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循道巧批文

2009-12-15 09:10王占京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习作学校老师

王占京

每逢开学后的一个月左右,县市教育部门便有一次教学常规检查,这已形成惯例。检查内容包括学校管理、教学管理、食堂卫生管理、收费管理、教师的备课、讲课、作业的批改等。作为教研员,我自然是检查教师的教案、讲课及学生作业的评改。有一篇学生的习作和教师的评语,使我心生波澜,思考良多,并在检查汇报点评之后,引起强烈反响。现摘录如下,并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看法:

学生习作(为保持习作原貌,文中的病句、标点的使用等均未作修改):

成长的烦恼

唉!上初中了。

每个人都要长大,而长大是快乐还是烦恼呢?我以为既有快乐,又有烦恼,但我的成长是烦恼。

转眼间,我已经上初中了。童年的快乐生活一去不复返。上了初中,烦恼就像憋了很久,一下子全来了,我对初中的风气不习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习惯。就像数学老师,他注重的是讲解,而我以前的老师是只要点几下就行了。还有地理老师,她教课很多年了,对课本很熟悉,她讲课时说了一半,认为你全会了,就讲下一道题,很快,有许多同学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我原本以为会和小学一样,井井有条,秩序很好,可是我错了。初中的学生吸烟、喝酒、打架、翻墙出去上网,好像都习以为常了,这些事在小学是想都不敢想的呀!初中这个阶段很重要,可是偏在这个阶段有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走了错误的道路。

在初中看见打架已不足为奇了,在初中一不留神就会有人找麻烦,刚来初中时,我就差点被别人打了,近几天,我还是常看见有人打架,可是谁敢报告呀!在厕所烟头都快可以铺地了,我都快厌恶死初中的生活了。

我不愿做一个泛泛之辈,可是在初中,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我要努力学习,我发誓,我长大一定会有所作为,让更多的人记住我的名字。

教师批语:

你是一个很有志气的孩子,现在的社会造就了现在的孩子,老师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自己不改变,任何方式也无济于事,希望你出淤泥而不染。

看了这样的习作和老师的评语,不禁使人扼腕,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学生的习作,文风简朴,叙事自然,感情真实,像和老师在促膝谈心,既写出了自己的烦恼,又从侧面对老师的教学和学校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充满着期待,表现了一个纯真而又忠诚的学子之心。

文章主要信息有三:一是写了学校纪律的混乱,风气不好:学生吸烟、喝酒、打架、上网,见到坏事也不敢报告老师等;二是写了对老师讲课的烦恼,但没有责备老师,只是委婉地说自己“对数学老师的讲课不习惯,对地理老师的讲课反应不过来”;三是写了自己在这么多的烦恼中,发誓“不作泛泛之辈,一定要有一番作为”,表露了自己的心迹。多好的一篇习作啊!可遗憾的是,老师对这篇习作根本就没有真正读懂,或者说没有捕捉到文中的真实信息,就不加思索地以沮丧的语气给出消极被动的评判,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不能不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

首先,教师把学生烦恼的根源指向了社会,在老师看来,现在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龌龊,这样槽糕。学校里学生的吸烟、喝酒、打架、上网等不正之风,都是这个恶劣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我有什么办法?要埋怨你就去埋怨这个社会吧。在这种“龌龊”的社会背景下,你只有改变自己了,去适应了,不然的话,“自己不改变,任何方式也无济于事”。这样消极的心理暗示将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社会环境真的这样龌龊吗?学生本来是想通过自己的倾诉,期望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改善自己的学习环境,根本没有像教师那样把社会想像得那样龌龊而不可改变。可经老师这么一评批,就把怨恨的指向直指社会,能不导致学生产生仇视社会的逆反心理吗?其次,教师人为地加重了学生对社会、对学校的悲观失望与孤独忧郁的心理压力。学生对社会对学校是充满希望的,是有信心有志向的,文中就明确地表达了这一点。可老师这么一评批,学生的那种热望、那种信心怎么会得以升腾?现在的社会就这样,这一代的孩子都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社会的牺牲品,造成这种不良习惯,形成这种不良风气,那是不可改变的,所以老师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你也只有改变自己了,他们都是淤泥,“希望你出淤泥而不染”。多么悲观的话语!多么令人伤感的评判!怎么能让孩子不消沉,不孤独呢?我没有跟踪调查,很难想像,那个学生看到这种评语时有多伤感、多无奈!

语文学科是教给学生灵魂的学科,作为语文老师,为学生铸造灵魂的责任尤为重大。对学生习作中所反映的真实信息,教师应从“铸魂”的高度,因文循道,科学引导,文道并重,巧做评批。学校则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标,调整工作思路,使学校的工作、教师的教学全方位地适应学生,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讲,针对学生的这篇习作,我以为,教师除了做好字、词、句、篇等知识与能力的指导外,至少还应做好如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因文循道,科学引导。即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倾向、思维情感,给学生的习作作出一个客观的、科学的、指导性的评判,包括习作水平、对事物的观察认识水平,以及学生的思维品质等,以鼓励其积极向上的勇气。能否可以这样说:“真了不起!你上初中了,长大了,作文水平竟有如此大的提高。文章叙事自然,感情真实,且用对比手法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老师都被感动了。看得出你是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孩子。请相信,老师一定会帮助你解除这些烦恼的。不过,文中你所说的吸烟、喝酒、打架、上网等不良现象的确存在,但那毕竟是个别现象,代表不了学风的主流,而且这些不良现象随着学校管理的进一步加强,会很快消失的。看问题要看大局,团结进取,积极向上,才是我们的主流。要鼓起生活的勇气,你的目标一定会实现。”这样写,学生受到的影响和教育将是积极而有效的。

二是应对学校做好信息反馈,努力克服学校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讲文明、有秩序的学习环境。如可以在教师会上把学生习作中反映的问题提出,或书面或口头向学校领导反映情况,用这些朴素而真实的典型材料为学校领导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帮助健全制度,完善措施,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

三是应做好任课教师的信息沟通。主动向文中提出的数学老师、地理老师等任课教师交流课堂教学情况,委婉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哪种教法学生容易接受,哪种教法学生不易接受,学生的适应情况是怎样的,等等。这样,既能使任课教师不断地了解学生,改进教法,提高效率,又能解除学生听不懂、反应不过来的烦恼,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评批作文有讲究,评得恰到好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与愿违,不利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每一篇习作,对学生习作中反映出的信息,教师不可熟视无睹。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珍视学生的真情直言,从关爱的角度赏识学生,指导学生,鼓励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思考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

作者简介:

河南省特级教师;平顶山市优秀教师;平顶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全国优秀学术指导

猜你喜欢
习作学校老师
学校推介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