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2009-12-15 09:09李志叶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毕淑敏升格小屋

李志叶

作文话题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她题为《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文章中提到:人活在现代生活中,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爱和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用于安放自己。毕淑敏用三间小屋作为自己的精神空间,那么,你有没有精神空间呢?你若给自己构建精神空间,又是怎样的呢?请以“我的精神空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失误作文

我的三间精神小屋

李 强

①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写过一篇题为《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文章。她认为人活在现代生活中,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爱和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用于安放自己。毕淑敏用三间小屋作为自己的精神空间,我也有自己的精神空间。蜗牛背上背着的壳是它的精神小屋,青蛙在河床里钻的洞是它的精神小屋,麻雀在屋檐下筑的巢是它的精神小屋,我也在建造着自己的精神小屋。我的精神空间也有三间,第一间小屋盛放对读书的热情与兴趣,第二间盛放对纯洁友谊的渴望,第三间盛放不怕困难的精神和意志。

②走进我的第一间小屋,那里是满满的书。厚的是长篇巨著,薄的有五角丛书;中国的多,如古代的《搜神记》,外国的也不少,如《学习的革命》。我觉得书籍是人类的阶梯,是饥饿人的粮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读书可以使我穿越时空的隧道,与那些古人交谈。与屈原探讨国家的兴亡,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与司马迁体会生与死的抉择,要选择“重于泰山”;体会杜甫“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中蕴涵的怀才不遇的郁闷心情;与孔子一起治国、平天下。读书还可以使我领会《项脊轩志》中默默地坐着,万籁有声的情景;书籍使我与周恩来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③走进第二间小屋,那里有如石之坚、如玉之润、如海之深的纯洁的友谊。朋友可以在你困难的时候给予你帮助,在你迷失方向的时候给你导航,在你郁闷的时候给你开导,在你快乐的时候与你复制共享更多的快乐,在你悲伤的时候帮你分担悲伤烦恼。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妇孺皆知。管仲与鲍叔牙友谊很好,共同做生意、当官,更让人人羡慕。

④我的第三间精神小屋有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屡败屡战的意志。我本来是一个胆小怯懦的人,《史记》上说:“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里所说的伟人都有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屡败屡战的意志,所以他们成功了。我明白了:哪怕以后身陷囹圄也不能自我消沉堕落,即使以后处于饥饿困顿的情形,也不能萎靡下去。人的肉体总是要死的,他们却将名字刻在了史册上,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流传。

⑤每一个人,生活在大千世界里,都应该有读书的热情,保持着对友情的向往和不怕困难的精神。这就是我的精神小屋。

【失误诊断】

失误1:题目平常,直接转用话题,这是懒汉式拟题法,又叫敷衍贴题。

失误2:开头材料大挪移。第①段虽然扣住了话题,但开篇采用的是完全抄引话题材料,令人反感,第一印象很差!

失误3:表述方法与语句顺序不当。第①段中“蜗牛”等句放置到开头较好,最好将比兴语言改为衬托。第②段中“古人”应该按时间顺序排列,表述整齐,条理才能清晰。

失误4:第②段中存在表意空泛,常识错误,前后不呼应,与主题若即若离等问题。

失误5:第③段中语句啰唆冗余,缺乏感染力。

失误6:引用拘泥、呆板、单调。第④段原版引进《史记》上的大段语言,此乃作文大忌。令人顿生背诵课文、拼凑字数之嫌。不仅毫无益处,反而显得拖沓,如果再有错别字,更麻烦了!

