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钢琴与表演钢琴的专业比较与分析

2009-12-18 08:49
音乐探索 2009年3期
关键词:复合型

奉 建

摘要:高师钢琴教学与表演钢琴教学存在着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所形成的。分析它们的差异,有助于宽口径、多层次造就和培养艺术人才。

关键词:英才式;复合型;音教专业;表演专业

中图分类号:J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096-04

前不久,通过互联网看到了几篇关于钢琴教学的帖子,发帖人均系音乐教育系和钢琴系的在校学生。他们围绕着两系教学水平、学生综合素质等焦点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双方针锋相对,言辞激烈,唇枪舌战,互不相让,虽然他们的言论并不代表所有同学的观点和看法,从言语中可感受到两系学生对自己专业以及自己所在集体的热爱,但也同时暴露出某些认识的偏见和误解,这可能对一些学生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对我们钢琴学科的深化发展极其不利。

通过比较与分析,很有必要用当今科学发展观理念,去分析和论证高师钢琴教学和表演钢琴教学的个性特征。通过对两系钢琴教学的比较与分析,更加明确办学方向,树立高师钢琴教学的自信心,系统地完善钢琴教材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两大系的钢琴办学中营造一个“求同存异、与时俱进、改变观念、再创辉煌”的和谐氛围以及宽松的学术环境,这更有助于宽口径、多层次造就和培养艺术人才办学方向的实施。

一、求同存异

钢琴系属音乐表演类专业,音教系属师范类专业。一是培养钢琴专门的演奏人才,一是培养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的迥异,带来课程体制、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大纲中的教材应用等诸多方面的诸多不同。单一从钢琴专业状况和水平去看两个系的优劣,往往是不公平的,甚至是一种错误。只有通过两个系全面而认真地比较与分析,才能从中得到有益的认识,摆正各自的位置。

(一)课程设置与课时比较

表一(以四川音乐学院为例)

(二)师资力量投入比较

钢琴系课程设置,仍然沿袭着一贯的“英才式”的办学模式,培养比赛获奖的高、精、尖演奏人才,成为办学的最高目标。多年来,在几代钢琴教师的努力下,培养出一批在国际、国内重大钢琴比赛获大奖的选手,为国家为学校争得至高荣誉,也体现出办学水平与质量,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音乐教育系始终按照其特有的办学宗旨,在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独具自己特色。近30多年中,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复合性音乐人才。他们充斥在全国各大、中、小学校和媒体传播部门,为艺术教育、为国民素质提高默默奉献,没有他们,音乐的普及与提高只能是空谈,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钢琴系“英才式”的办学模式是一种高投入、高配置的模式,课程设置面比较窄,专业知识面较为集中,师资以及教学设施投入比较大。这是师范类钢琴教育不可达到,也不能去攀比的。可从教师工作量的比较,得出答案。

表二 教师工作量比较(以四川音乐学院为例)

通过表二的简单对照,能看出两系钢琴教师在相同工作量的条件下,所承担学生人数的悬殊,以及每位学生能得到教师“关照”的时间和深度。

16对64的大反差比例,正好是两系师资力量投入的比例,从而也反映出两系钢琴教学的不同层面与教学水平,这是大致的客观现实(个别现象例外)。

音教钢琴应有自身特点,按现有的师资力量投入和课时安排较少的条件,钢琴的专长教学肯定要受到限制,即使拥有优秀学生和教师,也不可能丢掉师范的自身特点,去培养专业的演奏人才。

近几年,不少期刊发表了不少关于高师钢琴教学的研究论文,多数是围绕钢琴教学实用性做文章,大都明确了钢琴基础课应重视基本功和基础知识、加强实用性技术训练、培养实际能力、掌握钢琴教学能力。并通过集体大课的探索,增加了即兴配奏、钢琴启蒙教学法等多样化的实用课程,提高了音教钢琴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成功率。

(三)教学大纲比较

“英才式”同“复合型”的培养方向不同,体现在教学大纲上本就应该存在很大的差别。

查阅上个世纪90年代有关高师钢琴的相关学术文献,各地高等师范院校所制定的教学大纲,几乎面对的都是那些从未学过钢琴的学生,从初学入门开始教学。近几年以来,这种“白丁”程度的考生,考入中等师范学校都相当困难,如要想考入高等师范院校或者音乐院校中的师范专业,那更是异想天开了。

