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

2009-12-18 09:26朱爱飞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新课改师生

朱爱飞

前段时间在某教育论坛上看到一篇有关信息技术课堂上师生关系的帖子,感触颇深。内容是这样的:新课改改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啊!学生不愿听课,只想玩游戏。上课时任你喊破嗓子,也会被学生的喧哗淹没。迟到、早退、旷课、乱扔垃圾(有时候我真想把他们当垃圾给扔了)。你管得严了,学生就烦你。我们这里学生要评老师,老师得分低了要下岗,领导还经常督查。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玩好?最重要是让学生认为你是好老师!唉,苦点儿、累点儿倒也罢了,老师还要讨好学生,什么世道呀?

后来,笔者又以“信息技术师生关系”为关键词利用百度进行搜索,在其他一些论坛上也看到过很多类似的帖子。其实,论坛上这位教师道出了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共同心声。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从以前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发展到现在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在初中,不少教师反映信息技术课太难教了。比如,课堂纪律难于控制,特别是上机课,明明备课备得很充分,但教学的理念和措施总不能完整地实施,课堂教学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问题?其症结在哪里?经历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性原因是师生关系的建构出现了问题。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由于师生关系最基本的特点是教与学,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所以,造成在新课改中出现不良师生关系的关键在教师。

首先,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主体意识不强,终身教育观念淡漠,“以人为本”的思想尚未确立。

其次,不少教师缺乏爱心,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有的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对工作不负责任;有的法制观念淡薄,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再次,有的教师不注重提高自身素养,起不到为人师表的作用;缺乏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不注重师生间的心理沟通。

除了教师自身的因素外,其他原因还有很多:(1)信息技术课是副科,学生不重视。(2)课时少,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少。(3)教师如果脾气太好,就会管不住学生,教室也就成了网吧。(4)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了解,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玩游戏……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用爱来构建

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前提。它要教师用爱来构建。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要爱,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只有教师树立了这种观念,课堂上他的言谈举止才是和谐的、学生易于接受的。否则,只剩下了空洞的说教,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有人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对学生来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如果双方没有情感交流或者交流遇到障碍,这种教育是不会有好效果的。二是教师必须精心安排每一堂课的内容,让这种爱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让学生学到东西。

1多点微笑和表扬

“把微笑带进课堂”是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面对学生脆弱而不成熟的自我观念,教师的态度、情绪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然,要做到在课堂上微笑永驻、表扬不断,教师必须有很好的师德修养。

信息技术教师一般都兼管机房。由于信息技术课的独特性,学生在上机操作时稍不注意就会使电脑瘫痪。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信息技术教师往往会狠狠地训斥学生,不让学生随便乱动。久而久之,学生由于害怕教师的斥责,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不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更谈不上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应把对学生的爱带进课堂,把微笑和表扬带进课堂,以教师的热情感染学生,对学生的好奇、好动加以善意的引导,对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创设宽松的教学气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遇事要冷静和耐心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在扯着嗓门训斥学生:“演示几遍了,怎么还不会?什么脑子,怎么听的?”“说了几遍了,你还要讲话!”“下次作业再交不上来,不要来上课了!”有时,这样的情形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身上。在这种场合,师生矛盾很容易被激化。其实,在遇到学生不恰当行为较突出时,教师更需要有耐心,付出更大的努力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否则只会事与愿违。以前我班上有一位学生,脾气大,很不服管,课堂上讲话、抢旁边同学的鼠标玩,在同学作业还未提交时就去按他的电源按钮,作业从来不做。在几次教育失败的教训中,我总结出,对待这样的学生需要根据他的特点,拿出更多的耐心。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我尽量让自己说话的语调轻松自如,把讲道理变成聊天式的谈话,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师要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实施教育。只有让学生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3更应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

信息技术课一般每周只有一两节课,每位教师要带好几个班。与其他学科相比,师生之间接触的时间较少,如果再不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的关系会越来越疏远。这既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的开展,又影响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当然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师生交流拓展到课堂外,尽量走近学生,主动去寻求共同语言,与他们成为朋友。这对教学有很大帮助。例如,学生学习了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后,可以利用这些手段进行个别交流。一方面让学生熟练使用这些技术,另一方面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4学会宽容,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并尊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并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并及时加以引导、表扬和鼓励,使学生逐渐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教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相反,如果教师不信任、不尊重学生,尤其在公共场合,哪怕是无意识地用不当的语言去刺激学生,其后果是严重的。

对于善于做学生朋友的教师,有哪个学生不喜欢他呢?当然,朋友关系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要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一分严格之水,再掺上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酿成教育的甘露。

在新课程背景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更多地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进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新课改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