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线推动”优化科技创业环境

2010-02-09 12:48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市长冀晓翀
中国农村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特派员农民科技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市长 冀晓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创业工作,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优化科技创业政策环境,强化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坚持“政府、社会、市场”三线推动,实现了技术、人才、资本等市场要素的有效结合。

青铜峡市位于宁夏平原中部,总面积2525平方公里。黄河穿境而过,渠系发达,灌溉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市)。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农机化示范县(市)、全国科普工作示范县(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等20多项省部级荣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创业工作,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优化科技创业政策环境,强化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坚持“政府、社会、市场”三线推动,实现技术、人才、资本等市场要素的有效结合,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科技特派员总数达235人,涉及粮食、畜牧、水产养殖、林果、设施农业等八大产业,示范带动1.1万农户5.33万人,人均增收922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健全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市委市政府把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从政策措施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政策措施到位。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意见》、《青铜峡市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方案》、《青铜峡市科技特派员考核及奖惩办法》等11项配套政策性文件,明确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目标、任务、措施和政策;二是投入保障到位。每年财政安排100万元科技特派员创业资金,用于支持引导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科技项目资金和金融机构融资支持。建立“金、银、铜”卡信誉制度,为45个创业规模大、示范效果好、带动能力强、资信度高的科技特派员发放“金、银、铜”卡,协调金融机构贷款6507万元,为科技特派员个人创业和示范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教育培训到位。在电视台开设专栏,印发科普资料和制作专题片,向社会广泛传播科普和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知识。定期不定期举办科技特派员和农民培训班,及时把先进适用技术传送给科技特派员和农民,每年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00多场(次)、培训1.9万人,提升了科技特派员和乡土人才科技素质。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科技特派员创业基础

针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的问题,立足培育优质粮食、葡萄、设施蔬菜、畜牧、林果、水产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多渠道选派科技特派员。一是从专业人员中选派。将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农业领域专家和“三支一扶”大学生纳入科技特派员人才储备库,储备专业人才560名,根据特色产业发展需要随时选派;二是从乡土人才中选派。乡土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推广科技知识,传播实用技术农民群众容易接受,先后选聘了20多名乡土人才为科技特派员;三是从农村信息员中选派。发挥农村信息员在科技信息、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中的纽带作用,将全市95名农村信息员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进行管理,实现农村信息服务和科技创业的有机结合。

在做好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同时,青铜峡市更加注重长效管理。一方面,通过落实“三保两优先” 政策(保留职务、保留编制、保留待遇;优先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优先提职),鼓励科技特派员安心创业;另一方面,实行目标和动态管理,将考核结果作为晋级、职称晋升的依据,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对离岗和作用发挥不突出等人员取消科技特派员资格。

创新服务载体,培育创业示范典型

通过多年的实践,青铜峡市探索出了符合实际的技术参股、资金入股等股份合作以及个人创业兴办企业等多种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通过实施科技项目、转化科技成果,促进产业升级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坚持科技特派员创业与实施科技项目相结合。围绕实施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农村信息化和科技培训等领域的项目,把科技特派员捆绑在项目上,实现创业有作为、项目有进展的良性互动,先后培育农科教统筹示范典型10个,建立科技示范创业基地60个,引进新品种191个,推广新技术170项。科技特派员承担的项目占全市农业科技项目的80%以上;二是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创业与培育利益共同体相结合。整合财政、人事、涉农部门和金融机构资源,统筹使用,引导科技特派员建立创业示范基地,培育创业典型。科技特派员依托农业园区搭建创业服务平台,通过创办大学生示范园、农民职业培训学校和信息服务点,形成 “园区+特派员+农民+合作社或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截至目前,全市科技特派员领办和创办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52个,结成利益共同体55个。

特派员牛永江辞去国有林场正式工作,采取“反租倒包”方式建立鲜食葡萄基地;引导农民以土地作为80%的股份,特派员以技术、销售占20%的股份,合作经营红枣产业;投资建设冷藏库反季节销售蔬菜、果品,把特派员、企业和农民紧密连接起来,个人每年纯收入60万元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490多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近3000元,实现了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的“双赢”。

延长产业链条,激发创业新活力

按照 “扶持一个企业、搞活一个产业”的理念,青铜峡市还大力培育法人科技特派员。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建立农字号服务企业,从事种植养殖、技术、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了优质粮食、酿酒葡萄、林果等三大主导产业产加销一体化链条。法人科技特派员开始成为科技特派员创业的新亮点。截至目前,全市法人科技特派员发展到14家,年产值过100万元的企业9家。法人科技特派员宁夏塞外香面粉公司参与创业行动以来,引入利益驱动机制,上连自治区农作物研究所(第一链节点),为农科所提供科研经费,购买新品种优先使用权;下连园区、基地和农户(第二链节点),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订单农业;由水稻技术服务团队做技术支撑(第三链节点),按照推广面积支付技术服务报酬;吸引水稻机械服务团队承接公司订单(第四链节点),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创办粮食银行(第五链节点),实现农民“二次”增收;引导农民种植有机、富硒水稻,形成中高档有机食品(第六链节点),实现高额收益,形成完整的“圈”式创业链条。目前,参与该“链条”创业的科技特派员18人、团队4个、协会5个,发展有机水稻3.1万亩,累计与5.5万农户签订订单45万亩,订单农户每亩增收400多元。

猜你喜欢
特派员农民科技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