钢琴系学生进校水平要求较高,回想10年前,考生的钢琴程度大都在车尔尼740水平,随着竞争激烈,择优录取的筛选,考上钢琴系的同学程度远远超过740,在肖邦练习曲以上程度的考生占绝大部分,随着进校起点提高,所以教学水平也水涨船高,与上世纪相比较,钢琴专业的教学大纲也在悄然变化着。

而音乐教育系因为钢琴只是基础课而不是主修课,声乐技能也是考生必备的专业报考实力,两项考试缺一不可。这就限制了一大批只有钢琴特长的考生。参照声乐特长择优录取,必定会造成学生钢琴起点的参差不齐,钢琴程度低至车尔尼849。虽然有声乐技能的限制,近几年中,多数考生的钢琴程度远远超过849,大部分在299至740阶段,钢琴程度已接近钢琴系过去的门坎。

在进校的学生中还有部分特别突出和优秀的,钢琴程度已达到肖邦练习曲以上,个别优秀者,某些方面不逊于钢琴系同学的水平。近几年,较普遍出现兼报钢琴系和音教系的考生,这种双向选择也是对音教系钢琴教学发展前景的认可和肯定。

对于那些钢琴程度较高的优秀学生,虽然选择了钢琴主科的侧重进修,学业成绩满意,但仍然未脱离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应提醒这类同学,不能用单一的钢琴学业去同钢琴系学生较劲。这里必须看清自己的方向,保持清醒的认识。

钢琴系教学大纲可分4个大的方面:

1、复调;

2、练习曲;

3、中小型乐曲;

4、大型作品(奏鸣曲)。

而音教系钢琴教学大纲起点较低,突出素质教育、美感教育的音乐教师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具备基础性、实用性的特点,同钢琴系培养演奏型人才的特点显然不同。音教系钢琴大纲是按4个年级的教学要求去选择相适应的教材,可根据学生不同程度不同选择,认可差别的存在。

一年级要求:掌握正确的弹琴姿势;养成严格的读谱习惯;掌握弹琴的基本方法;音乐的节奏、节拍、调式、调性等基本知识;注意弹奏中的音乐表现。

二年级要求:加强手指独立性,训练手指的灵活性;歌唱性联奏,学习踏板;加强对声部及音色、力度的控制能力;能较完整的掌握作品的音乐形象和音牲风格;训练伴奏的协调、配合能力及视奏能力。

三年级要求:巩固和提高所学技巧,学习八度,广泛接触不同类型、不同作家的作品。

四年级要求:巩固和复习以前所学的技巧;加强视奏能力、简谱配奏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钢琴教学法;加强歌曲伴奏训练。

教材可分为5个方面:

1、练习曲:车尔尼599、849、718、299、740,克拉默练习曲,拜厄;

2、乐曲:威尔第、弗洛托、柴可夫斯基、布格缪勒、格里埃尔、谭盾、石夫、托玛、肖斯塔科维奇、舒曼、丁善德、门德尔松、拉赫玛尼诺夫、格什温;

3、大型乐曲(奏鸣曲):克列门第、海顿、库劳、西马洛萨、杜舍、贝多芬、莫扎特、斯拉卡蒂;

4、复调:巴赫、亨德尔、肖斯塔科维奇、斯卡拉蒂;

5、声乐伴奏:《我的太阳》、《游击队之歌》等等。

总体上的比较与分折,音教钢琴大纲比钢琴系的程度低,但是其基础性、素质性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实用性方法都尤为突出。其中歌曲伴奏、简谱即兴配奏更是音教专业的特色课目,理应保留和侧重。

二、与时俱进

(一)教育形势的变化分析

钢琴普及教育铺就庞大的社会基础,选择音乐专业的人数也随之急剧增加,钢琴系成为热门专业。在扩招的形势促使下,钢琴系学生也成倍增长着。就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历年来在校学生和教师配备状况稍加统计,也不难看出整体发展趋势,及其内在变化。

表格三 钢琴系师生人数变化统计(以四川音乐学院为例)

通过上表不太精确的数字统计,不难看出前后十几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在80年代,一个年级中,钢琴演奏专业学生只有2至5名,最多一届也没超过8名。进入90年代后基本维持在10名左右。从1998年开始成倍增加,近几年来,每一届钢琴专业学生己经超过半百之众。

