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鼻窦炎240例疗效观察

2010-02-10 18:59卢新丰
中外医疗 2010年11期
关键词:鼻道鼻窦鼻窦炎

卢新丰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耳鼻咽喉科 河南濮阳 455000)

儿童鼻窦炎常因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而不被家长和临床医生重视,但作为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却常常因为鼻窦内炎性分泌物的增多刺激感觉神经而引起反射性的头痛、头昏,或者因细菌毒素吸收引起头昏不适、记忆力减退,从而影响儿童发育与学习。但由于小儿部分鼻窦发育尚未完全,生理功能障碍可逆性大,所以除少数病变较重的患儿采取手术治疗外,大多以保守治疗为主。负压置换疗法由于操作简单、费用低、疗效佳而在治疗儿童鼻窦炎和预防并发症方面起到了满意的疗效,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科应用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鼻窦炎240例,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0例患儿中,男145例,女95例,年龄4~15岁,平均8岁。病程1个月~5年。依据病程240例患儿中急性鼻窦炎67例,慢性鼻窦炎173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耳鼻咽喉科学》的诊断标准[1]:240例患儿中,鼻塞、流脓涕215例。因伴有分泌性中耳炎致听力下降18例,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34例。专科检查:鼻腔黏膜充血,伴有中、下鼻甲肿大,中鼻道和嗅裂有脓性分泌物82例,咽后壁见脓性分泌物22例,中鼻道有息肉形成9例。83例行CT扫描,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单侧或双侧鼻窦黏膜增厚。

1.2 治疗方法

1.2.1 负压置换疗法的操作方法 (1)患者擤尽鼻涕,用含0.5%麻黄碱滴鼻液(我院药剂科生产小儿呋喃西林麻黄碱滴鼻液)滴鼻,使两侧鼻黏膜收缩,窦口开放。(2)患者仰卧肩下垫枕,成头低垂位,使各窦口位于下方,下颌颏部与外耳道口之连线与床面垂直,尽量使患者处于舒适的位置。对于<7岁的儿童,操作者取坐位,可用双腿夹住患儿的头部,不合作者可安排助手扶按患儿,便于安全操作。(3)嘱患者张口呼吸,取配好的生理盐水20m L加庆大霉素8万U及0.5%麻黄碱滴鼻液2m L混合溶液药液4~6m L缓慢滴入患者治疗侧鼻腔,使药液能淹没所有的鼻窦开口。(4)用与吸引器(上海医疗器械工业(集团)公司医用吸引器厂生产的膜式电动吸引器,MODEL YB-MDX23)相连的橄榄头(根据患者前鼻孔大小选择合适的橄榄头)塞住患者滴药一侧的前鼻孔(负压不超过180mmHg),用手指按压另一侧鼻翼以封闭该侧前鼻孔,嘱患者连续均匀地发出“开、开、开”的声音,此时软腭上提,鼻腔和鼻咽腔处于封闭状态,同步开动吸引器,鼻腔负压高于窦内,窦口脓液即可经窦口排出鼻腔,1~2s后迅速移去橄榄头,再塞进,如此反复6~8次,即可使鼻腔和鼻窦腔在正负压力交替作用下,鼻窦内的负压低于和外界气压相等的鼻腔气压,药液进入鼻窦内,并吸出脓性分泌物,从而达到治疗目的。(5)一侧完毕,休息10min后以同样方法施于对侧鼻孔,然后嘱患者坐起,头部保持直立位,至少15min内不宜擤鼻或弯腰,使进入窦内的药液存留在鼻窦内。对于鼻窦内脓性分泌物不易擤出者,药液内可加入α-糜蛋白酶,有变态反应者可加入地塞米松注射液。本法每日1次,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1.2.2 注意事项 (1)鼻腔、鼻窦有急性炎症、鼻出血、高血压、鼻部手术后创口未愈,禁用此疗法;(2)负压吸引时间不宜过长,吸引器所产生的负压不超过180mmHg;(3)结束治疗后,15m in内勿擤鼻及弯腰,使药液不至流出,而停留在窦腔内发挥作用;(4)患儿正确的配合发音和换气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治疗前可以加以训练。(5)在治疗中经常有一些患儿鼻黏膜出血,原因在于鼻部感染,鼻道狭窄,且鼻黏膜柔软富有血管,吸引时的压力或吸头碰到鼻甲或鼻中隔黏膜会引起出血,所以吸引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出血时给予0.5%麻黄碱滴鼻液棉片压迫出血处可很快止血。

