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蜂产业市场发展回顾

2010-02-10 14:19高凌宇刘朋飞
中国蜂业 2010年7期
关键词:蜂王浆蜂胶蜂业

高凌宇 刘朋飞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 100093)

近年来,我国蜂产品产量不断提高,2008年蜂蜜产量为35万吨,蜂花粉3000~4000吨,蜂王浆3000吨、蜂胶350吨、蜂蜡4000吨[1-4],均居世界首位。我国蜂产品种类也日趋丰富,产品加工水平不断提高。蜂花粉片、蜂花粉软胶囊、王浆含片、蜂蜜酒等等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销售量不断上升。但同时,蜂产品质量却出现了下降现象。据中国蜂产品协会2004年对全国市场蜂产品的质量调查,有50%以上的蜂产品达不到国家标准,主要原因在于产品掺假和药残超标[5,6]。蜂王浆产品中高王浆酸含量的产品在减少。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竟然在蜂胶产品中使用西药、杨树芽胶来欺骗消费者[7]。

目前,我国正逐渐对外开放蜂产品市场,国外蜂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给国内蜂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也带来了巨大挑战[8]。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如何解决我国蜂业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将决定我国蜂业的未来。本文从我国蜂业市场发展历史着手,试图通过回顾我国蜂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经验教训,为我国蜂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1 我国蜂产业发展的历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我国养蜂业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蜂产品产业逐渐步入迅速发展的快车道。

1.1 建国初期的蜂产业发展状况。由于日本侵略和连年内战,我国蜂业发展一度受阻,呈现停滞状态。1949年全国饲养蜜蜂约50万群,生产商品蜜仅8000吨左右。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蜂业才得到迅速发展[9]。一些老字号的蜂蜜公司和养蜂场,通过公私合营逐渐发展成为蜂产品领域的排头兵,其中上海冠生园、北京蜜蜡加工厂(北京百花蜂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前身)是代表。上海冠生园食品总厂创建于1918年,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1956年,冠生园实行公私合营,并更名为冠生园食品厂,其后中国青青蜂蜜厂加入。当时上海冠生园食品总厂生产的瓶装紫云英蜜很受欢迎,畅销各地[10]。

50年代的中国蜂蜜在市场上一直非常畅销,产品供不应求。在国内,蜂蜜主要用于医药,市场的瓶装蜜很难买到。为了加强蜂蜜市场管理,国家实行了有计划的收购和分配供应。1954年国家对蜂蜜按二类物资管理,由商业、供销部门统一经营[9]。这些措施促进了我国养蜂业的恢复和发展,也带动了我国蜂业企业的发展。但由于建国初期百废待举,蜂业规模不大,国内消费市场显得萧条。

此外,受“大跃进”和“八字宪法”影响,50年代末我国蜂业发展的主导思想发生了偏颇。在“多、快、好、省”、“高速度发展”思想主导下,农业增产侧重“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养蜂事业转向为单独的蜂产品生产,忽视授粉环节,“勤摇蜜、多取蜜”的生产方式被积极推广,为我国蜂业发展埋下了隐患。

1.2 六七十年代蜂产业发展情况。这个时期是我国蜂产业显著发展的时期。1957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国家对养蜂业的生产经营体制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养蜂受到限制,养蜂划归国营和集体,大型的国营和集体蜂场相继出现,促进了我国蜂业发展。到1978年,全国饲养蜂群达389.7万群,年产蜂蜜9.71万吨,分别是1957年的2.6倍和10.3倍。我国蜂产品生产也取得较大发展,一改我国养蜂单纯生产蜂蜜和蜂蜡的传统为综合生产多种蜂产品。自60年代中期起,蜂王浆在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已投入批量生产,到70年代后期,蜂王浆生产技术已经在全国范围普及,蜂王浆及其制品成为大宗蜂产品。继蜂王浆之后,蜂花粉、蜂胶及蜂毒的生产也在我国起步。蜂业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蜂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1965年,我国蜂蜜出口量首次破万吨纪录,达1.29万吨。以后逐渐增加,到七十年代中后期,蜂蜜出口量一直保持2万~5万吨的水平[9]。

