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茶迷途

2009-12-25 08:54钟昌泽肖赋生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年31期
关键词:宣恩贡茶龙井

钟昌泽 肖赋生

宣恩贡茶品质绝佳,一些外地茶商在宣恩以每市斤不到100元的价格收购,转手过来摇身一变当作西湖龙井,据说每市斤可以卖到几百甚至上千元。每年3月到5月春茶上市的季节,外地茶商不远千里奔赴宣恩抢收新茶,也就不足为奇。

虽然赝品的身份令宣恩茶尴尬,但能混淆名茶的高贵血统,也足以证明其品质的上乘。

一流质量,二流包装,三流价位,这就是宣恩茶的写照。

宣恩茶的历史曾经很辉煌。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曾到宣恩,品宣恩贡茶后赞不绝口。当时与胡耀邦一起来的还有乔石、胡锦涛;1995年、1997年全国农业博览会上,宣恩的“宣贡绿针”、“宣恩贡羽”曾荣获金奖, 2001年“伍家台绿针”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蜚声遐迩。但宣恩的茶叶却是花自飘零。为什么沦落至此?宣恩县农业局局长陆祥忠道出了个中缘由。

宣恩虽然是茶叶产区,但相对于福建、浙江等茶乡,茶的产业化程度比较低,品牌知名度低,而且每一种茶的产量都不高。另外,宣恩茶的科技含量还比较低,从事茶叶生产的技术队伍不到30人,技术力量远远不足,影响了品牌的培育。陆忠祥给了记者这样一组数据:在宣恩,良种茶园占茶园总面积不到50%;名优茶的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40%。

在宣恩,“山上茶园路边厂”,沿贡茶经济带宣万、红香、椒庆公路沿线,有牌无牌的茶叶加工企业随处可见。全县86家茶叶加工企业仅有9家规模化企业能够达到清洁化生产要求。小作坊式加工企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加工设备陈旧和加工工艺落后,无法进行茶叶产品精深加工,加工工艺无法保证。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茶叶产区较分散,大多数茶场没有能力和资金做市场。而政府的资金支持有限,资金用于良种推广、茶园更新后,就所剩无几了,根本没有能力再投入终端市场。由于品牌的缺失,宣恩茶叶产业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

宣恩茶叶有“伍家台绿针”、“宣恩贡羽茶”、“施源贡针”、“七姊妹山”等20个品牌,其中湖北省著名商标1个,州级知名商标5个,但大家都各自为政,相互之间还有恶性竞争、无序跌价,这都造成了资源浪费。陆祥忠指出,品牌只有形成合力在市场中才有竞争力。如西湖龙井,该地区的茶叶只要达到标准都可以打西湖龙井的品牌,而宣恩却缺乏这样统一的运作。“伍家台贡茶”地理保护标志的启用,能给宣恩茶业的整合提供很好的平台。以品牌聚合资源、壮大产业、抢占市场,整合“伍家台贡茶”品牌,让茶叶企业走“强强联合、品牌整合、资金聚合、技术集合”的道路,按照“伍家台贡茶”标准,全面提高品牌辐射带动力。变经营产品为经营品牌,提高宣恩茶叶的美誉度。

猜你喜欢
宣恩贡茶龙井
崔水良《龙井方向》
湖北宣恩:家庭农场托起生态致富梦
龙井问茶
西湖龙井虾仁
土家族“宣恩耍耍”的发展现状
送茶五吨
送茶五吨
浪漫宣恩等你来
贡茶第一寨仙游伍家台
宋朝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