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三种蚕业合作社模式 促进蚕茧提质蚕农增收

2010-01-03 08:33夏引芳
蚕桑通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鲜茧秀洲区蚕农

夏引芳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蚕桑站,浙江嘉兴314001)

蚕桑产业在嘉兴秀洲区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为蚕农的增收,出口创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的推进,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的加重以及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再加上蚕茧收购体制陈旧,一直以来行业垄断,独家经营,收购方法不够科学、公正,不能真正体现蚕茧优质优价,导致蚕农不愿使用成本高但能明显提高茧质的方格蔟等优良蔟具,在上蔟期间不愿通过开门开窗来提高茧质,而且提前采茧,出售毛脚茧,且采茧时不按茧质分类,售茧时,蚕农普遍采用透气性差严重损害茧质的塑料编织袋装运鲜茧,使蚕茧质量明显下降,我区蚕种饲养量,蚕茧产量,养蚕户数逐年减少(见表1),蚕桑产业急骤萎缩。为了实现蚕桑产业的稳定和提升,2009年春起根据我区蚕桑生产现状和市场经济规律,在三个区域组建了三个不同模式的蚕桑专业合作社。现将一年来的运转情况汇总如下。

1 组织形式

1.1 公司(浙江嘉欣茧丝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社﹢蚕农模式

秀洲区王店桑和蚕桑专业合作社,利用茧站现有设备,收购时为了方便蚕农售茧单独为合作社社员设称开窗口,做到随到随卖,以仪器检测干壳量定级,上车茧率、含水率、好蛹率、色泽匀净度进行补正,确定议评价格。合作社社员投售鲜茧实行二次结算,第一次凭《售茧证》对符合要求的鲜茧按高于茧站30元/50 kg收购,第二次按干壳量仪评计价,差额部分为质量补贴,质量好的多补,质量差的少补甚至不补。

1.2 个体企业(桐乡市高桥制丝有限公司)﹢合作社﹢蚕农模式

秀洲区新塍永禾蚕桑专业合作社,利用蚕茧收购、丝厂缫丝一条龙优势,以手估目测评茧计价方法,拉开蚕茧质量差价,色泽匀净度好、无毛脚茧、茧子干燥的优质茧按高于面上收购价格80元/50 kg收购,普通茧按高于面上收购价格40元/50 kg收购,色泽匀净度差,毛脚茧,潮湿的劣茧收购时不加价。

1.3 合作社+蚕农模式

秀洲区王店三建蚕桑专业合作社,利用村干部与蚕农之间的相互信任,先过称蚕茧数量,以手估目测记载好蚕茧的优劣到茧站收购结束后结算蚕茧价格,蚕茧价格相差较小,茧质好的高于面上收购价格10~20元/50 kg。收购时为了方便蚕农在各村庄多处设点收购。

表1 2006~2009年秀洲区蚕桑基本情况

表2 秀洲区3个蚕桑专业合作社运作情况统计

2 取得成效

2.1 蚕茧质量得到提高

三种蚕茧收购模式都以提高蚕茧质量为前提,体现蚕茧优质优价为指导思想,通过会议、广播等宣传发动使蚕农真正认识到提高蚕茧质量不仅有利于蚕桑产业的稳定和发展,而且也增加了自己的经济收入。在养蚕生产过程中,自觉地把业务部门推广的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譬如上蔟选用优良蔟具,上蔟后开门开窗,改善蔟中环境,延长蔟中时间,不采毛脚茧,改变了原来上蔟后3 d采茧为春蚕6 d、中秋蚕5~6 d、晚秋蚕6~7 d采茧,且采茧时按茧质分类,不售统茧,售茧时使用透气性好的箩筐或蚕匾装运鲜茧。与收茧部门结成真正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使合作社收购的蚕茧质量明显好于面上,价格显著提高。最典型的桑和合作社社员,养蚕大户徐善金春蚕饲养12张蚕种,总茧量为606.65 kg,第一笔出售64.7 kg毛脚茧(怕合作社说话不算数;评茧办法质量标准不执行)没有获得一分钱返利,其余541.95 kg蚕茧通过延长蔟中时间且根据不同上蔟时间分批采茧分批出售(共分9笔)得到质量返利1265.67元,平均每50 kg返利116.77元。

2.2 蚕农收入明显增加

三个合作社对全体社员生产的优质蚕茧都采取了不同幅度的加价或质量返利,见表2,从表中看出2009年秀洲区王店桑和蚕桑专业合作社社员蚕茧价格比所在村的其他蚕农的蚕茧价格每50 kg高出95.2元,比全区蚕农的蚕茧价格每50 kg高出116.86元。秀洲区新塍新禾蚕桑专业合作社社员蚕茧价格比所在村的其他蚕农的蚕茧价格每50 kg高出35元,比全区蚕农的蚕茧价格每50 kg高出21.41元。秀洲区王店三建蚕桑专业合作社社员蚕茧价格比所在村的其他蚕农的蚕茧价格每50 kg高出12元,比全区蚕农的蚕茧价格每50 kg高出6.16元。蚕农的经济收入得到了增长,特别是在环境恶劣的中秋蚕执行“优质茧评茧办法质量标准”显得更加明显。譬如王店桑和蚕桑专业合作社社员春蚕每50 kg蚕茧高出面上73.98元,中秋蚕每50 kg蚕茧高出面上122.05元,晚秋蚕每50 kg蚕茧高出面上89.56元,真正体现了优质优价,劣茧低价,以确保合作社蚕农的经济利益。

2.3 服务意识得到优化

蚕桑专业合作社组建后,配合区蚕桑部门抓好饲养期间的技术指导,减少蚕病和中毒事故的发生,特别针对蚕农质量意识薄弱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提高蚕茧质量大型技术培训班5次,培训人次900余人,发放资料900余份,上蔟后专门组织人员对蔟中开门开窗进行检查,并根据蚕农的蚕讯开差,延长收茧时间,减少蚕农早采茧,投售毛脚茧现象。大大提高了蚕茧质量和蚕农经济效益。

3 体会和建议

三种蚕桑专业合作社通过一年来的运作得出,第一种形式利用了原来茧站的房屋和设施,评茧方法采用二次返利,真正体现了蚕茧优质优价。第二种形式利用收购和丝厂一条龙的优势减少中间环节,既增加蚕农收入,也提高了蚕茧质量。第三种形式在村庄多处设点收购,缩短运茧时间,方便蚕农,利用箩筐或蚕匾装运鲜茧,提高茧质。所以蚕桑专业合作社运作一年来不但蚕茧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合作社蚕农增加了不少经济收入,而且也壮大了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为今后合作社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实现了互动良性循环。笔者认为蚕桑产业要稳定发展,必须走市场化、产业化之路,所以专业合作的组建和推广要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不能搞“一刀切”,只要严格制定章程,规范操作机制,利益分配及时兑现,为合作社蚕农提供更多更优的服务,使合作社蚕农得到更多的实惠。这种蚕桑专业合作社才能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鲜茧秀洲区蚕农
躲雨
新常态下嘉兴市秀洲区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嘉兴市秀洲区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思路与建议
浅谈嘉兴市秀洲区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思路与建议
嘉兴市秀洲区中华鳖标准化养殖示范推广措施及成效
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理化性状的比较研究
鲜茧缫丝质量问题的几点探讨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中国丝绸协会“鲜茧缫丝专题研讨会”在苏州召开
蚕农侯大国诗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