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2009-12-17 06:22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信息服务图书馆高职院校

曹 娜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高职院校图书馆由重藏到重用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服务,尤其是知识信息服务逐渐成为衡量图书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体现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产生原因、物质保障、服务项目、服务特点四个方面围绕“服务”这一宗旨进行了阐述。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5-0154-02

1 促使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产生的原因

图书馆作为一种记忆机制,收藏和保存文献记录、文化遗产应该是最基本和重要的功能。实施知识服务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文献资源是提供利用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死”的,而只有读者利用它,才能活起来,从而转化成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化,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各种服务也转换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各种服务。信息服务机构的功能是提高信息与知识的分配效率,使创新者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得创新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使社会的知识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目前评定图书馆水平的标准,已不单单看馆舍建筑、藏书量、年进书量、阅览室座位等,最重要的是看资源利用情况,图书馆能提供的服务以及用户需求满足率,也就是说服务水平逐渐成为衡量图书馆发展层次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也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点的网络时代的特征。如何使读者掌握利用文献资源的“钥匙”,迅速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自己所需文献,是摆在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问题,并且随着知识量的剧增,这个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另外,随着科研工作的开展,有些教师所需文献超越了本馆文献资源,对于这种个性化的需求,图书馆要考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来满足读者要求。因此,服务,尤其是知识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诸类问题推动了图书馆从重藏到重利用的转变,进一步促使高职院校信息服务机构产生。

2 高职院校信息服务保障

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提供信息服务的物质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在快速增加,资源形式也在变化,范围在扩大,建设复合型馆藏是今后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方向。电子资源的增加和印刷型资源的减少将是今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各类电子文献入藏量的迅速增加,数据库的建设是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的一大宝贵资源。如果把图书馆工作人员比作“巧妇”,要想做出好“炊”,米的质量是关键,因此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关系到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质量,图书馆要严把采访质量关,制定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根据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业特色、用户需求来确定馆藏的内容范围;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实时调整馆藏的载体形态。

图书馆主页,可以揭示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情况,是图书馆开展网上信息服务的窗口。因此,主页的设计除了要考虑视觉感受外,还要充分考虑到读者使用的便捷性。从读者角度出发,图书馆主页建设要考虑到以下几点:(1)图书馆在学校主页的位置:一般来讲,读者查找图书馆方式是先找到学校的主页,再进入图书馆的主页。所以,图书馆主页链接最好设在学校主页的一级类目,这样易于读者快速找到图书馆。(2)图书馆主页的长度: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检索需求和便利,尽量浓缩主页内容,使主页的长度都在一屏以内。对于读者来讲,并不是所有的链接都是常用的,如果链接数量过多,就会分散注意力,给读者增加不必要的麻烦。(3)图书馆主页的链接说明:图书馆主页链接最好使用鼠标说明文字,这样就会使读者在浏览时对该链接的内容一目了然。(4)网站的目录结构:必须遵循清晰有序、线索明确、先主后次、直接高效等原则,结构层次不要太多太深,并且栏目之间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相互链接,灵活运用“返回”按钮,实现栏目之间的自由转换。除此之外,为了提高读者利用网络资源的积极性,还要消除空白页和死链接。(5)图书馆主页内容更新:图书馆是一个信息服务部门,及时补充和更新信息内容,是网上信息服务的最根本的要求,也是读者衡量网页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3 高职院校信息服务项目

参考咨询部是图书馆具体提供服务部门,内设参考咨询员,服务内容包括:(1)解答全校读者的日常咨询工作,通过面对面、电话、E-mail、QQ群、实时问答等形式对读者利用图书馆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予以解答,搭建起读者与图书馆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2)面向学生读者的培训工作,包括新生入馆教育、图书馆一小时培训、信息检索课授课。从入校开始到学生毕业,图书馆根据不同时间提供不同的培训,比如在学生步入大学之始开展新生入馆教育,让学生对图书馆的资源概况、服务概况有所了解,激发他们的入馆积极性;信息检索课,让学生系统全面的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网络搜索、信息检索新技术等,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图书馆一小时培训,根据学期、数据库的不同,给予实时的培训,通过公告栏,让同学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专题,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3)面向教师读者的服务,包括代查代检索服务、文献传递服务、收录引用检索服务、专业馆员服务。代查代检索服务,由老师根据自己所需提供文献的特征、检索词或相关词,图书馆员代为检索的知识服务,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教师在文献查找方面的时间,体现图书馆为科研服务的思想;文献传递服务,指图书馆把本馆不能满足的文献请求发给第三方文献信息机构,由所选择的文献供应机构满足用户的文献需求,所产生的经费均由图书馆承担;收录引用检索服务,是为了满足教师在申报课题、职称评审等方面需要提供个人或机构的论文收录、引用情况证明时,查找文献被SCI、EI、ISTP、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数据库收录和被引用的情况;专业馆员服务,是由除图书馆外的其他专业知识背景,具有很强的检索技能人员承担,针对系、专业提供一对一的中介性、指导性、研究性服务。(4)面向

领导决策层的内参资料服务四个方面。

4 高职院校信息服务特点

主动型服务。随着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服务内容的日益繁多,有一部分读者对图书馆的一些新的服务模式缺乏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向广大师生做好宣传工作,并尽可能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保证高职院校绝大多数读者在图书馆获得畅通的信息。

全面性服务。从面向的读者群来看,包括学生读者和教职工读者;从服务重心看,包括基础服务和深层次服务;从咨询的问题来看,涉及到图书馆采编、流通、技术等各部门的咨询,这就好比信息服务部门是中间的点,起着接受和释放的作用。

个性化服务。是指服务内容的个性化,能够满足用户个体需求的一种服务。根据读者提出的明确要求提供服务,或通过对用户个性、使用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地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服务,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形式多样化服务。数字资源的快速增长使读者不必到馆即能获取信息资源。基于资源载体和信息获取途迳的多样化,用户对图书馆服务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要求,联机检索、校外访问、FAQ、文献传递、信息推送、网络导航、虚拟参考咨询等服务形式正在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常见形式。

泛在化的服务。指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Any time,Any place, Any way.)。目前,本校师生在校外也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源,为师生的工作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另外通过QQ、电话解决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问题,为及时解答读者咨询,指导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回雁雁.“211工程”建设的高校图书馆主页设计的调查及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5,(2).

[2] 隋彦明.高校图书馆面向信息的知识服务[J].科技信息,2007,(23).

[3] 范翠玲.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及主页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J].图书馆论坛,2005,(4).

[4] 王蓓.关于图书馆员专业价值的思索[J].图书馆,2006,(4).

[5] 李强.浅谈图书馆资源建设[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6] 任青.网络环境下学术研究的信息需求与服务模式[J].图书馆论坛,2005,(3).

[7] 潘秀清.构建和谐图书馆服务模式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6).

[8] 黄炜宇.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浅谈[J].现代情报,2007,(10).

猜你喜欢
信息服务图书馆高职院校
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