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基本理论与技术》技能操作考核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2010-02-10 07:21刘菊英
中外医疗 2010年28期
关键词:用物评分标准考核成绩

刘菊英

(江苏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江苏苏州 215009)

《护理基本理论与技术》技能操作考核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刘菊英

(江苏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江苏苏州 215009)

护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许多护理教育者关注的问题。针对《护理基本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反思,采取了积极的对策,改进了考核办法,以确保考核质量和教学质量, 提高护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护理基本理论与技术 技能操作考核 常见问题 对策

1 临床资料

《护理基本理论与技术》为考试课,课程设置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为1∶1,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单列。其中,平时操作考核成绩占20%,期终考核成绩占80%。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合格,才能参加理论考试。否则,该门课程只能重修。

2 存在问题

(1)护生对“以人为中心”知识的应用不灵活。在操作考试中我们看到有些护生操作前的评估均以模式化出现,如解释不区别对象的具体情况,用同一样的模式解释:你好...因为你...我为你...,为了应试而解释,没有以热情的态度询问病人的感受或心理需求。即使在操作过程中能与病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也显得生硬与刻板,如静脉输液时嘱咐病人说:你的手不能乱动,否则的话...。全然不顾病人听了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只是为了应试而嘱咐。

(2)护生的“模拟操作”概念强化。在操作考试过程中有部分护生“模拟操作”概念强化,表现为:①操作过于流程化,缺少与病人的互动。如考口腔护理时,从第一个棉球擦拭口腔开始到最后一个棉球擦拭完毕,均没有与病人沟通,嘱咐病人怎样配合,询问一下病人的感受。②有仿真操作现象发生。平时操作练习大部分在模拟人上进行,因为是模拟练习,练习时有仿真操作现象发生,如口述洗手或戴口罩,模仿皮肤消毒动作,或者是将物品反复使用。或多或少强化了一些非规范性操作的概念和行为。以致将这些非规范性操作的概念和行为带到考核中。

(3)评分标准不一致,考核结果大相径庭。在操作考试时,有的老师不参考评分标准,凭着某一个操作步骤的失误,认为就不应该及格,而且没有一个具体的成绩。在操作中经常提问或打断学生思路做评价,导致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学生紧张,发挥失常,影响考试结果[1]。

(4)考核用物繁多。学生抽签后根据考核项目自己准备用物,用物繁多,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将用物准备齐全,有时难免找不到或遗漏用物而慌乱,影响考试质量。

3 对策

(1)更新教材、更新护理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我院于2006年6月编写省级精品教材《护理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培养学生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需要的全面的智能结构及必要的护理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宗旨。编写采用“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模式。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模式,在传授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主题进行教学[2]。如操作前的准备包括4个方面:评估病人、用物准备、环境准备、操作者准备。我们把评估病人放在首位。操作前先到床边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评估,操作中注意“病人”的心理反应和需要,操作后对护生进行整体护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2)注重培养护生的人文护理观和行为。从存在问题可见,护生认为模拟人非智能化,即使与模拟人之间互动,也了解不到自己的操作带给“病人”的感受。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从整体护理的角度反思技能教育的过程,提出对策:①有些操作让护生扮演病人,使护生既有对真人操作的感觉,又有作病人的感受,体会到护理工作的深刻内涵。如从2010年开始,我院护生开展静脉输液的真人真练;②改变护生练习课操作中的“模拟”概念,把模拟人当作医院内的患者或社区的特定人或家庭中的人,教师或学生随机提出假设问题,护生边实践边与“病人”交流沟通,养成边说边做的习惯,更好地体现人性化护理。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和矫正。

(3)规范操作。①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规范化操作步骤进行。护生平时在模拟病区练习,任课老师严格指导。护生在期终操作考核前1~3周,到模拟病区复习各项技术操作,教师再次示教讲解要点和动作,对共性问题及时矫正和规范。②进入模拟病区前教师强调学生在着装、仪表、行为举止方面的要求,发现护生的不良行为及时指正。

(4)针对护生心理素质的群体差异,采用不同教学手段,调动、激发不同层次护生对临床护理技能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5)操作考试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监考老师事先对考试规则和评分标准统一认识,考试时,每个护生一份,针对评分标准扣分。老师在护生考试时基本保持沉默,缓解了他们的紧张心理,使得学生能正常发挥,及格率明显提高,结果让学生和老师都比较满意。

(6)考核前将所有的用物在用物准备室分门别类地放置,墙面上贴上用物的类别标记,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就能找到用物。有些用物需当场配置,如灌肠液的配置,由学生在用物准备室当着监考老师的面进行配置,大大方便了学生的操作和老师的监考。

[1]孙红侠.护生毕业操作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14):169.

[2]陆爱平.从整体护理角度分析护生毕业操作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9,4(34):226.

R-4

A

1674-0742(2010)10(a)-0135-01

2010-05-22

猜你喜欢
用物评分标准考核成绩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深静脉置管集束箱在休克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体位用物管理中的应用
初高中英语作文评分标准初探
海峡两岸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的比较研究
针对TOPIK评分标准的韩国语写作教育
多功能治疗盘研制与应用
应急吸痰箱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