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麦的薄层色谱鉴别

2010-01-10 03:35彭镰心
关键词:谷甾醇乙醚甾醇

彭镰心,赵 钢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

0 引 言

苦荞麦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含有黄酮、多酚、甾体化合物等功能性成分[1],具有抗衰老、降脂降糖等功效[2].β-谷甾醇是植物甾醇类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油与植物种子中,也存在于某些药用植物中,其分子结构式见图1.

图1 β-谷甾醇分子结构

目前,β-谷甾醇以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和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中[3].苦荞麦植物油中总甾醇含量是高粱、玉米油中的两倍,是大豆油中的10倍,而β-谷甾醇在总甾醇中含量较高[4],且具有多种功效.目前,未见苦荞中β-谷甾醇的薄层检测的报道,因此,建立苦荞麦β-谷甾醇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药

实验所用的仪器与试药包括:硅胶G(购自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板为手工铺制,玻璃板为普通板,苦荞麦为川荞1号(自行栽培),β-谷甾醇由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学院提供;石油醚、乙醚、氯仿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方 法

1.2.1 对照品溶液配制.

称取β-谷甾醇对照品适量,加入氯仿溶解,配制成0.1 mg/mL的对照品溶液.

1.2.2 供试品溶液配制.

称取苦荞麦粉约1.5 g加入25 mL氯仿溶液,超声提取30 min,过滤,取10 mL滤液,蒸发皿上蒸干,用氯仿溶解并定容至2 mL.

1.2.3 薄层鉴别.

吸取供试液、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含0.3%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贴剂的硅胶G板上,以石油醚—乙醚(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溶液,105℃烘干至斑点显色,日光检视.

2 结果与分析

苦荞麦的薄层色谱图如图2所示.

图2 苦荞的薄层鉴别色谱图

从图2中可发现,β-谷甾醇与其他成分能较好地分离,对照品与苦荞样品对应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显色效果明显.同时,在实验中,我们做了5次重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重复性良好.

3 讨 论

在实验中,我们比较了石油醚—氯仿、石油醚—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醚3种展开系统,结果以石油醚—乙醚(7∶3)效果最好.显色剂比较了10%硫酸溶液、10%硫酸乙醇溶液,结果以10%硫酸溶液效果较好.从实验结果来看,本文建立的苦荞麦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具有快速、重复性好的特点,适用于苦荞麦品种的质量控制.

[1]包塔娜,彭树林,周正质,等.苦荞粉中的化学成分[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1):24-26.

[2]朱 瑞,高南南,陈建民.苦荞麦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2):7-9.

[3]胡一冰,杨敬东,邹 亮,等.苦荞麦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4):271-275.

[4]魏金婷,刘文奇.植物药活性成分β-谷甾醇研究概况[J].莆田学院学报,2007,9(2):38-40.

[5]Horbowiczt M,Obendorf RL.Changes in Sterols and Fatty Acids of Buckwheat Endosperm and Embryo during Seed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992,40(1): 745-750.

猜你喜欢
谷甾醇乙醚甾醇
高甾醇植物油研究现状
用乙醚处理共沉淀法合成YAG:Ce荧光粉
乙醚提取与固相萃取两种方法对比测定酱油中的苯甲酸
西方华佗怎样引进麻醉术
常见麻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研究
β-谷甾醇和豆甾醇对小鼠急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β-谷甾醇在复杂体系中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GC-MS/FID法分析玉米胚芽油中的甾醇和甾醇酯
不同植物油对γ-谷维素与β-谷甾醇有机凝胶的影响
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的键合物对软质奶油的水分分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