随着养蜂规模的扩大和蜂产品开发的深入,我国蜂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1971年,南京老山制药厂(现老山药业)正式成立。公司于1975年开始生产口服蜂乳,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蜂系列保健品研制、生产、加工与销售的现代生物制药企业。

然而,与不断扩大的饲养规模、日益丰富的蜂产品和迅速发展的出口贸易相比,我国国内蜂产品市场发展却长期停滞不前,蜂产品少量用于医药领域,大部分用于出口创汇,无法满足国内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1.3 改革开放后蜂产业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日益宽松的市场环境促进了我国蜂业的快速发展。全国饲养的蜂群规模逐步扩大,产量不断提高。2008年,我国蜂群饲养总数达到820万群,产蜜35万吨,蜂王浆3000吨,蜂花粉3000吨,蜂胶350吨。

1979年,国家将蜂产品改为第三类农产品,由市场议购议销,我国蜂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汪氏蜜蜂园、浙江江山恒亮、杭州保灵等著名的大型企业在80年代初相继出现。此时,产业内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蜂业创业者们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加强蜂产品宣传,扩大蜂产品的内销市场。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伴随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到20世纪末期,我国蜂业产业相继发生了可喜的、深层次的变化,蜂产品品牌百花齐放,打破了过去由少数几家企业一统市场的局面,蜂产品的内销市场取得长足的发展,相当数量的蜂产品在国内消费,中国已逐步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的蜂产品消费国[11]。蜂产品销售品种也由单纯的蜂蜜销售,转变为蜂蜜、蜂蜡、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毒制品等多品种销售,经营范围也在食品的基础上增加了保健食品。

改革开放后,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的影响,我国蜂产品出口贸易形势也日益严峻,年季起伏变化大。近年来,我国蜂产品出口保持1亿美元以上的贸易额,但是我国产品往往成为低质的代名词,贸易环境对我国蜂业发展越来越不利。

2 我国蜂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总结回顾我国蜂产业市场发展的历程,笔者发现我国蜂产业发展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 蜂业发展主导思想偏离正确方向。上世纪50年代末,受“大跃进”和“八字宪法”影响,我国蜂业发展的主导思想发生了偏颇,蜂业转向单一的蜂产品生产,忽视授粉环节,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尽管期间很多有识之士不断地努力加以匡正,但是片面追求产量,“勤摇蜜、多取蜜”的掠夺式生产方式仍被盲目推广,为我国蜂业发展埋下了隐患。

2.2 蜂产品市场混乱。改革开放前,蜂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创汇和医药领域,市场上很难买到蜂产品,抑制了国内蜂产品的消费。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放弃了对蜂产品的指令性价格管制,蜂产品实现按市场定价市,从而促进了蜂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壮大。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很多国营、集体和民营的蜂业公司。特别是1998年以来,随着国内蜂产品市场的不断升温,我国蜂业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各类蜂产品企业2000余家。然而,由于蜂产品产业进入门槛比较低,利润相对较高,导致一部分游资、散资大量涌入,也造成蜂业行业的混乱局面。一些商家恶意竞争,违法制造并销售蜂产品,扰乱了蜂产品市场的正常秩序。以蜂胶为例,2008年10月起,中国蜂产品协会蜂胶委员会通过市场调查和消费者举报,在全国11个省50个品牌的蜂产品中发现违法蜂胶产品53种[12]。

2.3 重外贸轻内销,国内市场开发不足。我国是蜂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长期以来,蜂产品都是我国重要的创汇农产品。在改革开放初期,蜂产品出口贸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支援,形成了我国蜂产品外贸为主的格局。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蜂产品市场不断壮大,长期形成的重外贸轻内销的经营思想,使得我国蜂产品国内市场开发不足,也影响了我国蜂产品国际竞争力。