1.2.3 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头痛、鼻塞、流脓涕等症状消失,鼻道、嗅裂无脓性分泌物;好转:上述症状减轻,鼻道或嗅裂脓性分泌物减少;无效:上述症状无改善,鼻道或嗅裂脓性分泌物不减或增多。

2 结果

240例患儿经治疗后,在1~3d内头痛消失,3~5d内流脓涕消失或减少,7d内鼻塞症状改善。240例患儿治愈126例,好转10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6%,全组病例无严重的并发症。无效的9例患者均为中鼻道有息肉形成,经鼻内镜下功能性鼻窦微创手术后有效。

3 讨论

由于儿童易患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对变应原刺激反应敏感,抵抗力较低,加之小儿鼻腔和鼻道狭窄,鼻窦发育不全,血管和淋巴管较丰富,感染后使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加,很容易阻塞鼻窦开口,影响鼻腔的通气和引流,另外小儿各鼻窦间易相互受累,常形成多发性鼻窦炎或全窦炎[3]。因此,儿童鼻窦炎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是小儿常见疾病。

儿童鼻窦炎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难题。抗生素的全身治疗对慢性鼻窦炎疗效不明显,且不宜长期服用。点鼻药虽然能暂时缓解鼻塞,但由于很难进入鼻窦内,效果不理想。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鼻腔和鼻窦炎症造成的生理功能障碍可逆性较大,一般不主张应用手术治疗。负压置换疗法则是利用吸引器的抽吸力使鼻腔产生间断性负压,将鼻涕和鼻窦内的分泌物吸出,同时药物借负压作用灌入鼻窦内直接作用于黏膜。应用此疗法方法简便,安全有效,设备简单,成本低,容易推广应用。只要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操作轻柔规范,压力调节适宜,均能完成治疗,而不产生严重并发症,且可在门诊反复进行,也不受患儿年龄的限制。鼻窦炎的治疗,重在局部的治疗,消除炎症,恢复鼻腔通气引流功能,负压置换疗法将抗生素药液注入鼻窦内,对局部进行消炎治疗,使疗效显著、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痛苦感觉小,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为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较理想的一种方法,值得推广。临床上有人采用中药内服配合鼻窦置换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且复发率很低[4]。

负压置换疗法主要治疗年龄较小的儿童鼻窦炎患者,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存在因鼻息肉阻塞窦口鼻道复合体而使窦口鼻道复合体引流不畅的患儿,负压置换疗法并不理想,需要采用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及功能性鼻窦开放术,取出病灶,通畅引流,恢复功能[5]。

儿童鼻窦炎的发生与患儿体质有关,应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多呼吸新鲜空气,特别要注意预防感染,及时治疗各种口、咽、牙等部位的炎症性疾病,经济条件许可者可口服转移因子、利肽蛋白或静滴丙种球蛋白,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以防复发。

[1]黄选兆.耳鼻咽喉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 8.

[2]闵双凤.简易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鼻窦炎260例疗效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2(4):792~793.

[3]方如平,周洪根,黄群.儿童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J].江苏医药,2009,35(3):350~351.

[4]蓝青.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鼻窦炎400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6):393.

[5]刘燕青.田兴德.儿童鼻窦炎的临床治疗[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16~17.

猜你喜欢
鼻道鼻窦鼻窦炎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鼻出血鼻内镜下精准治疗与传统填塞治疗效果比较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概述
鼻道扩充器的制作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