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2010-02-11 08:52丁学文李荣升宫长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期
关键词:三维空间螺纹椎管

丁学文 李荣升 宫长东

凤城市中心医院自1997年4月至2007年6月采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爆裂骨折3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24~57岁,平均38岁,受伤入院最短1d,最长9d,平均20h,36例经X线拍片和CT扫描,损伤脊柱T1215例,L111例,L28例,L32例,其中前柱损伤30例,前后柱损伤6例,椎管狭窄36例,均有碎骨块突入椎管。

1.2 手术方法

均行后正中切口,向两侧剥离脊柱后弓术椎管肌群至横突。显露伤椎及最小上、下各一椎体于伤椎上、下预植入螺钉的椎节,植入螺钉,放置好套筒连结的正反螺纹角度螺栓,旋入并旋紧椎弓根,螺钉尾端螺帽,椎弓根螺钉。即产生角度螺栓所规定的角度,恢复伤椎前半部高度,并重建生理弯曲,贯通脊柱三柱的均匀的撑开力,使椎体解剖复位,对脊柱安全带骨折或屈曲过伸型骨折,按短缩方向旋转套筒,在生理弯曲纵轴上,于脊柱后柱产生压缩力,使牵引力所致骨折的伤椎中柱和后柱得到闭合复位,最后达到解剖复位。按术前CT扫描所显示骨折类型,食管狭窄程度,碎骨块状态,对预计间接椎管减压达不到有效减压者,在安装正反螺纹角度螺栓前均需切开椎板减压,同时探查椎管。在胸腰段需切除椎弓根内侧半,若仍有碎骨顶压脊髓,则采用“挖潜法”“锤入法”切除突出碎骨块,行脊髓前方减压,安装正反螺纹角度螺栓,予以固定。

1.3 随诊

术后随诊7~40个月,平均23.2个月,36例手术前后摄正侧位片,测量椎体前缘平均压缩>71.7%,术后平均128%,术后半年平均为13%,椎体后缘平均压缩24.8%,术后平均4%,复位率100%,术前cobb角平均 28.2º,术后4.4º,术后半年为4.8º。

2 讨 论

在理论和逻辑上,三维空间内多重过渡作用力下产生的形态复杂的骨折,必须在具备三维空间的多重矫正力下,才能使被破坏的结构恢复到原有的形态,AF系统适应任何平面椎弓要TSA角,能重建准确而坚固的生理弯曲,其结构简单,具备了在三维空间内的易操作性而且具有精确的可调整性和极坚强的稳定性[1,2]。

[1]邹德威,海涌,马华松.AF三维椎弓根螺钉系统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1995,33(4):219-221.

[2]栾国权,董世清,鄂文,等.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4):1113.

猜你喜欢
三维空间螺纹椎管
前庭刺激对虚拟环境三维空间定向的影响及与空间能力的相关关系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红领巾环保走进三维空间——“6·5世界环境日”活动方案
超时空转换(时空启蒙篇)
三维空间的二维图形
螺纹铣刀
螺纹升角