3.我国蜂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转变蜂业发展主导思想,积极推广蜜蜂授粉技术。蜜蜂授粉的习性,是在与植物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生态链上不可取代的重要环节。蜜蜂授粉给人类带来的价值要远大于蜂产品自身的价值。康奈尔大学的Roger A.Morse和Nicholas W.Calderone(2000)研究表明,1996~1998 年,蜜蜂授粉每年平均为美国农业创造约146亿美元的价值[13],是美国蜂产品总产值的一百多倍。因此,要转变蜂业发展的主导思想,积极推广蜜蜂授粉技术,使得我国蜂业两条腿走路,实现蜂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3.2 积极推进行业自律建设,形成合力,促进我国蜂业发展。当前,我国蜂业企业自律不足,在政府监管缺失的情况下,企业间恶性竞争不止,违法产品和违规广告层出不穷。同时,出口企业间也相互挤压。这都导致我国蜂产品的出口价格处于扭曲状态,质量问题也十分突出。在我国蜂业行业监管体系还未完成,只有积极推进行业自律建设,形成合力,蜂业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3.3 加强蜂业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识别能力,增强社会对蜜蜂授粉的重视。当前,蜂业行业内外很少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对蜂产业进行正面的宣传和报道。在国外,蜜蜂甚至多次被搬到电影屏幕上。2005年,梦工厂动画(DreamWorks Animation)[美国]投入大量资金,拍摄了名为《蜜蜂总动员》(Bee Movie)的电影,并于 2007~2008 年分别在世界各地上映,不仅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而且入围了当年的奥斯卡奖动画片提名。因此,要积极加强蜂业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我国蜂业特别是蜜蜂授粉的重视。

3.4 统一国内外市场,促进我国蜂业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及改革开放初期,大力发展蜂产品出口贸易能很好的支援国家现代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但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外汇储备充足,国内市场需求日益增加,过分重视蜂产品出口是不必要的。要积极利用当前的形式,统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蜂产品出口带动内销蜂蜜质量的提高,从而带动我国蜂蜜整体质量的提升。

[1]刁青云,吴杰,姜秋玲,等.中国蜂业现状及存在问题[J].世界农业,2008,(10):60.

[2]杨寒冰.2008年全国蜂蜜市场回顾及2009年全国蜂蜜市场预测[J].中国蜂业,2009,60(4):18.

[3]何腾飞,陈坤,陈明虎.我国蜂王浆2008年市场行情及2009年市场预测[J].中国蜂业,2009,60(4):20.

[4]章振东.2008年蜂花粉市场信息及2009年预测 [J].中国蜂业,2009,60(4):21.

[5]蜂蜜市场遭遇信任危机[EB/OL].中国蜂网,2004,09,22.

[6]陈兰珍.蜂产品受药物污染的主要途径[J].中国养蜂,2000,(4):24-25.

[7]震声.济世慈航绿源蜂胶胶囊被卫生部查处[J].中国养蜂,2005,60(4):18.

[8]杨辉.蜂产品创名牌势在必行[J].蜜蜂杂志,2008,(3):42.

[9]陈耀春.中国蜂业[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7.

[10]马德风.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6.

[11]徐国钧,梁勤.论蜂业企业的发展战略[J].蜜蜂杂志,2000,(5):27-28.

[12]全国蜂产品市场规范与开拓推进会暨中国蜂产品协会六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会议文件,中国蜂产品协会,2010-1-12-13.

[13]Roger A.Morse,Nicholas W.Calderone.The Value of Honey Bees as Pollinators of U.S.Crops in 2000.Bee Culture,2000,128:1-15.

猜你喜欢
蜂王浆蜂胶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转地蜂场生产蜂王浆10-HDA含量调查研究
2019年国内外蜂胶研究概况(二)
再谈蜂王浆与白发
再谈蜂王浆与白发
2018版蜂胶国家标准解读
本期热点追踪蜂胶:去伪存真 国标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