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小学校学生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09-12-16 04:33
体育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教育课体育教材

周 红

健康教育是提高人的健康素质的教育,学校是开展健康教育最理想的场所,中小学健康教育课作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课程,已经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中小学校的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健康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最薄弱环节之一,现实中还存在不少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才能切实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和谐、快速的发展。

一、制约当前学校健康教育的问题

1.课程设置存在误区

在国家《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中小学校每周要开设0.5课时的健康教育课,但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却没有安排健康教育课的课时。从学校层面上看,许多学校没有专门的教师来担任此课程的教学,更有不少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健康教育课,特别是部分初中学校问题更加严重。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把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根据三维健康观,新课程改变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重新构建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但实质上它是以体育为核心来改造体育课,而不是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程的结合,健康教育的内容仅包含了与体育相关的部分,所以,学校健康教育的完整内容根本无法包含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之中。

在基础教育学段,健康教育师资严重缺乏是不争的事实。在中等或高等师范的教育专业设置方面,没有面向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有些中小学校即使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其任课教师都是其他学科的教师所兼职。同时,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健康教育和保健知识的传授还不够重视,在“体育与健康”课中不少体育教师是不能胜任健康保健知识的教学的。

3.课本等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在2006年以前,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基本都配备健康教育教材和教案,不少地区的学生还配备了健康教育课本,而近年来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目录规定的中小学生使用的教材范围中,就没有健康教育课本,即使有些学校还在开课,也是使用以往的老教材。健康教育课本、教材等教学资源的不足,是新时期影响健康教育课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4.校医、保健教师的工作量严重超标

目前,不少学校由校医或保健教师兼职健康教育课。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应按1:600配备。但实际情况是,目前各地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配备都严重缺编,如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财政收入很好的县其缺编率为48.80%,至于经济落后地区其缺编率则更高。由于缺编缺口太大,致使不少校医和保健教师的工作量严重超标。他(她)们不仅承担着学校卫生保健、教学卫生监督、学生常见病防治等工作,而且还担任着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健康教育宣传和青少年红十字会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致使他们没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健康教育的教学教研中。严重制约了健康教育课开设的质量和效果。

5.健康教育教师的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受限

目前,各中小学校在教师编制上,还没有健康教育教师编制。有些教师过渡为专职教师后,其健康教育教师资格无法认定。在当前上级部门制定的“学教一致”的政策下,许多健康教育教师职称无法评定,致使许多教师在开展健康教育等工作中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感到前途渺茫,也有部分教师因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的问题无法解决而不愿从事此项工作,从而再返回其他教师岗位。

6.有关部门及学校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部分地区的上级有关部门对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情况督查视导不力,没有具体的措施和奖惩制度;不少学校对开展健康教育认识不足,认为可有可无,更有甚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弄虚作假等等,所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发展的对策

1.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尽快明确规范

健康教育课是事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通过在学校进行健康教育后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将对他们一生的行为和身心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一个学生还能够带动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积极向上的卫生文明程度。因此,要落实学校的健康教育课,就一定要在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保证健康教育课的课时。那种把健康教育采取分散、渗透的方法,如,把健康教育分散到体育、生物、科学等课程之中,渗透到平时的各科课堂教学环节之中,没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没有专人负责,没有具体的课时保证等做法,只能是使健康教育更加边缘化,其结果只能是一句空话、流于形式。

2.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要统筹安排

上级有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学校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设立健康教育教师编制,充实和提高健康教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保证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顺利的开展。高等师范院校应设立学校健康教育专业,进行专业培训,为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师资保证。在当前的高等体育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应重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设置,以保证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实施健康教育、胜任独立的健康教育课程。各市、县教育局教研室应配备健康教育教研员,定期开展备课、观摩、评比、教学研讨和培训等工作,以提高健康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3.中小学校健康嫩育教师的资格认定和职称晋升要得到保障

教师资格的认定及职称晋升涉及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对教师做好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具有权威的导向性和促进性。上级有关部门要建立学校健康教育学科教学质量的督导考核制度,要解决好学校健康教育教师的资格认定和职称晋升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与提高,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去。另外,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既要考虑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相互渗透,还要考虑到建立健康教育的独立教学实验体系,以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的各自功能,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

4.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教材等教学资源必须给以保证

学校健康教育教材、教具等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影响了健康教育的质量。业务主管部门要科学、系统地编制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教学计划、标准要求及教材等,配备辅助教材、配套课件及教具,小学、初中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有连贯性,学生可以循环使用健康教育教材,以确保健康教育课规范有序地开展。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就是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知识与理念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我们坚信,只要各级有关部门加大对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针对学校健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及时开展健康教育效果的督导与评价,中小学的健康教育工作必将迎来一个科学发展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高爱钰.潘勇平.张欣.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健康教育情况调查中国校医杂志.2008,6(22):390-392

2.顾渊彦.王敬浩.邹玉玲.等中日两国体育、健康课程及教师教育比较研究,中国期刊网.2003(5).

猜你喜欢
教育课体育教材
教材精读
省长上了一堂“教育课”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