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该遗忘的角落

2009-12-29 03:52王锡梅
陕西教育·教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被除数因数座位

王锡梅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估算意识

数学虽然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小学生每天都接触到数学,但由于受以往数学精确性、严谨性的影响,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极为薄弱。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

如:春游时,同学们想坐游船玩,每条游船限乘5人,12人需要租几条船?每条船要租金20元,带50元够不够?像这样,从低年级开始,不失良机地让学生估算,学生自然而然会领悟到估算在生活中随处都有,随时要用,让孩子从精确计算中“走”出来,做估算的有心人。

二、巧妙运用“三变”,提高估薜技能

1变“可有可无”为“无处不在”。

长久以来估算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一直作为选学内容,且由于这部分内容在编排时,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在整套教材中没能体现出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的完整意图。所以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原来教材中没有要求估算的地方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估算,活化教材,让学生感到估算无处不在。

如计算前进行估算,教师引导学生在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分析解出的得数取值大概在什么范围内。计算中进行估算,对于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在计算的过程中,既要观察运算的顺序是否正确,还要对每一步单独运算的结果进行估算,看是否符合计算的有关规律。计算后进行估算,就是对照分析解出的得数是否在估算的取值范围内或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从而判断出在计算过程中有没有错误。

2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使学生逐步体验估算的可行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复杂的计算都可以由计算机和计数器代替完成,有很多生活事件不可能也不必要去进行精确计算。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对计算进行验算,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有些教师无论什么问题一律要求学生用笔算按逆运算的关系或再算一次严格验算。这样不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使学生变得死板。其实,有些错误用估算很容易发现,不要每一题都用笔算去检查错误。在教学中通过估算的这些作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对估算由被动变为主动。

3变“单一估算”为“多样估算”,

估算是一种开放性的创造活动,往往带有许多不确定性。它虽然不需要精确计算,但也要讲究一定的准确度,为了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估算的方法,提高估算的能力,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常识,教给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技巧,让他们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感悟、内化。形成较熟练的估算策略。常见的估算方法有:

(1)化整估算法。如3.14x 7.21,学生就可以根据3×7=21从而估算出它们的积大概是2l左右,进而算出准确结果。

(2)数位估算法。如:456×64,学生可以根据这一经验推出它的积是四位或五位数。

(3)循规估算法。根据教学中的有关规律进行估算。如计算小数乘、除法时,可根据一个因数(零除外)小于1,积小于另一1个因数;一个因数大于1,积大于另一个因。数。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的规律进行估算。

(4)联系实际估算法。比如动物的只数,树的棵数,租船的数量一定是整数;飞机飞行的速度比人行走要快得多;发芽率、出勤率不可能超过100%……

(5)以小估大法或以大估小法。例如,要估计一个大会场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先估计单位数量,一排有多少个座位,再估计有多少排,最后乘一下,就可以估算出会场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由此,我们应注重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但我们也应注意到,估算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既需要教师对“估算”教学的重视,更需要教师长期有效科学的培养。

猜你喜欢
被除数因数座位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巴士上的座位
动摩擦因数的测定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
换座位
下棋
巧求被除数
因数与倍数问题常见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