管窥四川音乐学院,可推理至全国钢琴教育形势,全国各地的音乐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中,估计有上万人投入到演奏钢琴专业学习之中。如果我们仍然沿袭“英才式”的培养方向和办学模式,按照成才比例,应该培养出成百上千的出色的钢琴演奏家,涌现出若干刘诗昆、朗郎、李云迪式的人物。

英才式教育是高投入、高配置、高度集中,面向少数人,规模较小、成才率高的模式。半个世纪以来,经几代钢琴教师的努力,才换来几位钢琴演奏精英(必须由外国比赛认可)。而当前的状况早己失去了原有的条件,英才式的专业教育模式越发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了。

(二)就业形势变化分析

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解决就业难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相当重视的工作任务。我们的毕业生面临的工作选择面越来越窄,挑肥选瘦、专业对口的择业标准降低,高职低就、改行就业的事例普遍发生。

全国的专业文艺院团整编调整,改制合并、转向经营,所保留的专业团体为数不多。专职的演奏岗位有限,空缺极少。在每年的音乐院校毕业生中,极少数拔尖优秀者能得到竞争的机会。对于绝大部分演奏专业毕业生面临改行选择,这已成为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了。

对于钢琴系的毕业生来讲,社会上专职钢琴演奏岗位的选择几乎为零,像朗郎、李云迪那样的职业演奏家不可多得,也不多见,人人都能成为职业钢琴家,那只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而已。从多年的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选择教师、当专职钢琴教师已成为必然的最佳的选择。他们无论是从事专业钢琴教学还是副科钢琴、师范钢琴、伴奏钢琴、少儿钢琴教学,其结果还是走音教系师范钢琴毕业生一样的就业之路。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从英才式向大众化模式过渡,特别是本科扩大招生以来,更加重视基础教育与实用性人才培养,音教系师范类人才培养正好适应社会需求。面对国民素质教育形势,音乐的美育功能是其中最不可替代的内容,社会需要大量的音乐教师,那些边远地区更是求贤若渴,翘首期盼。音教系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片看好,随着经济好转,情况会越来越好。

三、改变观念

随着国民经济体制转变、教育部门经过教育制度的改革后,毕业生不再包分配,采用双向选择方式,把毕业生推向市场,让毕业生去适应市场化社会需要;用商品经济供需平衡的法则,来调节人才培养方向;用毕业生就业率来检验学校的办学质量。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直接同市场化社会挂钩。这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观念,末能及时体现在一些学科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制的调整,反应迟顿、观念滞后。

毕业生不包分配后,全国音乐院校扩大了招生,办学规模越办越大,毕业生也随之成倍增加。再加上全国有众多综合性大学参与到音乐艺术教育领域,争相开办音乐艺术学院,开设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人数急剧膨胀,这给毕业生就业形势增添了更多的竞争压力。

当今,许多音乐表演专业,仍然习惯于几十年不变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不断地向社会输送着渴望成“音乐家”的专门人才。原有的办学模式造成他们技能较为单一,择业面较窄,往往在就业的双向选择中受到挫折,丢失了原有的抱负与自信。

而音教系师范专业学生就业渠道畅通,多功能复合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顺应了社会需求。并充分体现出师范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优越性,反之,也暴露出英才式教育的某些局限。

“英才式”的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己经出现了矛盾,顺应社会需求是我们唯一可行性选择,只要我们能尽快做到英才式向大众教育的重心转移,才可能抓住机遇,把学校办大办强。按照多功能多层次培养人才的办学主张,两种模式都可兼顾。英才式的拔尖培养必定只是少部分师生,而办学主要精力应侧重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上。各个表演专业要开办提高音乐综合能力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多种技能知识,必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完成音教系师范类必修课,做到表演专业学生兼修师范专业的效果,尽可能地为他们早日具备教师的资格和教学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这应是学校发展的方向,也是钢琴学科建设最需完善的工作任务。

四、结语

钢琴系和音教系是姊妹系,表演钢琴和音教钢琴同是一家人,各自站在不同角度培养人才,为音乐事业做贡献。办学各有特色,毕业生互有优势。在大众化与复合式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趋势下,优势互补,差距只会缩小。学生之间也应认清形势,改变观念,团结一致,共同为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术氛围贡献一份力量。共同为我们的钢琴教育事业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陈达波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

猜你喜欢
复合型
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正当性基础
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
计算机公共课复合型数字档案袋的研究与开发
如何做优秀的企业政工师
高师复合型创新舞蹈人才的培养模式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日语教育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基于需求分析的地方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