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2009-12-15 09:10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课外课文阅读教学

王 斌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活动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总是在被动中学习。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造力与竞争力。随着教改的深入,我们才发现传统教育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正因如此,现在的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作用,要求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学会自己表达、自己指导、自己创造、自己选择,这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是人们在人类社会中交际和生存的必修课程,也是净化人类思想和文化,提高智慧的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人格升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学科的教学主阵地,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呢?

一、教学前,让学生自备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教学是认识与情感相互促进的过程。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所以,我在进行阅读教学前,改变以前布置统一的、缺乏个性的预习作业的传统方法,而是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主准备学习内容和选择学习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准备的学习内容方面分别是以下几类:1.要求进行学习交流,获得成功感。例:课文主人公的资料收集、文章故事的时代背景、与课文相关的科普资料、课文的音像资料和学习网站、课文精美语句的自我阅读感受、自主阅读后的感悟……2.提出学习疑问,满足求知欲。例:不理解的字词句、围绕课题的疑问、文章的时代背景、主人公的生平和故事、相关的科普知识……

在教学前,让学生自主准备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中,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激起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灵敏性和发散性较强,但集中性和指向性较薄弱,所以如果让学生在愉快融洽的学习氛围中感悟自主学习的快乐,才能让他们真正拥有“我要不断学习”的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具体可以让学生在尝试到以下的快乐:

1.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的国民教育,学生在学校应受到机会均等的教育。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控制的时候,必须扩大参与的对象,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各自的快乐。

在学习《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为了使每个学生真正体会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人,我就采用了“个体学习”和“分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手段,扩大了学生学习的参与面,达到了面向全体的目的。首先让个体参与学习,教师布置:你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出来的?请学生用线划出最能体现的句子,并抓住字词细细品味。再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进一步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这一种做法,为学生提供了全员参与听说的机会,有效地保证了参与率,可以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2.个人成功感的快乐

马斯洛在《自我实现的人》一章中强调了个人对“自我价值的实现”的追求,而且他把自我实现的人称之为“完美”的人。其实这里的“完美”、“自我实现”体现的就是对成功体验的肯定。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时时处处寻找机会、创造机会、利用机会使学生体验成功。

在《负荆请罪》一文教学时,我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就采用小组自由排练课本剧进行比赛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的动力因素,由此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能力的舞台。因为这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的发挥,容易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锻炼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是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是真正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

三、教学后,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积累,掌握延续性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不应单单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因为语文教材本身便和我们的社会、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为课堂教学内容得到拓展,我利用课外的各种渠道,调动一切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外部因素,培养学生在课外自主积累的意识和毅力,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积累。在教学《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时,我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巴金的资料,阅读巴金的文学作品,召开阅读交流会,写写了解巴金后的心得……把狭隘的课堂和广阔的课外紧紧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我在每篇课文教学后,布置的作业是可选择性的。题目的类型是3选1:(1)抄写自己认为课文中没有掌握的或自己课外预习生成的精彩词语。(2)抄写课文中精彩的片段。(3)自己学习课文后,最想告诉老师、同学的一段话。(可以扩写教学中讲到的文章空白点,可以摘抄课外学到的相关知识,可以写自己对作品中主人公的认识,可以写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诊断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想做的作业,又照顾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锻炼了学生自主积累的毅力,让学生的学习积累具有系统性和明确性。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的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课外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