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优势是语文教师施展教学魅力的舞台

2009-12-15 09:10唐崇高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古诗文多媒体课文

唐崇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近年来,随着我市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将信息技术纳入中考范围,绝大多数学校都配置了网络教室。这为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供了可能。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逐渐成为最具吸引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本人近年来担任语文教学任务的同时兼教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常做一些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探索,发现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信息技术能为语文教学提供大量学习信息和资料

Internet被人们称之为“mother of all networks(万网之母)”,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在语文教学中,我常常借助于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一方面,我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下载了网络中很多用于教学的多媒体素材、课件、教案、试题等资料,解决了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另一方面,我选择一些表述内容、表现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认知水平和阅读水平的网站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网上获得信息,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阔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的空间和条件。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让学生上网下载王菲演唱的这首歌并学唱,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对课文的背诵。又如在教《白杨礼赞》一文时,我设计的情境导入是首先播放歌曲《小白杨》,然后问学生:歌中有一句话“小白杨和战士一起守边疆”,这首歌真正歌唱的是小白杨吗?用这种方法导入,能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学习的情境中。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求知的前提和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课堂,感受课文的真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网络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如:我在教学《沁园春·雪》这课时,首先通过网络影院播放了自己剪切的电影《开国大典》中一个大约3分钟的片断,展示毛泽东这首词的发表引起的巨大震动,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学生都急于探究原词的深刻含义。又如:教学《苏州园林》这课前,先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苏州名园的一些图片,让他们对苏州园林有一个总体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引入叶圣陶先生又是怎么看的,成功地将学生导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中。再比如教学《看云识天气》,过去,我是教完课文要求学生课后观察“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雨积云”等。现在事先在网上收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雨积云”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云的形状、位置、天气征兆,课前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在课后便主动去看“云”识天气。两种不同的方法,显然后者优越于前者。

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每篇课文都有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当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学生难以掌握时,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使用多媒体手段。因为多媒体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能化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这种优越性特别体现在古诗文教学中。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文章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时代不同,生活阅历不同,学生的表象储备贫乏,对文中所描绘的意境略知皮毛而不得要领。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用录音机播放一下朗读录音,有时也会找几幅挂图来助阵,但这种教学手段总显得较为单调而乏味。多媒体课件以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丰富的形式,创设了古诗文的意境,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古诗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先展现这样一幅图景:深秋的黄昏,凄凉的洞箫声中,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即将归巢的暮鸦在缠满枯藤的老树树梢上盘旋……学生沉浸在这情景中,无须教师多言,就能够融汇到意境之中,跨越时空走近作者,这种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达到的。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充分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能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环境和发展平台,能变封闭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开放的、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网络环境下,学生能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与教师商量后,自我决定学习的内容,安排学习的进程,自我管理与调控。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讲授,而是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主动建构的知识主宰以及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以平等、开放的心态与教师互动、交往,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主动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自主、探究学习的权利和快乐。

信息技术的优势是语文教师施展教学魅力的舞台,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不可替代的桥梁,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给语文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它又为教师提供了一片新的教学空间,为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一个新场所。我们语文教师只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加强学习,抓住机遇,大胆创新,改进方法,就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古诗文多媒体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背课文的小偷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