失误7:结尾平淡,简单重复,甚至有点偏离中心。

【升格指导】

1.好的作文题目能先“题”夺人,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精神小屋”是形象的说法,“三间”更是以小寓大,可以“三间小屋有限,精神空间无限”为题,整齐有致,主旨凸显。

2.开头可以采用“巧接材料妙引用”——概括引用的方法,压缩冗余内容,既接过材料这个“接力棒”,在“精神空间”这个跑道上“驰骋”,又能快速转入自己的观点。

3.对话题或材料内容应采用整合法概括,使句子的结构整齐,句法类似,语言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感染力。

4.对于第④段引用的《史记》上的大段文字,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加工,每引一两个事例后便紧跟相关的评论或引申,既能避免“背诵课文、拼凑字数之嫌”,又能增加文采。

5.结尾要注意变换词语,升华主题。

升格作文

三间小屋有限,精神空间无限

杨 喆

①蜗牛的小屋是背上的壳,青蛙的小屋是河床里的洞,麻雀的小屋是屋檐下的巢……它们安居身体的自然空间是有限的,而我栖息灵魂的精神空间却是无限的。著名作家毕淑敏为自己修建了三间精神小屋,分别盛放着爱恨、事业与自己。我的精神空间也可分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着对读书的兴趣与热情,第二间盛放着对友谊的渴望和珍视,第三间盛放着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意志。

②走进我的第一间小屋,那里满满的是让我拥有知识与力量的书。古今中外,应有尽有。薄的有五角丛书,厚的有四大名著;古代的有《搜神记》,当代的有《学习的革命》……书籍伴我从一个顽童成长为一名学子,书籍让我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书籍让我站在时代的高峰上眺望世界。读书可以使我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古人交谈。向孔子请教如何修身治国,和屈原同吟“路漫漫其修远兮”,感悟司马迁面临生死抉择的隐忍,体会孟浩然怀才不遇的郁闷,领略归有光“偃仰啸歌”“万籁有声”的高雅境界。书籍使我有信心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③走进第二间小屋,那里有如石之坚、如玉之润、如海之深的纯洁的友谊。友谊是人生的财富。困难的时候,朋友可给你帮助;迷失的时候,朋友可给你导航;悲伤之际,朋友可帮你分担;快乐之时,朋友可与你共享……管仲与鲍叔牙互相举荐为相,友谊绵长,千古流芳;李白与汪伦的感情深厚,如“千尺潭水”,功名偕忘。

④我的第三间精神小屋最充实,里面是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它使我从畏惧困难、缺乏恒心变得自信勇敢,迎难而上,敢于成功。《史记》告诉我,“唯倜傥非常之人”才能名声远播;司马迁告诫我,“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正是艰难困苦,才能玉汝于成;从“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中,我逐渐懂得了失明不能使有志者悲观,被贬不能让有为者灰心。韩非囚于秦而《说难》《孤愤》名扬华夏,不韦迁于蜀而《吕览》誉满九州,这无不昭示着正是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在支撑着大写的“人”字!我发誓:即使以后身陷囹圄也决不消沉,纵然饥饿困顿也不能萎靡!人的肉体会很快地腐朽,只有精神才是不朽的!

⑤我将把对读书的热情提升为钟情,从珍视友情步入播洒友情,克服困难、奋勇拼搏,把自己的精神小屋构建成人生的精神大厦!

【升格解密】

这篇《三间小屋有限,精神空间无限》可以说是对原文施行了大手术。首先把题目由“我的三间精神小屋”改为“三间小屋有限,精神空间无限”,使之整齐有致,凸显主旨。其次,针对材料使用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把所有契合题意的材料全部采用整合法概括,使句子的结构整齐,句法相似,语言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感染力。而一些可有可无的材料,以及部分不太典型的材料,则一概舍弃不用。对于第④段的引用文字,采用变换多种方式引用的方法,每引一两个事例后便紧跟相关的评论或引申,既使得论据充分,又显得行文灵动,能增加文采。

鲁迅告诉我们,“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冯雪峰告诉我们,“文学作品语言的好坏,关系着作品的生命,因为作品的内容是用语言来表达的”。这篇升格作文紧紧围绕选材与语言两大焦点精心裁剪,细加斟酌,使得行文紧扣话题,言简意赅。语言升格之后,文章议论更精当,意蕴更丰富,因而修改之作不失为一篇有情、有理、有文采的佳作。

猜你喜欢
毕淑敏升格小屋
波比建小屋
善良是颗种子
善良是颗种子
山中小屋
整体思考局部推敲
邻居眼中的毕淑敏
毕淑敏的两次放弃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话题作文“错过”创意升格
反兴奋剂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