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广播节目的新设置

2009-12-28 05:46戴晓莉
声屏世界 2009年11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听众广播

戴晓莉

老年广播节目的创新主要在三个方面:内容创新,趋于多元化;样式和风格创新,增强可听性;活动创新,成为节目的有机补充和拓展。从内容来看以多元化内容为核心应是老年节目制作的趋势。

老年民生新闻。虽然跟老年人直接相关的政治、经济等新闻非常有限,但浏览一下当前广受欢迎的民生新闻,我们发现许多新闻事件都与老年人相关,如子女赡养、社会保障、老年人被诈骗,等等。老年广播节目应该走出新闻内容永远是政策、社会保障、福利、公益活动等误区,通过报道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事件和案件来提高收听率,为老年人了解老年群体的整体生活状况提供信息。郑州电台的《老年康乐园》节目尝试每期报道一则生活信息,既增加了节目鲜活度,又满足了老年群体对信息的需求,反响不错。

老年生活服务。在一些老年节目中,经常听到老年人诉说有些用了多年的“老三件”和其他电器、家具有些小损坏,无处修理,这对于节俭的老年人来说是很大的遗憾;也有老年人反映曾经熟悉的小吃、商店、医疗服务场所因搬家再也无法找到;还有老年人表示搬离了原来的小区之后,对新家附近的菜市场、医院等场所一无所知,希望得到相关信息等等。老人与年轻人的生活相比,他们更容易受到时代和场所变化的冲击,而往往又没有能力通过上网搜索或其他方式来获取信息,给生活带来不便。郑州电台的《老年康乐园》节目尝试为由于疾病、空巢需要护理,由于丧偶离异需要再婚,退休后对老年旅游有所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信息平台和帮助,力争做到满足老年人的所需所求。

老年心理干预。广播被称为最接近心灵的媒介,它的深夜节目也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心理慰藉场所。广播更应该为老年人提供这种服务,因为他们往往是社会群体中心理问题最严重的人群。这一点笔者在《老年康乐园》心理专栏《家里家外》主持过程中深有感触,孤独感、抑郁症、焦虑症等病症时常困扰着很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通过舒缓的音乐,亲切的交流,专业的心理分析可以为老年广播节目开辟一些新的领域。

老年婚恋。“少年夫妻老来伴”。如果老年人经历丧偶或者其他变故,其孤独感往往比年轻人更强烈,所以他们对于婚恋有特殊的需求。据人口普查资料介绍,近年因丧偶、离婚、未婚的单身老人已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以上。众多文艺作品也揭示了这个社会问题,也有广播节目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广播做“红娘”,未尝不是媒介服务老年群体的新路径。

老年文艺。广播应该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作用,如果只是简单地播出老歌、戏曲、传统艺术作品,只能算完成了初步的任务。实际上,当代中国老年人在创造自己的文化和艺术形式,许多老年人有令人赞赏的才艺,老年广播节目可以通过采访这些老年人,举办一些比赛和活动,推介老年明星,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实际上,已有很多节目做出了类似的尝试,如2000年中央电台《桑榆情》(《老年之友》前身)曾设置了《自说自唱》栏目。郑州电台在《老年康乐园》节目中开设专门采访来自各个阶层老年朋友的栏目,展示他们独特的才华和人生经历,给更多老年人以生活启迪,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为老年群体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能够参与其中的老年人还是少数。老年广播可以在讲解电脑、手机等科技产品的使用,进行文学、音乐、曲艺等艺术形式的学习,介绍法律、财经和其他社会应用知识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老年理财。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除了自己的身体之外,就是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子女赡养之外,如何让自己的积蓄升值,为晚年生活提供有效的保障,是很多老年人迫切的愿望。老年广播节目可以通过理财教育和理财指导为他们提供帮助。

老年广播节目创新还可以从主持人、节目策划等层面进行推陈出新。老年广播节目的主持人应该以中老年人为主,因为他们对老年听众来说更具亲切感和贴近性。需要注意的是,主持人必须注意语言技巧,改变以往那种“播音腔”,用生活化甚至带点诙谐的语言,提高节目在听众当中的受欢迎程度。

加强策划是办好老年节目的重要环节。实际上,目前的广播媒介,如果单单立足于直播间,其发展空间必然有限,应当通过电波外的社会活动组织来凝聚听众群体,塑造品牌形象,拓展自身影响。老年广播节目可以考虑在特定的时间,如重阳节,在特定的地点,如老年人聚集的公园,进行户外广播,让老年群体了解广播播出的“秘密”,增加他们对广播的好感和热情。也可考虑组织演出、健身比赛、旅游、社会公益活动等,使得听众群体通过广泛参与,建立起节目的忠诚度。

(作者单位:郑州人民广播电台)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听众广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