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对成分输血的影响

2010-02-10 19:52赵玉芹
中外医疗 2010年30期
关键词:血库血袋冰冻

赵玉芹

(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 吉林辽源 136201)

现将关于成分输血的几点体会阐述如下。

1 树立成分输血的安全意识

医院应定期组织临床的每名护士认真学习并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加强护士输血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规范输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并制定处理各种输血不良反应抢救预案,保证了患者的用血安全的同时,也保护了护士自身的合法权益。

2 成分输血前的准备

(1)成分输血的心理护理:成分输血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对挽救患者的生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某些疾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都是时间紧急,但是护士也要了解患者以往有无输血反应等病史,并对患者及家属说明成分输血的目的和必要性,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以消除患者对输血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对输血治疗的信心。

(2)护士在抽取交叉配血标本前,必须先将试管贴上条型码,通知单联号须完整,规范填写患者的住院号、病床号、姓名;并按要求签写《输血治疗同意书》,准确采集患者的交叉配血标本,抽取血样时记录采血时间,并将标本立即去血库送检。

(3)护士从血库取回来的成分血必须由两位护士核对,认真严格地进行“三查八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注,并记录核对、输血护士的姓名及输注的时间,以备查验。

3 常用成分血特点及护理

3.1 红细胞

红细胞制剂适用于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其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改善组织供氧。

红细胞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均。在输注过程中要不时轻轻压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如输血不畅,可用0.9%生理盐水注射液通过Y型管注入血袋,加以稀释并混均后输入。只能在4℃冰箱中保存24h,超过规定时间不能输注,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特别是细菌污染的危险。

3.2 白细胞

白细胞输注的目的是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有时应用抗生素无法控制感染,需通过输注大量白细胞控制并发症。

输注白细胞前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ABO血型相同,取出白细胞后立即输注,输注速度控制在2mL/min。

3.3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功能异常导致出血不止的患者。

从血库取回的血小板因某种原因不能及时输注,应在常温下(22±2)℃下保存,并每隔10min左右轻轻摇动血袋,防止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所以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注,以便达到止血效果。

3.4 冰冻血浆的输注

输注冰冻血浆的目的是补充凝血因子。

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是新鲜冰冻血浆,内含全部血浆蛋白和多种凝血因子,其外观淡黄透明,如有颜色异常或絮状物,说明是纤维蛋白原析出则不能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一经融化,不可再冰冻保存,如果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注,可在4℃冰箱中暂时保存,但不能超过24h。

3.5 冷沉淀的输注

冷沉淀是新鲜冰冻血浆在1~5℃条件下不溶解的沉淀物,内含丰富的Ⅷ 因子、纤维蛋白原。由于Ⅷ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容易失活,因此,应随时解冻、随时输注。未能及时输注的冷沉淀不宜在室温放置过久,不宜放于4℃冰箱,也不宜冰冻保存。

4 成分输血操作注意事项

4.1 加强血液的冷链保存

血液的冷链是指血液从献血者身上采集到输入受血者体内这一过程中保存和运输的设备和人。临床护士到血库取血一定要带冷藏箱或隔热箱,从而保持温度在8℃以下,以确保成分输血的安全性。

4.2 加强成分输血的专业知识

成分输血过程中,护士应输血前检查核对操作规程,并且掌握输血速度等理论。各种成分血的输注都要用18G留置针静脉穿刺后连接输血器。需同时多品种的成分血时,应首先输入血小板和冷沉淀,其次是血浆,最后是库存时间长的血,已用于输其他成分的装置不能用来输注血小板。

4.3 输血时避免血液中加入药物

血液中除了加入0.9%生理盐水外,不允许加入其它药物。因为药物加入后,不仅可能因改变血液中pH值、离子浓度或渗透压,还使血液中的成分变性,甚至发生溶血。另外,加入药物过程中也增加污染的机会。

4.4 掌握输注时莫非滴管面高度

成分输血过程中液面高度应为莫非滴管的1/2~2/3。因此,在未接血袋前,需将莫菲滴管液面的高度调整好,以便观察输血的速度。开始时输血速度要慢,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

4.5 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护理

输血的不良反应是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等。输血过程中,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寒战、腰背部疼痛、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暂停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做好抢救工作,并尽快报告血库,查明输血反应的原因。

5 结语

安全输血是每个输血者和临床医护人员的共同目标,是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任务,但护士是输血治疗过程中最后一步执行者,对安全成分输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护士通过学习输血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加强输血业务学习和输血安全意识的培训,基本都具备了较为丰富的成分血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也保护护士自身合法权利。同时为成分输血的安全、有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耿淑琴,孙颖,郝美璞,等.库血加热对红细胞完整性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0):573~574.

[2]张铁军.临床输血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7~169.

[3]马淑贤.成分输血技术与输血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24.

[4]霍俊梅,王巧莲,郑林平.成分输血中应注意的问题[J].全科护理,2009,12(35).

猜你喜欢
血库血袋冰冻
对脐血库“双重身份”的法律探析*
利用一次性托盘承托血袋进行二次包装的技术优势
冰冻的情感
冰冻兽
运血车血库气流组织与温度分布的仿真分析
冰冻的梦
制备成分血时血袋破损的原因分析
前移血库规划与未来发展探讨
试析成分血制备环节中容易发生破损的关键点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