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地理的课堂效果

2009-12-15 09:10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导言语言课堂教学

张 红

摘要:课堂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应通过转变角色、诱人的新课导言、感染力极强的教学语言、环环相扣的教学教程,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热爱并认真学习地理课,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地理 课堂效果 素质

地理课的功能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观念等科学的地理思想,使学生能够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认识和评价人类所面对的重大问题,形成对这些问题应当采取何种正确行为方式的地理价值观念。因此,地理教师应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使学生热爱并认真学习这门课程,形成具有21世纪所需要的参与中国与全球持续发展和国际交往、合作、竞争的基本素质。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

要建立教学相长、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变“传话”为“对话”,“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同学生一起成长”。这要求我们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随着时代前进,并将新的教育观念转变为具体行动,要将自己的角色更新定位,不仅能满足于知识的传播,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研究者、开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二、有一个诱人的新课导言

中学生受思想认识水平、课程时间安排、考试导向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不重视地理课,学习不主动、不积

极。但是,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又往往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一方面,他们对问题刨根问底;另一方面,他们又急于要显示自己的才能,个个跃跃欲试。这就为设计好新课导言,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和思想基础。经过挖掘加工后生动诱人且带有悬念的新课导言,一上课就要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上来。由于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学习,直到把悬念化解、问题解决。

三、突出浓郁的“地理味”

多媒体教学和地图教学是地理课堂教学法突出体现地理味的手段,其中,地图教学是关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使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地图,正确分析和说明地理问题,是地理教学法的主要任务之一。而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则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复杂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用一幅或几幅地图,包括地理示意图表、地理漫画及素描等,便能生动直观、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如《中国的地形》这一章,学生看图后,就会一目了然,并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四、感染力极强的教学语言

教师灵活并恰当地运用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板书语言等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在教学时或绘声绘色、或幽默诙谐、或启发诱导、或慷慨陈词、或点头赞许、或热情鼓励等等都会使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适时、适度地使用修辞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使其勇于提问、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同时,配以新颖、美观、精练的板书、板图或是板画,就能吸引住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

五、环环相扣的教学教程

一节完整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其教学过程总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良好的开场白,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提出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可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紧接着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寻找和讨论新课的知识点,同时,使用多种语言技能,营造宽松、和谐、探讨、竞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勇于向知识的深处质疑、解疑。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联系实际,运用新知识解说相关的地理问题。最后,进行反馈教学效果、强化训练,以及简单、扼要地总结,就能取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

总之,通过其课堂教学法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达到会学、会用的目的,提高学生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导言语言课堂教学
专题导言
导言
导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导言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