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的护理体会

2010-02-10 20:33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5期
关键词:针头螺旋血管

李 敏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CT增强检查在许多脏器和疾病的诊断中是必不可少的,对病变的定位、定量分析、鉴别诊断以及对肿瘤的术前分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螺旋CT扫描机的广泛应用,扫描速度的加快,原来的注射速率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增强扫描的需要,应用高压注射器大剂量(80~100mL)、快速度(3mL/s)将碘对比剂快速注射到动脉或静脉中,有时会引起不良反应从而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因此,对患者的良好护理是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顺利完成的关键。现将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在郑州市中医院放射科检查的116例患者的一些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组116例增强螺旋扫描中,男64例,女52例,年龄30~86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腹部76例,头颅17例,盆腔5例。本组病理均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ProspeedAI螺旋CT扫描机及配套CT专用高压注射器。扫描参数为120kV、160mAs、螺距为1。对比剂100mL,注射速度2.5~3.0mL/s。

1.3 扫描前准备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药物过敏史等,判断是否属高危人群或禁忌证;上腹部检查者要求空腹,检查前口服温开水500~1000mL;盆腔检查者,提前24h口服碘水溶液调节好高压注射器,保证其工作状态良好备齐急救药品,检查抢救用品,以防过敏反应的发生了选用8~12号针头,高危患者注射药物前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然后再注射碘对比剂。

2 结 果

本组病例中,失败1例,因血管严重渗漏而终止注药;增强检查后1例发生轻度迟发型过敏反应,表现为一般性灼热感、面部潮红、头晕、流泪、恶心等轻度碘过敏反应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全部消失;其余患者未发生过敏反应。115例增强检查结果均满意,并符合诊断要求。

3 体 会

3.1 检查的心理护理

螺旋CT说明检查患者大多已做过螺旋CT平扫被诊断为有病,特别是 难以确诊而需要进一步检查,一般认为自己身患“不治之症”,就会发生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异常,而精神因素是发生过敏反应的重要因素[1]。CT护士热情接待,礼貌服务,言语谨慎,工作有条不紊,以获得患者的信赖,并询问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家庭情况,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避免与患者谈病情,以免引起患者的疑虑与紧张,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心理安慰,减少患者的精神压力,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及安全感,使患者及时配合检查,以获得良好检查效果。一些患者认为以前检查未达到目的是因为医务人员医术不高,诊断水平低或者认为增强CT检查是医院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而拒绝检查,对于这些患者应耐心解释,积极引导,采取忍让、宽容的态度,耐心给患者说明增强CT检查的意义和必要性,使其相信科学,相信医师,积极配合检查。我们医护人员要理解患者焦急、恐惧的心情,耐心细致地解释检查的程序、注射对比剂的必要性和注射时常见的不适反应及其安全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其中发热反应时用药后较普遍的反应,这种反应时一过性的,一般不必惊慌,时患者有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检查。

3.2 检查前的准备

检查前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仔细询问患者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蛛网膜下腔出血、药物过敏史,无严重心脏病及肝肾功能异常、哮喘等病史,耐心解释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或家属在螺旋CT增强检查同意书上签字,在谈话过程中要注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在保证患者根本礼仪的前提下,促使医疗检查得意顺利进行。检查前认真查看患者血管情况,为穿刺时选择粗直、弹性好,并且容易固定的血管。认真调试机器,注意观察连接管是否连接牢固,以免注射时脱落。仔细检查防护用品和急救用品。

3.3 检查中的护理

认真核对药品,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选择合适的血管,一般选用较粗直且较容易固定的血管,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注射对比剂时注意观察针头有无脱落及移位,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注射完毕后嘱患者压迫穿刺点以免出血。本组患者1例对比剂外渗,分析原因为针头固定不牢引起针头移位造成,使检查终止,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教训深刻。我认为针头一定固定好,并在打药开始密切观察针头部位情况,如出现软组织膨起,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重新穿刺。

3.4 检查后处理

检查结束后,再次询问患者有无异常感受,对患者能积极配合检查表示认同和赞成,为防止迟发反应的发生,应对患者至少观察30min,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同时做好宣教工作,告诉患者多饮水,以加快对比剂的排泄,嘱患者离开CT室后,如有不适,要及时就诊,一边及时对症处理。

3.5 过敏反应的护理

轻者无需特殊护理。患者出现灼热感、面部潮红、头晕等症状,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嘱其大量饮水,并做好解释工作,一般不需特殊护理,症状很快消失,但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中度者减缓注射流量和压力,或停止注药,必要时采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3mg-0.5mg等治疗措施[2],并与医师配合对症处理及时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本组病例出现1例轻度过敏反应,经休息并深呼吸后症状很快消失。对于高危人群在注射前5~10min缓慢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防止变态反应[3]。

3.6 血管渗药的护理

严重者可用地塞米松或普鲁卡因局部封闭,肿胀面积小者可用75%的酒精,肿胀面积大者可用20%甘露醇纱布湿敷,嘱患者患部禁止擦油物或热敷,经此处理妥善后,一般3~5d即可消肿。总之,增强检查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干预及准备工作,严格掌握禁忌证,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认真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并及时给与妥善处理,对提高螺旋CT增强检查效果至关重要。

总之,CT增强扫描是用高压注射器通过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利用病变组织与相邻正常组织间的吸收差别,从而使病灶显示地更清楚,不仅提高了病变的检查率,而且对鉴别及定性诊断颇有帮助。增强CT扫描检查是一种有创伤性检查,不仅对了解患者病情很重要,而且对患者的经济和精神都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CT室护士不仅要有娴熟高超的操作技术,还要能够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因此,认真细致做好CT增强扫描的护理工作,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

[1] 张元红,魏素芳,郑文兰.我院门诊倡导人性化服务的做法与体会[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44-245.

[2] 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 .北京:人们卫生出版社,1996:6-12.

[3] 韩丽群.CT对比剂的应用[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6):595.

猜你喜欢
针头螺旋血管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血管里的河流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