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及防范对策

2010-02-10 20:33林瑞云李楚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5期
关键词:灭菌器汕头市无菌

林瑞云 李楚萍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供应室(515041)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公众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护理学科的发展,特别是“举证责任倒置”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投诉和医疗纠纷也随之增多,医疗护理所承担的风险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越来越大,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医院供应室是间接为患者提供服务的特殊场所,承担着各种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也是病原微生物最集中的地方,如果管理不当极易造成物品的消毒灭菌失败,并形成物品的交叉感染,引发医院内的感染及流行。本文作者在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管理医院消毒供应室期间,科室发生的物品供应缺陷,针对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潜在的法律问题及防范对策,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是一所区二级综合性医院,开设200张病床,消毒供应室配备护士长1人,护士3人,技术工人3人。5起护理缺陷为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物品消毒供应过程中发生。

2 隐患分析

2.1 人员方面

2.1.1 观念意识淡漠,自我保护意识差

多数人认为消毒供应室不接触患者,不存在医疗纠纷的危险,因此,在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过程中粗心大意,常出现打包错漏器械、物品等的现象,严重者可直接影响到临床的治疗护理工作。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虽然不直接面对患者,但经其灭菌、发放的物品是直接用在患者身上的,工作稍有不慎,就可酿成大错,引发医疗纠纷。2008年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发生静脉切开包内漏放器械事件,该静切包灭菌后被发往急诊科,在抢救病人行静脉切开时发现缺少刀片,虽经应急措施补救没延误抢救,但被院内急诊科医师投诉。此件事如若补救不及时,将会影响到患者的抢救,造成抢救失败,构成渎职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2.1.2 各种记录不规范

部分消毒供应室人员缺乏对记录重要性的认识,没有意识到供应室的这些记录在医疗纠纷举证中的重要作用,在记录消毒灭菌和各种监测工作中出现漏记、提早记录、记录不及时、不真实等;在灭菌器运行中,消毒灭菌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灭菌温度、灭菌压力、灭菌器的序号、灭菌操作者的姓名、灭菌是否合格等的记录不详细、不准确;灭菌器维修记录填写不完项,维修人员无签名或笔迹潦草,不易辨认,甚至出现涂改,有的记录前后矛盾或流于形式,等现象;紫外线消毒和灭菌器的生物监测记录不及时或回顾性记录,造成护理记录缺乏真实性。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就有可能承担本不该承担或不可避免的法律责任。

2.1.3 专业知识缺乏、无菌意识不强

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的缺乏,在灭菌过程中出现了物品摆放方式、位置及摆放空间的不规范,使灭菌不彻底,导致灭菌失败,出现灭菌后湿包,没有再重新进行灭菌处理就直接置于无菌间存放,这是一种严重的护理安全隐患。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护理部重视持证上岗和专业知识培训问题,消毒供应室护士和消毒员均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并通过省或市级的岗位培训后持证操作,杜绝无证上岗。同时还规范了无菌操作和各项工作职责、制度与流程,确保消毒灭菌质量。我们深刻体会到,一旦因此而发生医疗纠纷,医院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供应室工作人员本身也处于不利的诉讼地位,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与责任[1]。

2.2 管理方面

存在的隐患有制度的滞后或不完善,有制度没落实,监控管理机制不严谨,措施不当,把关不严。其次是管理者对护士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造成安全管理的漏洞,威胁无菌用品的安全。这对于临床医疗护理的安全是十分不利的[2]。

2.3 供应室布局

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是一所区综合性的基层医院,受条件限制,消毒供应室用房在改建前不能按照污染、清洁、无菌进行严格的分区,各区之间没有缓冲空间,人流、物流通道不设明显界限,易造成物品间的交叉感染。

