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010-02-10 06:14王学志王元新
中外医疗 2010年1期
关键词:骨坏死肌张力股骨头

王学志 王元新

(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关节科 河南郑州 45005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作为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因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限制患者日常功能活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而人们对其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手法、中药外用、结合髋关节功能锻炼综合疗法,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组的132病例中,男113例、女19例,年龄为27~68岁、平均41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年5个月;单侧108例,双侧24例;早期19例,中期106例,晚期7例;嗜酒者72例,长期大量使用激素者16例,外伤者19例,不明原因者25例。

1.2 临床表现

1.2.1 症状 (1)疼痛: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髋关节或膝关节内侧酸胀疼痛,常向腹股沟、臀后、股内侧、股前放射,症状逐渐加重;(2)髋关节僵硬与功能活动受限,早期患者髋关节活动受限不明显,随着病情加重,其功能活动受限逐渐加强,尤以内、外旋受限明显;(3)跛行:早期多为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加重,可转变为持续性跛行。

1.2.2 体征 在股骨大转子周围的臀中肌附离区及阔筋膜张肌、缝匠肌、内收肌群等处可触到病变组织,局部深压痛,部分病人轴向叩击痛可呈阳性,早期因为疼痛原因,“4”字试验及Thomas征阳性,晚期由于股骨头坏死塌陷,患肢可见短缩畸形,Allis征可呈阳性。

1.2.3 X线表现 依据国内学者金黄南、张雪哲的分期标准,将其分为3期:(1)早期:可见骨质弥漫性稀疏,股骨头无变形,关节间隙正常,有局限性骨密度增高、硬化;(2)中期:股骨头轻度变形,关节面塌陷,正常的弧形曲线消失,出现囊样破坏区,周围有新骨增生,关节间隙可变窄;(3)晚期:股骨头明显变形,塌陷、压缩、密度不均、股骨颈粗短,髋臼受累,关节间隙变窄,伴有明显的增生。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法治疗 患者取健侧卧位,屈膝屈髋,患膝下垫枕。在髋关节周围可查到增厚、粘连,甚至挛缩的病变组织,局部给予点、按、揉、拨等手法,每日1次,每次40min,逐步的增力点压,力量以病人自觉酸胀疼痛,但无拒抗为标准,每次手法后患者自觉症状能明显减轻为宜。

1.3.2 中药热奄包外敷 体位仍以健侧卧位或仰卧屈膝屈髋位,经加热后湿的中药袋(本院自治)放置于髋关节外侧,局部加热,每次45min。

1.3.3 功能康复锻炼 患肢在不负重下做髋关节屈曲、后伸、外展、内收、内外旋等动作,以不加重症状为标准。

1.4 疗效观察

1.4.1 疗效标准 依据5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5)[1]对疼痛进行评估,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髋关节功能情况,制定以下标准:(1)优:疼痛评估达0级,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髋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正常,恢复正常生活;(2)良:疼痛评估为提高2~3个级数,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髋关节功能活动稍受限,对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3)可:疼痛评估为提高1个级数,临床症状有所好转,髋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仍对日常生活有影响;(4)差:疼痛程度、临床表现及关节活动治疗前后无变化。

1.4.2 治疗结果 132例病人经过医生综合治疗80d左右,优74例、良51例、可3例、差0例。疗效优良率达94.6%。

2 讨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作为骨科的常见病和疑难病,引起骨坏死的相关因素非常多,从文献统计看,与骨坏死有关的因素大约有100多种[2],故对其治疗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我院针对股骨头缺血的实质及其特有的疼痛、跛行、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采取手法、中医理疗、功能康复综合疗法取得了优良疗效。

手法治疗本病的目的,主要是松解粘连或挛缩的髋关节周围软组织,通过缓解疼痛降低肌张力来减轻髋关节囊内压,解除对血管的刺激,促进静脉血回流,增加动脉灌注;使有效循环血量增加,达到改善缺血性股骨头局部血供的目的,重建坏死股骨头的血供,创造不利于修复骨坏死和新骨生长的微环境,促进了坏死骨质吸收和新骨重建[3]。同时,通过手法对局部软组织的反复刺激,还可以逐渐增加刺激量,能提高痛阈,降低肌张力,尤其是横纹肌损伤后的保护性肌张力[4]。国内的张峡等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髋关节周围肌肉较大的肌张力产生的压力使股骨头供血状况变差,表现为血流量降低,股骨头内压升高,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5]。

而中药外敷通过药物与物理温热双重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组织再生能力,消除局部炎症,以缓解其引起的疼痛,因为引起股骨头坏死的疼痛来源于髋关节外围无菌性炎症和病变的软组织,而中断肌附着处无菌性炎症改变引起的牵拉性刺激,可达到“以松治痛”[6]。而通过对髋关节功能的康复锻炼,不但可以解除关节囊的粘连,恢复关节周围软组织弹性,从而改善和恢复髋关节功能,同时还有利于股骨头恢复和塑形[7]。

综上所述,我院通过手法、中药热奄包外敷配合髋关节的功能康复锻炼,对于减轻骨坏死病人的主诉症状,控制其病情发展,减少病人痛苦方面,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1]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第2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3.

[2]肖正权.股骨头坏死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6 2.

[3]靳方运,吴若丹.放射介入技术治疗成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髋报告[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0,14(3):192~193.

[4]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7.

[5]刘峡,曾维权.髋关节周围肌张力变化对股骨头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室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7,4(1).

[6]宣哲人.宣哲人软组织外科学[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23 2.

[7]刘进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及手法治疗的探讨[J].按摩与导引杂志,1998,14(6):2~4.

猜你喜欢
骨坏死肌张力股骨头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骨坏死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请您诊断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