庭亲情,他们需要的不止是经济上的资助,更需要心灵上的慰藉与鼓励。每次与孩子们交流,章艳萍都不会忘记鼓励他们要学会坚强。

“李娟找到亲妈了”

李娟是怀安一堵墙小学六年级学生,有着复杂的身世。养父去世后,她就像水面的浮萍,在亲情的旋涡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世界。

章艳萍第一次去怀安,就是想为李娟找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当李娟满头大汗地跑来怯生生地站在章艳萍面前时,章艳萍望着她期盼的眼神,意识到这是一个缺少爱的女孩,决心给这个孩子以更多的关爱。

2005年9月6日,章艳萍带着特意准备的零食,再次看望了李娟。

9月16日,章艳萍又来了。她拉着李娟的手在村里走过时,许多没见过李娟如此开心的村民悄悄议论道:“李娟找到亲妈了,是她亲妈来接她了。”

李娟和章艳萍都听到了村民的议论,可谁也没有纠正。沉浸在幸福中的李娟依偎在章艳萍的身边,章艳萍怜爱地看着她说:“从今以后,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妈妈。”

临走时,李娟执意要送章艳萍,分手前她说:“章阿姨,我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只有用少先队员崇高的敬礼谢谢你!”说罢,行了一个队礼,哭着跑了。跑出很远了,她又突然转身冲章艳萍挥了挥手。李娟的举动让章艳萍先是一愣,转而又止不住地落泪。

2005年年底,李娟来信了:章阿姨,我的眼睛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章艳萍着急了。正月十五,“爱家园”成员与部分资助学生共度元宵佳节,李娟也来了,借此机会,章艳萍委托朋友带李娟去配了副新眼镜。戴着眼镜走在街上,李娟新奇地左看右看,忽然说了一句:“现在看东西真清楚啊!”章艳萍听说后,陷入了沉思:还有多少像李娟一样懂事而可怜的孩子需要人去心疼啊!

“我可以叫你妈妈吗?”

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跑,一家一家地走访,多年的奔波让章艳萍与孩子们的感情越来越深。有时走在路上或是在做饭的时候,孩子们的笑脸都会突然出现在她的眼前。给孩子们温暖和慰藉,成为章艳萍梦寐以求的目标。

怀安一堵墙小学的李鹏帆是个聋哑儿童,当他的父亲向章艳萍表达了想送孩子到聋哑学校读书的愿望后,章艳萍特意跑了好几趟特教学校帮忙联系。李鹏帆在来信中写道:“章阿姨,我终于体会到有人在真心关心我了,我可以叫你妈妈吗?”

至今,章艳萍与很多孩子都保持着通信,孩子们不愿向他人袒露的内心世界会通过信函向她倾诉。而章艳萍也把内心最真挚的关怀与爱护传递给他们。在给康保县城关小学岳晓东的回信中,她这样表达着对这个7岁男孩的疼爱:“阿姨想你了,想好好地抱抱你。”

为了和孩子们更好地进行沟通,章艳萍特意找了许多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来学习。她说,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都有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他们需要心灵上的慰藉与鼓励。

章艳萍的家不大,可有一间屋子却专门用来存放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一听说有人捐东西,不管多远,她都会欣喜地去接收,然后将一件件收集来的衣物送到需要救助的孩子的手上。

“有了家人、同伴的支持和鼓励,我会一直走下去”

“虽然做助学工作会付出很多,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我会一直走下去,因为我的身边有那么多和我一样热心于这项事业的兄弟姐妹。他们和我的家人,都是让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说起“爱家园”这一公益组织里的会员与志愿者,章艳萍满脸兴奋,话语间能够感觉出他们的那种默契。

“妈妈,你要照顾那么多孩子,那么累,可要注意身体啊!”一天,正在写作业的儿子突然抬起头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让章艳萍心头一酸:是啊,自从结识了那些孩子,自己很难抽出时间来陪儿子过个星期天,欠自己孩子的,等以后再补偿吧。她心里十分清楚,比起那些连方便面都没吃过的乡下孩子来说,自己的孩子已经够幸福了;与自己的儿子相比,那些孩子更需要她。

从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的全力支持,章艳萍的丈夫同样让她感动。家里地方小,爱心人士给孩子们捐赠的衣物堆满了床铺,丈夫就搂着这些衣物睡觉。为了支持章艳萍,丈夫专门给她买了一台新电脑。很多时候,丈夫还乐意陪着她参加一些爱心活动。

为了给贫困学生募捐到更多的资助款,章艳萍经常遭人误解,甚至是恶意的挖苦和刁难,每次她都能平静地对待,她说:“做助学,让我找准了人生的位置。和贫困孩子接触越多,就有越大动力推动着我更加努力工作。有了家人、同伴的支持和鼓励,我会一直走下去。”

猜你喜欢
李娟阿姨孩子
老虎萌萌的幸福生活
加菜
Analysis on China’s real estate bubble by Oct.2016
推销
简单快乐
程序框图题盘点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