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复杂还原成简单

2010-01-15 05:05秦德君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
决策 2010年12期
关键词:孟德斯鸠卢拉法令

■秦德君(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

把复杂还原成简单

■秦德君(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

2002年,刚当选巴西总统的卢拉,对着欢呼的民众热泪盈眶地说:“不是夸口,有一个总统、一个副总统,再加上他们的班子,管理就足够了。”卢拉上台后大力简化政府管理,行政面貌为之一变,成为拉美人心目中“最称职的总统”。

想起这一幕,是因为前两天,有朋友买了一只高压锅,但上面按钮太多,查阅说明书,读了半天不得要领。后来他把“说明书”请精通电子产品的人看,还是没弄明白。大家笑言,如今是一个简单事情复杂做的时代,凡事不是“管理足够了”的思维,而是“管理超额”、“管理追加”、“管理溢出”,总之简事繁做。

所以如今你到哪,都能看到这种现象。在一个小区看到一份“治安公约”,洋洋56条,近两万字。几句话可以说明白的事,绕了很大弯子。一次在一个村里,一名村领导给我们厚厚一本“村管理制度”,里面67类共115项管理制度。一个村,需要这么多制度吗?这厚厚一大本制度,是不是真正发挥了作用呢?

当繁缛文化和繁杂喜好进入到管理领域和社会精神中来时,本来简简单单一件事会被整得很玄乎。以至于大到法律创制,小到一个单位的规章、守则,乃至开发商的格式化合同、幼儿园的“家长须知”等,都有着繁杂化倾向,很多东西都让人们“看不懂”。

问题是既然“看不懂”,管理效能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谈到法律创制时曾说:“法律的体裁要简约,《十二铜表法》是精简谨严的典型,小孩子们都能把它背出来”,孟德斯鸠的道理,在东方社会的中国也很早被认识到了。《贞观政要》有这样的记载:唐太宗对他的大臣强调,国家法令应当简约。如果经常改变法令,对于治国之道没好处,应当仔细审定法令,不要有重复、含义相同的条文。唐太宗还强调,发布命令、文告等格式,要长久稳定,否则会使人迷惑不解,奸诈之事就容易发生。

无论是孟德斯鸠说的,还是唐太宗说的,其实都是人类历久的经验。生活中真正管用的东西,总是简单的。当年刘邦进入关中,“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了了10字,就管束了入关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72个字,至今对士兵行为和军队纪律发挥着极大的管理功能。

世界是复杂的,管理却是简单的。管理意味着对复杂进行抽象,进行集约和简化。简约的思想方法最合乎人类公共事务特性。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管理革命,其实都在迈向简单。

管理的本质是解决问题。它最重要的哲学精神是两个字:简单。简单是管理哲学的核心价值,更是21世纪政府管理的一个方向。任何复杂化的思维和方法,都是与管理的本质要求背道而驰的。

在管理领域,制度多并不意味着管理好。规制多寡时常与管理绩效成反比。另外,对一个社会来说,任何规制都不是免费的,一项制度就意味着一种投入。今天行政结构中很多“繁杂偏好”,都以行政任性、浪漫主义甚至无知作为基础的,超越事物本身所需,滥用民力、滥施政力,不仅不符合事物本身的性质要求,而且还降低行政效能,造成巨大的社会性浪费。

好的公共管理,不是枝蔓旁逸的,不是滥施政力的,不是繁杂不已的,而是简约的、低碳的、低成本的。因此,好的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科学、高超、富有绩效的管理行为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把复杂还原成简单。

猜你喜欢
孟德斯鸠卢拉法令
乘风破浪的法令纹
“今天我们都是卢拉”
放不放?
孟德斯鸠与市民社会的概念
面向经典的法学研究·解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中世纪英格兰劳工法令的颁布、执行及其影响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华法令治疗肺栓塞的临床观察
孟德斯鸠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