2.4 工作流程

2.4.1 彻底清洗是保证消毒灭菌成功的关键

手工清洗是最有效的清洗方法。手工清洗过程如有疏忽,则存在消毒安全质量的隐患,如消毒液或清洗剂浓度不够、物品浸泡时间不够、刷洗不认真、漂洗不干净、润滑剂使用不当、清洗后物品干燥不好等,造成清洗的不洁净,严重影响灭菌效果,甚至可导致灭菌的失败,从而引发院内交叉感染的隐患。器械有锈迹和多酶清洗剂清洗前物品浸泡时间不够的护理缺陷属于此类。

2.4.2 包装

物品包装过程中常出现漏装器械或包内存有异物,如手术敷料包内漏放敷料或化学指示卡、遗存线头等,造成的直接后果可延误治疗或延误手术,直接影响医疗质量,这些问题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于工作疏忽所至。另外,物品打包后不能按规范在规定时间内进炉灭菌处理,易造成热源感染,影响灭菌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2.4.3 灭菌

灭菌器保养不当、灭菌器门垫圈密封不严、消毒员装载不当,有孔容器灭菌前筛孔未打开等,造成炉内蒸汽穿透不良,导致物品灭菌不彻底,及内植入器械生物监测不及时、灭菌器未按时进行日常监测,造成质量合格的有效证据不足。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隐患。

2.4.4 储存

环境不洁是储存过程中的一大隐患。无菌间内存放过期物品或非无菌物品,造成无菌物品安全隐患,也会造成交叉感染。

2.4.5 发放过程

发错包是常见隐患,在物品发放时不认真查对,其后果就是延误临床工作,甚至可影响到抢救。如将静脉切开包错发成气管切开包不及时检查发现,极易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3 防范与对策

3.1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供应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组织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等,使供应室人员悉知,工作不认真或疏忽大意所引发的后果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学会依法对待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在维护患者利益的同时,树立积极正确的防范理念,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3.2 加大质量控制及监督检查力度

在质量监控中融入法律意识,严格把关,注重工作流程中的环节质量管理,监控消毒灭菌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分析并提出对策。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最大限度地控制和规避风险隐患。

3.3 注重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

护士长是科室的直接责任管理者,要注重科内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经常组织学习《消毒技术规范》等专业理论知识,规范物品下收下送、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等操作流程,把法律意识贯穿于各项操作中,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法律无时无刻不在身边,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供应室管理和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严格分区不逆行,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严格区分放置,按各区域存放。工作中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4 强化供应室人员的证据意识

把规范医疗纠纷举证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有效的合格质量证据,把灭菌记录和监测记录,从思想和法律的高度上加以重视,规范文书书写,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做到字迹清晰、没有涂改。使灭菌记录和监测记录及时、准确、详细、可靠。在护士长的组织下,根据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实际制定出一套合理、完整、规范的灭菌记录和监测记录表格,并认真填写记录,责任到人,定期进行各项记录单的填写检查,确保记录的规范准确。

4 结 果

通过加强管理和组织学习,增强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消毒灭菌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主动采取相应的对策,保证灭菌质量合格,进而保障医疗护理安全,保障自身安全,也是提高服务质量,杜绝纠纷的基础,也是衡量供应室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基于这些认识,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对原定的各班工作职责和制度进行再次修改,调整工作流程,并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强化《消毒技术规范》等理论知识,规范了各项操作,采取各种防范对策,杜绝了风险隐患发生,保证了工作质量,确实为临床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物品供应和优质的服务,为患者的健康服务提供保障。

[1] 黄波,冯晓敏,熊小美,等.风险管理理论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2006,12(1):74-75.

[2] 沈彩霞.手术护理记录质量分析及质控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4):86.

猜你喜欢
灭菌器汕头市无菌
汕头市金韩种业有限公司
自带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灭菌器的检验要点
RBI在超期服役脉动真空灭菌器定检中的应用
汕头市金韩种业有限公司
压力蒸汽灭菌器安装与验证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汕头市明德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HIRAYAMA HVE-50型医用高压灭菌器“ErL”报警故障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