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在此升华

2009-12-15 09:10崔立果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学号倍数教学模式

崔立果

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创设自主、和谐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新的教学模式:

1.自主内化式

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构建起来的。因此,教师在课尾通过提问的方式,由学生归纳概括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并与旧知相联系,构建成新的知识网络,达到内化的目的。如:学习了“圆的面积”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1)你认为这节课重点是什么?(2)圆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它与我们已经学的图形面积有什么联系?

2.自我评价式

让学生既可对自己学习情况作出评价,也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情况作出反思。如:学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反思:(1)刚才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2)这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这样,学生在评价、反思中学习能力得以提升,数学素养不断提高。

3.良好祝愿式

在课尾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良好祝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 积极性。如:直线、线段、射线及平行线、垂线复习整理后,以教师向学生赠送礼物的形式,作为课堂结束语:“人生,给每一个人的机会都如平行线般均等,如何在线段般的生命里,运用垂线般最短的时间取得更大的成功,你必须具备远大的目光。最后,祝同学们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短短的几句话,既向学生表达了老师的良好祝愿,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内在美。

4.游戏情景式

教师创设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它能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尾声中掀起高潮”,从而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学了“倍数、约数”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请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再请学号是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要使剩下的同学全部起来,该请几的倍数起立?”

5.问题延伸式

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又带着问题去。教师在课结束前,既可以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疑问或新的想法,也可以设计激发求知欲望的问题,有意设置悬念,以达到“课虽终,思未了”的境界。

如教学了“年、月、日”后,问:“为什么是四年一闰,而四百年又一闰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一下有关资料,以了解更多的知识。”

又如教学完“加法的交换律”后,学生已经明确了“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问:“在减法、乘法、除法中是否可以去研究研究。”

课堂结尾的方式多种多样,到底运用哪种方式,要视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而定,避免随意性、盲目性、仓促性。只要我们精心设计,短暂的课堂结尾同样能够放出光芒,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得以升华!

猜你喜欢
学号倍数教学模式
说说“倍数”
巧用“倍数的和”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我们来打牌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学生学号的妙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